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氏朱陽關考
本文關鍵詞:盧氏朱陽關考
更多相關文章: 盧氏 古代 朱陽關 地望 時代 演變 歷史地位
【摘要】:古代河南盧氏在歷史上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其中位于縣西南的朱陽關是一處重要的關塞,歷朝歷代對其作用都十分重視。然學界對朱陽關的地望及演變議論不一,故有必要作一考證。
【作者單位】: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考古所;
【關鍵詞】: 盧氏 古代 朱陽關 地望 時代 演變 歷史地位
【分類號】:K928.5
【正文快照】: 盧氏縣屬河南省三門峽市,位于河南省西部,洛河上游,豫、陜交界處。它北鄰靈寶市,東連洛寧、欒川縣,南接西峽縣,西和西南與陜西省的洛南、丹鳳、商南三縣接壤,地處深山區(qū),北有崤山,南有熊耳山、伏牛山,最高峰玉皇尖海拔近2 060米,縣境橫跨黃河,其特殊的地理區(qū)位和自然條件使其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白亞仁;略論李澄中《艮齋筆記》及其與《聊齋志異》的共同題材[J];蒲松齡研究;2000年01期
2 陳才訓;;論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說創(chuàng)作的炫才意識[J];蒲松齡研究;2009年04期
3 馬振方;;《胭脂》《折獄》虛實辨析——兼談《聊齋志異》中的真人假事小說[J];蒲松齡研究;2010年02期
4 鄒宗良;解新顏;;“姑奶奶”、“關圣帝君”與“金龍四大王”——再論《醒世姻緣傳》康熙年間成書說之不能成立[J];蒲松齡研究;2010年04期
5 陳鄭;;清初賦稅事件對蒲松齡生活與作品的影響[J];蒲松齡研究;2011年01期
6 賀根民;;《四庫全書》不收《聊齋志異》考析[J];蒲松齡研究;2011年02期
7 朱仰東;;《聊齋志異·商三官》與唐傳奇《謝小娥傳》比較論略——兼及《商三官》本事問題[J];蒲松齡研究;2011年04期
8 陳才訓;時世平;;《剪燈余話》:“薇垣高議”——論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說創(chuàng)作的風教意識[J];蒲松齡研究;2012年01期
9 陸軍;;古代羌藏盟誓習俗初探[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10 陳磊;;李商隱詩文宗韓說辨考[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聶順新;;影子官寺:長安興唐寺與唐玄宗開元官寺制度中的都城與地方[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屆北京大學史學論壇論文集[C];2011年
2 孟修;;土木之變與庚戌之變比較研究——朝貢體制框架下的明蒙關系新探[A];《中國長城博物館》2011年第2期[C];2012年
3 張曉琦;;順治與《紅樓夢》關系簡論[A];繁榮學術 服務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下冊)[C];2010年
4 金國平;吳志良;;“火者亞三”生平考略——傳說與事實[A];明史研究論叢(第十輯)[C];2012年
5 蒲霞;;論清代前期淮河流域航運的管理[A];安徽省管子研究會2010年年會暨全國第五屆管子學術研討會交流論文集[C];2010年
6 穆從賀;;馮煦與淮河流域洪澇災害治理[A];安徽省管子研究會2010年年會暨全國第五屆管子學術研討會交流論文集[C];2010年
7 周中明;;論姚鼐對封建官吏形象的描寫[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會成立大會暨第二屆全國桐城派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王雪源;;薛鳳祚研究芻議[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碩士卷)[C];2008年
9 梁爾銘;;明代鄉(xiāng)試考官的選取制度[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王建軍;;教育與政治:元朝國子監(jiān)創(chuàng)辦之爭[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永娟;毛詩鄭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徐佳;生態(tài)語言學視域下的中國瀕危語言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邢培順;曹植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劉寶春;南朝東海徐氏家族文化與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間中的湫神信仰儀式及其口頭傳統(tǒng)[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6 史兵;唐代長安城軍事防御體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羅驤;慧遠與東晉佛教的變遷[D];南開大學;2010年
8 周勇進;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9 王凱;大陸移民與日本古代王權[D];南開大學;2010年
10 方廣嶺;清代直隸方志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迎芬;樂亭大鼓的民俗性探究[D];河北大學;2009年
2 胡葉娟;現(xiàn)代婚禮服裝飾的民族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3 王平;方干及其詩歌論稿[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張博;唐代藝伎與唐聲詩的傳播[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5 楊國;試論倪瓚“聊以自娛”的繪畫美學思想[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6 賈文芝;萬歷朝的市民運動[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7 崔蕾;滿族舒穆祿氏研究與資料整理[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8 劉文佳;中國古代的清官和民眾的“青天”崇拜傾向[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崔懿晟;清代理藩院及其立法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彭娟;蔣士銓詩歌新論[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德倉;;游歷西藏山南[J];金秋;2002年01期
2 徐平;;壯哉,涿鹿[J];貴陽文史;2010年06期
3 梁靜;梁小平;;古都的變遷——以西安為例說明其分期[J];知識經(jīng)濟;2010年19期
4 宋燕鵬;;淺議石家莊“城中村”村落文化的歷史地位[J];黑龍江史志;2008年14期
5 李令福;;古都鄭州的特殊歷史地位及其現(xiàn)代發(fā)展戰(zhàn)略[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6 行人馮雪;;長春:昨日遺夢[J];地圖;2010年01期
7 馬育良;;關于壽春形成的幾個問題[J];安徽史學;1986年05期
8 郭軍寧;;開封鐵塔下的思緒[J];百科知識;2009年10期
9 羅子荃;;世界文化遺產(chǎn)麗江古城采風[J];中華建設;2010年09期
10 張繼華;;太昊伏羲陵[J];文史知識;2000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陳懷荃;;彭城的歷史地位及其演化概說[A];中國古都研究(第十七輯)——中國古都學會2000年學術年會暨中華古都徐州歷史文化資源開發(fā)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2 王世恩;;殷鄴安陽是中國的“大”古都[A];中國古都研究(第十四輯)——中國古都學會第十四屆年會論文集[C];1997年
3 陳良富;;《徐霞客游記》的科學成就及其歷史地位[A];徐霞客在浙江·續(xù)二——徐霞客與越文化暨中國紹興旅游文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4 陶肅平;;楚郢都紀南城的地理環(huán)境及其發(fā)展、布局初探[A];中國古都研究(第七輯)——中國古都學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1989年
5 李留建;王秀昆;樊戰(zhàn)東;;論新鄭黃帝古都文化的研究與開發(fā)[A];中國古都研究(第十六輯)——中國古都學會第十六屆年會暨莒文化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6 朱鈞侃;杜呈表;;徐霞客的歷史地位及其杰出貢獻[A];徐霞客與麗江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4年
7 楊凱;;慶幸參加“萬里行”[A];《中國長城博物館》2006年第2期(“2006中國長城新聞采訪萬里行”?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記者 孟苗;五臺南禪寺:千年古剎遭路困[N];山西日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郭雙林;晚清地理學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1993年
,本文編號:93452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renwendili/934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