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家山新石器遺址古地理環(huán)境分析
本文選題:蔣家山遺址 切入點:新石器 出處:《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蔣家山文化遺址出土文物400多件,主要有石鏃、網(wǎng)墜、石錛和石刀等,石器中含石玉.C14測定年齡最早為5070±150a.B.屬新石器晚期遺址.根據(jù)鉆孔資料分析和現(xiàn)場勘察,將家山文化遺址有居民生活區(qū),部族首領生活和指揮區(qū),燎望臺等功能區(qū).初步研究,該文化遺址為新石器晚期生活在太平盆地中的一個部落,其文明發(fā)展有3個活動期,期間有四個文化間斷期,其文化變化的原因與古氣候等古地理環(huán)境有關.
[Abstract]:There are more than 400 cultural relics unearthed from Jiangjiashan cultural site, mainly stone arrowheads, net pendants, stone adzes and stone knives. The earliest determination age of stone stone containing stone jade. C14 is 5070 鹵150a.B.It belongs to the late Neolithic site. A preliminary study shows that this cultural site is a tribe living in the Taiping Basin in the late Neolithic Age, and its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has three active periods, such as the residential living area, the tribal leader's life and command area, and the Liao Wangtai functional area, and the preliminary study shows that this cultural site is a tribe living in the Taiping Basin in the late Neolithic period. During this period, there are four periods of cultural discontinuity, and the causes of cultural change are related to paleogeographic environment such as paleoclimate.
【作者單位】: 安徽師范大學國土資源與旅游學院;
【分類號】:K928.6;K878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淑玲;徐光來;;城市化發(fā)展對城市洪災的影響及減災對策[J];安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2期
2 周秉根,萬榮榮,劉萬青;位置與位置價值特征[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4期
3 張理華;黃山地質(zhì)旅游景觀成因機制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1期
4 王方,周秉根;旅游文化的類型與特征及其在旅游業(yè)中的地位分析[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1期
5 張健,葛淼,葛鑫,任中杰,陳瀟瀟,吳曉旭;我國中年女性血紅蛋白的正常參考值與地理因素關系的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1期
6 王靜愛;中國“西部區(qū)”范圍及其農(nóng)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模式的探討[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7 李新;青海省城鎮(zhèn)居民體育消費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對策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年05期
8 金紹榮;肖前玲;黃艷云;;西部民族地區(qū)農(nóng)村課程資源開發(fā)的困境與對策[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9 賈艷杰,張華兵,王媛;天津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水資源約束與對策[J];城市環(huán)境與城市生態(tài);2003年01期
10 林振山,齊相貞;長江岸線資源開發(fā)的若干環(huán)境問題和對策[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huán)境;2005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曹憶;王瑛;;淺談長江流域的環(huán)境問題和對策以及未來的研究方向[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二)[C];2007年
2 駱東玲;;長江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健康長江管理研究[A];2007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卷)[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何偉;區(qū)域城鎮(zhèn)空間結構及優(yōu)化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2年
2 姜付仁;以流域為單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理論研究——以海河流域為例[D];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2001年
3 黃t,
本文編號:162016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renwendili/1620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