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1948年間上海城市民間信仰傳播和分異研究
[Abstract]: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immigrants from provinces seriously damaged by the war entered Shanghai and brought into Shanghai the folk beliefs of their native places, thus promoting the spread of new types of folk beliefs to the cities of Shanghai. At the same time, due to the relatively safe social environment in the "isolated island period" in Shanghai concession and the economic support from the concession authorities to the folk temple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folk beliefs in Shanghai cities was changed and began to gather in the concession area. On this basis,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is affected by the distribution of immigrants.
【作者單位】: 復旦大學發(fā)展研究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上海城市活動空間研究(1842-1937)”(40771056)資助之成果
【分類號】:B933;K928.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陳睿;呂斌;;濟南都市圈城市化空間分異特征及其引導策略[J];人文地理;2007年05期
2 馮健;周一星;;轉型期北京社會空間分異重構[J];地理學報;2008年08期
3 李志剛;吳縛龍;薛德升;;“后社會主義城市”社會空間分異研究述評[J];人文地理;2006年05期
4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熊洋;;淺談城市土地利用規(guī)劃中的居住空間分異現象[A];生態(tài)文明中的土地問題研究[C];2008年
2 夏海斌;王錚;;中國三大地理要素的空間分異研究[A];地理學核心問題與主線——中國地理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暨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tài)與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慶典論文摘要集[C];2011年
3 卓偉德;;重慶居住空間分異特征研究[A];規(guī)劃創(chuàng)新:2010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10年
4 任佳前;任帥;劉博敏;;南京老城區(qū)空間分異現象研究——基于南京市鼓樓區(qū)空間形態(tài)分析[A];城市時代,,協同規(guī)劃——2013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03-城市總體規(guī)劃)[C];2013年
5 馮健;周一星;;轉型期北京社會空間分異重構[A];地理學與生態(tài)文明建設——中國地理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6 李松;;居住空間分異與社會空間秩序的關系——基于烏魯木齊市“貧困人口”實證研究[A];中國地理學會百年慶典學術論文摘要集[C];2009年
7 趙靜媛;;1900—1937天津城市社會區(qū)空間分異的影響因素及形成機制分析[A];中國地理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暨海峽兩岸地理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8 覃成林;呂化霞;;山東經濟空間分異型式及其成因研究[A];黃河文明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第1卷第2期)[C];2008年
9 左平;雷Z赯
本文編號:215118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renwendili/2151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