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商地理論綱
本文選題:晚商 + 王畿 ; 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博士論文
【摘要】: 這篇論文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章主要通過分析戍、行、師、衛(wèi)等地方性軍事組織對王 畿區(qū)進行界說。晚商各個時期,邊境壓力以東、西兩個方向表現(xiàn)得最明顯,因此遺留下來的材 料也使這兩個方向的內(nèi)外服范圍較為清晰。本文試圖通過殷西南的戰(zhàn)爭形勢和帝辛十祀征人方 將王畿區(qū)的東、東南與西、西南界線確定下來。第二章至第四章討論與政治地理有關的四個問 題:一,,商人在外服區(qū)發(fā)展農(nóng)業(yè)的作用以及外服農(nóng)業(yè)區(qū)的分布特點;二,奠制;三,牧制;四 貢納制。這四個小論題的目的實質(zhì)上都在于探討商人如何控制外服。本文在討論中較注重與具 體的地名考正相結合,并針對每一個論題選取一批重要地名進行分析。最后的結語部分根據(jù)本 文研究成果對晚商政治地理架構做了簡單論述。
[Abstract]: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garrison, line, division, Wei and other local military organizations to define the region. In each period of late commerce, the pressure east of the border and the west are the most obvious, so the left over materials also make the range of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service more clear.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etermine the boundary of east, southeast, west and southwest of Wangji district through the war situation in southwest of Yin and the tenth sacrifice of Emperor Xin. The second to fourth chapters discuss four questions related to political geography: first, the role of businessmen in developing agriculture an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xternal service agricultural areas; second, memorial service; third, Pastoral system; four Gunners system. The purpose of these four topics is essentially to explore how businessmen control outfit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pays more attention to combining with the textual examination of geographical names with body, and selects a number of important place names for each topic to analyze. The last part makes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political geography structure of late commerce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is paper.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2
【分類號】:K92-0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德華;;《詩經(jīng)》中的“南土”詩歌與毛傳鄭箋的文化指向[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2 周玲;羅鋒;;從邊緣到前沿——云南辛亥革命精神的起源與傳承[J];學術探索;2011年04期
3 白立獻;;梁啟超書學思想的歷史價值[J];中國書畫;2011年08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姜道章;;沙學浚教授對中國歷史地理研究的貢獻[A];海峽兩岸地理學術研討會暨2001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晶;晚商錯金銅戈[N];中國商報;2002年
2 美國國會圖書館 亨利·基辛格講座教授 拉賈·莫漢 白瀾 譯;亞洲沒變,是美國變了[N];東方早報;2009年
3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唐際根 劉忠伏 岳占偉;洹北商城的發(fā)現(xiàn)及其意義[N];中國文物報;2004年
4 牛世山;追尋青銅時代[N];中國文化報;2004年
5 李維明;夏商周斷代工程期間的夏商文化研究綜述(五)[N];中國文物報;2000年
6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岳洪彬 何毓靈;新世紀殷墟考古的新進展[N];中國文物報;2004年
7 王子今;秦漢時期的“天下之中”[N];光明日報;2004年
8 吳娟;大片商代宮殿群 重現(xiàn)洹北商城[N];法制日報;2002年
9 本報記者 萬川明 李根林 田宜龍;發(fā)現(xiàn)洹北商城[N];河南日報;2002年
10 劉 軍;日不落帝國的興衰[N];學習時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林歡;晚商地理論綱[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韓金秋;夏商西周時期中原文化中的北方文化因素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田毅;先秦至北宋時期山西西部政治地理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2 喬志芳;事死如生:殷墟晚商墓葬的埋葬觀念[D];河北師范大學;2006年
3 袁浩;六朝時期江漢地區(qū)政治地理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4 李海默;兩晉時期地方行政運作探微[D];復旦大學;2011年
5 向楠;唐代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的政治地理研究[D];北京大學;2012年
6 馬桂菊;賦役·水利·書院[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7 劉新紅;殷墟出土編鐃的考察與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04年
本文編號:205893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renwendili/2058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