《詩藪》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19 19:16
本文關鍵詞:《詩藪》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胡應麟(1551-1602),字元瑞,一字明瑞,自號少室山人,浙江蘭溪人。他是明代中后期頗有成就的一位詩論家,與李維楨、屠隆、魏允中、趙用賢并稱“末五子”,,屬“后七子”陣營。其二十卷的詩學批評理論著作《詩藪》,對宋代嚴羽以來乃至前后七子所倡導的古典詩學審美理念及詩學方法論作了較為全面系統(tǒng)的總結,堪稱傳統(tǒng)格調論詩學的集大成之作,在明代中后期詩學發(fā)展過程中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 對于這樣一部詩學理論著作,其研究價值自無需贅言。近世對《詩藪》的研究不管從專著還是學位論文抑或是單篇學術論文都不在少數(shù),對于《詩藪》的體系和核心詩學觀都有較為全面而深入的闡發(fā)。從這方面說,當前對《詩藪》的挖掘可謂詳細而深入。然而當前的研究者目光主要集中于《詩藪》的詩史觀、詩體論、詩法論三個大的方向,對于《詩藪》中一些較為獨立的理論或對具體人物批評的關注不夠。本文的寫作意在擺脫當前《詩藪》研究以其核心詩學觀為主體的影響,立足文本,于細微處出發(fā),從《詩藪》論時運與才性、《詩藪》論風神與神韻、《詩藪》對楊慎詩學的接受與批評三個問題入手,考察胡應麟詩歌理論在《詩藪》中的具體表現(xiàn),也算為當前胡應麟詩學研究的一點補充。 本文緒論為當前《詩藪》研究的一個宏觀概述,繼而分析當前《詩藪》研究的成就及不足,在此基礎上,從以下三個問題入手:第一章從外部因素與內部因素兩個方面論述《詩藪》關于影響詩歌發(fā)展因素思想,以時運為外部因素,詩人的才性為內部因素,二者相互影響著詩歌發(fā)展的進程。第二章具體談其詩法論中的“風神”與“神韻”兩個審美范疇,在簡述二者各自具體表現(xiàn)的基礎上分析二者之異同。第三章從胡應麟對楊慎詩學的接受和批評在《詩藪》中的具體表現(xiàn)入手,得出胡應麟作為“后七子”陣營之一對于反“七子派”的楊慎詩學主要以批評為主的結論。本文后附《詩藪·內編》六卷之箋注,亦可算為《詩藪》的整理及詩學研究工作盡一點綿薄之力。
【關鍵詞】:《詩藪》 時運 風神 神韻 楊慎詩學
【學位授予單位】:湘潭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I207.22;K825.6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緒論8-15
- 0.1 《詩藪》研究綜述9-11
- 0.2 《詩藪》研究之得失11-14
- 0.3 本文研究緣起、基本思路、主要內容14-15
- 第1章 《詩藪》論時運與才性15-28
- 1.1 論時運15-19
- 1.2 論才性19-24
- 1.3 時運與才性的相互作用24-28
- 第2章 《詩藪》論風神與神韻28-38
- 2.1 論風神28-33
- 2.2 論神韻33-34
- 2.3 風神與神韻之辨34-38
- 第3章 《詩藪》對楊慎詩學的接受和批評38-50
- 3.1 楊慎其人及其詩學宗尚38-39
- 3.2 《詩藪》對楊慎詩學的接受39-42
- 3.3 《詩藪》對楊慎詩學的批評42-50
- 結語50-51
- 附
本文編號:37959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renwuzj/37959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