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與造境 ——民族美術視野下的20世紀80、90年代云南民族題材繪畫創(chuàng)作
發(fā)布時間:2021-06-14 09:51
云南位于中國版圖的西南邊陲,地理環(huán)境特殊,擁有極為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與民族文化資源。因交通問題,長期遠離主流文化,被視為“秘境”。自古以來,該地區(qū)擁有獨特的文化傳承,其美術風格與中原地區(qū)也有較大區(qū)別,具有鮮明的地域個性。20世紀80、9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伊始,國門初開,各種思潮此起彼伏。眾多根植于云南本土的畫家有感于時代的變化,將深厚宏博的本土文化元素與外來文化元素、傳統(tǒng)文化元素與現(xiàn)代文化元素相融合,以云南神奇多彩的地域風光、悠久的民族歷史、多元共生的民族文化為題材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繪制了大量優(yōu)秀的作品,在畫面中營造了野境、景境、情境、靈境,在海內外造成廣遠的影響,使國人為之側目,吸引了大批追隨者。這些作品堪稱中國民族美術發(fā)展的寶貴財富,在內容與形式上都有深度的突破,不但極大地提升了云南地區(qū)的美術地位,而且奠定了其后云南乃至全國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對該地區(qū)民族文化的豐富解讀,具有人類學、民族志與美術學上的多重價值,在中國民族美術發(fā)展與現(xiàn)代美術發(fā)展中具有里程碑意義。論文以民族美術的發(fā)展為視角,以“造境”為過程工具,研究20世紀80、90年代云南民族題材繪畫創(chuàng)作,探討其在堅持地域個性的前提下通...
【文章來源】: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23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圖1-2大地的韻律——元陽梯田???
秀、嫵媚多姿的喀斯特地貌!?@??mmm??圖1-2大地的韻律——元陽梯田???不同的地理條件也生成了不同的風景。湯海濤曾說過,如果不挑剔的話,可以在這??里找到世界上大部分的地質景觀,<如云雪彌漫的梅里雪山、花海爛漫的中甸草原、雄??奇壯闊的元謀土林、層疊錯落的元陽梯田、密不透風的西雙版納熱帶雨林……多彩的風??景線吸引了國內眾多畫家前來采風,他們流連忘返,甚至促進了地區(qū)的美術發(fā)展。S??由于緯度較低,云南的冬季受南部熱帶大陸氣團的影響,又因西北部的青藏高原擋??住了侵襲的冷空氣,使得氣溫不會明顯下降,夏季時因海拔較高,氣溫不會明顯升高,??u蔡維琰:《云南民族審美文化漫步》,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2頁。???劉盛佳:《中國地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丨996年,第30頁。??v圖片來源:王建軍攝影
槐呤淺縞礁咚剩?硪槐呤峭蛘繕鈐ǎ?耆?褪且徽牛崳?萬里河山圖!別的乘客都在昏昏欲睡,我卻瞪大了眼睛,一分鐘也不能睡,這樣的景色??錯過了就太可惜了!”,可見其作品《深谷夕照》(圖1-4))??_??r??圖1-4《深谷夕照》,姚鐘華,油畫,1992年@??多樣化的地理與氣候條件使云南成為動植物繁衍、進化的天堂,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云??南有植物12000多種,脊椎動物1600多種,將近全國總量的一半。如云南西南部的西??雙版納堪稱動植物的王國,這是我國熱帶雨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地區(qū)。西雙版納境內總計有2400余平方公里的森林面積,其中包括了熱帶雨林、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珍稀動植物種群。西雙版納熱帶雨林具有多個樹層結構,物種極其??豐富,熱帶雨林動植物生存分區(qū)明顯,動植物遵循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規(guī)律。??森林中藤蔓纏繞、穿梭、懸掛于草木之間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傳統(tǒng)語境的現(xiàn)代轉換——郝平創(chuàng)作的跨界與融合[J]. 齊鳳閣. 美術. 2016(06)
[2]云南版畫的歷史、現(xiàn)狀及其它(中)[J]. 文樹榮. 收藏投資導刊. 2015(21)
[3]2000年以來意境研究的新進展[J]. 古風.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2)
[4]近代云南的人口、土地、水利與農業(yè)發(fā)展[J]. 張永帥. 文山學院學報. 2014(02)
[5]道與境[J]. 黨圣元. 社會科學輯刊. 2014(01)
[6]兩種“意境”的并存與交融——“意境”現(xiàn)代意義生成的歷史考察[J]. 姜榮剛. 人文雜志. 2012(06)
[7]“望夫云”神話原型解構[J]. 段麗. 臨滄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 2012(02)
[8]中國首先要解決當代藝術的標準問題——旅美藝術家丁紹光先生訪談錄[J]. 李冰. 文藝研究. 2011(11)
[9]坐景觀天論想法[J]. 賀昆. 美術. 2011(08)
[10]宗白華意境理論的結構分析與知識構成[J]. 趙學存.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1(04)
博士論文
[1]傳遞與生成[D]. 陳曠地.中央美術學院 2016
[2]論宋代山水畫中景的再現(xiàn)與境的營造[D]. 邊凱.中央美術學院 2014
[3]藏族主題美術創(chuàng)作與當代國家形象研究[D]. 王宏偉.中央民族大學 2011
[4]寫生與新山水畫圖式風格的形成[D]. 王先岳.中國藝術研究院 2010
[5]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旅游形象設計中的景觀色彩設計[D]. 付愛民.中央民族大學 2006
[6]云南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圖形中審美意象的延續(xù)與變遷[D]. 殷會利.中央民族大學 2005
[7]中國當代公共藝術研究[D]. 吳士新.中國藝術研究院 2005
[8]觀念與藝術[D]. 鄒躍進.中央美術學院 2002
[9]演進與運動:中國美術的現(xiàn)代化[D]. 鄭工.中國藝術研究院 2000
碩士論文
[1]云南絕版木刻表現(xiàn)風格發(fā)展研究[D]. 熊小玉.云南師范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229579
【文章來源】: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23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圖1-2大地的韻律——元陽梯田???
秀、嫵媚多姿的喀斯特地貌!?@??mmm??圖1-2大地的韻律——元陽梯田???不同的地理條件也生成了不同的風景。湯海濤曾說過,如果不挑剔的話,可以在這??里找到世界上大部分的地質景觀,<如云雪彌漫的梅里雪山、花海爛漫的中甸草原、雄??奇壯闊的元謀土林、層疊錯落的元陽梯田、密不透風的西雙版納熱帶雨林……多彩的風??景線吸引了國內眾多畫家前來采風,他們流連忘返,甚至促進了地區(qū)的美術發(fā)展。S??由于緯度較低,云南的冬季受南部熱帶大陸氣團的影響,又因西北部的青藏高原擋??住了侵襲的冷空氣,使得氣溫不會明顯下降,夏季時因海拔較高,氣溫不會明顯升高,??u蔡維琰:《云南民族審美文化漫步》,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2頁。???劉盛佳:《中國地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丨996年,第30頁。??v圖片來源:王建軍攝影
槐呤淺縞礁咚剩?硪槐呤峭蛘繕鈐ǎ?耆?褪且徽牛崳?萬里河山圖!別的乘客都在昏昏欲睡,我卻瞪大了眼睛,一分鐘也不能睡,這樣的景色??錯過了就太可惜了!”,可見其作品《深谷夕照》(圖1-4))??_??r??圖1-4《深谷夕照》,姚鐘華,油畫,1992年@??多樣化的地理與氣候條件使云南成為動植物繁衍、進化的天堂,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云??南有植物12000多種,脊椎動物1600多種,將近全國總量的一半。如云南西南部的西??雙版納堪稱動植物的王國,這是我國熱帶雨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地區(qū)。西雙版納境內總計有2400余平方公里的森林面積,其中包括了熱帶雨林、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珍稀動植物種群。西雙版納熱帶雨林具有多個樹層結構,物種極其??豐富,熱帶雨林動植物生存分區(qū)明顯,動植物遵循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規(guī)律。??森林中藤蔓纏繞、穿梭、懸掛于草木之間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傳統(tǒng)語境的現(xiàn)代轉換——郝平創(chuàng)作的跨界與融合[J]. 齊鳳閣. 美術. 2016(06)
[2]云南版畫的歷史、現(xiàn)狀及其它(中)[J]. 文樹榮. 收藏投資導刊. 2015(21)
[3]2000年以來意境研究的新進展[J]. 古風.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2)
[4]近代云南的人口、土地、水利與農業(yè)發(fā)展[J]. 張永帥. 文山學院學報. 2014(02)
[5]道與境[J]. 黨圣元. 社會科學輯刊. 2014(01)
[6]兩種“意境”的并存與交融——“意境”現(xiàn)代意義生成的歷史考察[J]. 姜榮剛. 人文雜志. 2012(06)
[7]“望夫云”神話原型解構[J]. 段麗. 臨滄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 2012(02)
[8]中國首先要解決當代藝術的標準問題——旅美藝術家丁紹光先生訪談錄[J]. 李冰. 文藝研究. 2011(11)
[9]坐景觀天論想法[J]. 賀昆. 美術. 2011(08)
[10]宗白華意境理論的結構分析與知識構成[J]. 趙學存. 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1(04)
博士論文
[1]傳遞與生成[D]. 陳曠地.中央美術學院 2016
[2]論宋代山水畫中景的再現(xiàn)與境的營造[D]. 邊凱.中央美術學院 2014
[3]藏族主題美術創(chuàng)作與當代國家形象研究[D]. 王宏偉.中央民族大學 2011
[4]寫生與新山水畫圖式風格的形成[D]. 王先岳.中國藝術研究院 2010
[5]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旅游形象設計中的景觀色彩設計[D]. 付愛民.中央民族大學 2006
[6]云南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圖形中審美意象的延續(xù)與變遷[D]. 殷會利.中央民族大學 2005
[7]中國當代公共藝術研究[D]. 吳士新.中國藝術研究院 2005
[8]觀念與藝術[D]. 鄒躍進.中央美術學院 2002
[9]演進與運動:中國美術的現(xiàn)代化[D]. 鄭工.中國藝術研究院 2000
碩士論文
[1]云南絕版木刻表現(xiàn)風格發(fā)展研究[D]. 熊小玉.云南師范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22957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renwendili/3229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