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漁村——大理雙廊
本文選題:蘇童 + 當代作家; 參考:《中外建筑》2015年08期
【摘要】:正從一個朋友的口中,得知雙廊這個地方,她的念念不忘,她的贊不絕口,讓我們對它產(chǎn)生了興趣和好奇,于是閨蜜的生日我們安排在雙廊。"山則蒼蘢壘翠,海則半月掩藍",這是楊升庵眼中的洱海雙廊。"這是我一生中所擁有的最完美、最動人心魄的視覺感受,在漫天金色的夕暉中,我被震撼了。"這是雙廊給當代作家蘇童帶來的心靈之顫。確實如大家所言,站在雙廊的海邊,你有種來到威尼斯的感覺,穿梭于海上魚船,岸邊支起的色彩雅致的遮陽傘,唱歌彈琴的藝人,雙廊有著威尼斯水城的感覺,但少了威尼斯的嘈雜和喧鬧!
[Abstract]:It was from a friend's mouth that she knew the place of the double Corridor, and her constant admiration made us interested and curious about it, so we arranged our best friend's birthday in the double Corridor. " The mountain is verdant base Cui, the sea is half-moon cover blue ", this is Yang Shengan's eyes Erhai double corridor." This is the most perfect, most touching visual experience I've ever had in my life, and I was shocked by the golden glow. " This is the double corridor to the contemporary writer Su Tong brought the heart tremble. Indeed, as everyone said, standing on the beach of the double Corridor, you have the feeling of coming to Venice, shuttling through a fishing boat on the sea, having a colorful sunshade on the shore, singing and playing the harp, and having the feeling of a Venice Watertown. But less of the noise and noise of Venice!
【分類號】:K928.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毓璜;;也說蘇童[J];時代文學;2003年01期
2 遲子建;;閑適的蘇童[J];時代文學;2003年01期
3 高堯;蘇童:在小說和現(xiàn)實之間來來往往[J];今日中國(中文版);1994年10期
4 汪云霞;《桑園留念》:蘇童的經(jīng)典[J];江漢論壇;2000年05期
5 孫立峰;“研究自己影子”的蘇童[J];中國對外服務;2000年01期
6 莫梓浩;蘇童;;人·現(xiàn)實·寫作——訪蘇童[J];出版廣角;2000年05期
7 席星荃;;在無話的地方找話說——讀蘇童的《三棵樹》[J];寫作;2001年04期
8 張學昕;在現(xiàn)實的空間尋求精神的靈動——讀蘇童長篇小說《蛇為什么會飛》[J];北方論叢;2002年04期
9 黃萍;蘇童及其作品點擊[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2年04期
10 姜異新;邊緣人的文化格局——蘇童《蛇為什么會飛》解讀一種[J];當代文壇;2003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程永新;;蘇童的世界[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9.2)[C];2009年
2 鄭貞;;蘇童的《米》中的敘述類型及其在翻譯中的再現(xiàn)[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3 白燁;;“重述神話”:文學與文化創(chuàng)意的雙贏[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7.3)[C];2007年
4 陳公仲;;世俗中尋覓真情—評《白雪豬頭》[A];2002年中國小說排行榜[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怡夢;聆聽蘇童 用一生承受以文字探索世界的苦與樂[N];中國藝術報;2013年
2 本報記者 傅小平;蘇童:充滿敬意地書寫“孤獨”[N];文學報;2013年
3 徐穎;打量蘇童[N];北京日報;2002年
4 胡子宏;新蘇童時代的晦澀[N];重慶日報;2002年
5 劉宜慶;蘇童怎樣寫隨筆[N];中國郵政報;2004年
6 賀紫峒;重讀蘇童[N];法制日報;2002年
7 ;蛇為什么會飛[N];河北日報;2002年
8 特約記者 徐穎;“百萬版稅”砸向蘇童[N];杭州日報;2005年
9 徐穎 王彪;新的蘇童時代開始了?[N];深圳商報;2002年
10 黑色嘔然;蘇童的新小說是失敗之作[N];深圳商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學昕;南方想象的詩學[D];吉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小麗;何處是歸程[D];四川師范大學;2008年
2 孫其勇;蘇童與蘇州[D];蘇州大學;2008年
3 密園園;蘇童的南方[D];陜西師范大學;2008年
4 魏毅;蘇童青春小說的精神世界及其文化成因探尋[D];四川師范大學;2009年
5 吳蕓芬;無法逃離的生命歸宿[D];江西師范大學;2009年
6 祖曉光;蘇醒的自我 延遲的成長[D];北京語言大學;2008年
7 邱玉敏;蘇童論[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8 李寧;魅影“南方”[D];河南大學;2005年
9 胡登全;不知所終的旅程[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10 朱娟娟;站在世界兩側的時代歌者—蘇童[D];安徽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83117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renwendili/1831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