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1992年德國歷史地理學的發(fā)展
[Abstract]:......
【作者單位】: 德
【分類號】:K901.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侯甬堅;;十年來學界學術組織與學術力量評價[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1年03期
2 楊慧賢;;歷史地理學視野下的華僑華人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年07期
3 ;歡迎投寄外國歷史地理研究專題論文[J];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1年03期
4 劉鐵程;;漢文歷史地理史料中的藏文“都”(mdo)——幾處羌、藏語古地名的釋名[J];藏學學刊;2010年00期
5 陸發(fā)春;;徽商興盛歷史地理成因的再反思[J];徽學;2010年00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朱士光;;簡論歷史地理學對推進我國古代都城與城市研究的意義和作用[A];中國古都研究(第十九輯)——中國古都學會2002年年會暨長江上游城市文明起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2 毛曦;;全球史觀與中國歷史地理學研究范圍的拓展[A];當代中國遼寧發(fā)展·創(chuàng)新·和諧——遼寧省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年會獲獎成果文集[C];2009年
3 李寶田;高松凡;蘇天鈞;;《北京歷史地圖集》編制中的幾個問題[A];中國古都研究(第五、六合輯)——中國古都學會第五、六屆年會論文集[C];1987年
4 闕維民;;歷史地理學科有理論嗎?——A·貝克《地理學與歷史學——跨越楚河漢界》譯感[A];中國地理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5 趙勁夫;;在紀念太原建城2500年暨中國古都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上的講話[A];中國古都研究(第二十輯)——中國古都學會2003年年會暨紀念太原建成250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6 徐振燕;;一個民國學者的田野行走——任乃強和他的《瀘定導游》[A];任乃強與康藏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C];2009年
7 尹鈞科;;古都學與城市歷史地理學[A];中國古都研究(第十二輯)——中國古都學會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1994年
8 陳橋驛;;比較城市學芻議[A];中國古都研究(第二十輯)——中國古都學會2003年年會暨紀念太原建成2500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9 隗瀛濤;;序一[A];中國古都研究(第十九輯)——中國古都學會2002年年會暨長江上游城市文明起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10 杜國明;;再論地理學學科體系[A];中國地理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暨海峽兩岸地理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鄒逸麟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歷史地理學并非僅僅是一門基礎性學科[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2 侯甬堅 陜西師范大學西北歷史環(huán)境與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研究中心;歷史地理學的由來及其延展[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3 劉曉嘉;中國歷史地理的另種解讀[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6年
4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 葛劍雄;中國歷史地理文獻具有世界性意義[N];社會科學報;2007年
5 陜西師范大學西北歷史環(huán)境與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研究中心 侯甬堅;歷史地理學:拓展新的分支學科[N];社會科學報;2008年
6 侯林莉;一部精光內(nèi)蘊的厚重之作[N];中華讀書報;2006年
7 殷貝;關注歷史也是關注未來[N];珠海特區(qū)報;2008年
8 安介生 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禹貢學派:不可淡忘的中國學派(上)[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9 華林甫;二十世紀中國歷史地理學概述[N];光明日報;2000年
10 書評人 媛媛;第一手資料呈現(xiàn)中國歷史環(huán)境變遷[N];中國圖書商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于風軍;符號、景觀與空間結構[D];陜西師范大學;2005年
2 張祖群;清代以來咸陽村落的分布變化和社會之考察[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3 馬強;唐宋時期中國西部地理認識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4 張小坡;清代江南公共教育資源籌措配置的歷史地理學分析(1644-1911年)[D];復旦大學;2008年
5 吳朋飛;山西汾涑流域歷史水文地理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6 毛曦;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地理[D];陜西師范大學;200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慈平;元代歷史地理學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2 馮瑞;北宋歷史地理學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3 沈波;明代地理學與歷史地理學[D];西北大學;2011年
4 苗峰;明清黃河流域元宵燈俗的歷史地理學考察[D];暨南大學;2010年
5 李杰;道口鎮(zhèn)興衰的歷史地理考[D];鄭州大學;2009年
6 姜小軍;清代陜南會館的歷史地理學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7 劉偉國;山東濰坊地區(qū)區(qū)域城鎮(zhèn)體系發(fā)展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8 楊強;資源與城市[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9 馮曉多;寧夏地區(qū)明代城鎮(zhèn)地理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10 孔祥生;橋梁與環(huán)境[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25758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renwendili/2257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