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地理信息系統(tǒng):地理空間技術及歷史學研究的未來
本文關鍵詞:超越地理信息系統(tǒng):地理空間技術及歷史學研究的未來 出處:《文化藝術研究》2014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地理信息系統(tǒng) 歷史學 空間轉向 空間敘事 深度繪圖
【摘要】:地理信息系統(tǒng)功能強大,學者們?yōu)樗鸭繑?shù)據(jù)、使用定量方法,對它十分感興趣,但大多數(shù)歷史學者并沒充分利用該項技術。特別是受網絡2.0技術與實踐的影響,人文社科研究的"空間轉向"促成地理空間技術與歷史研究的新結合,以多角度反思后現(xiàn)代歷史研究范式與未來走向,有望重樹歷史學研究。在新研究方式下,地理空間技術可用于更好地建構"空間敘事"及"深度繪圖",無疑可營造一種反思性的、深循環(huán)的、合作性的研究環(huán)境,成為標志未來歷史學研究的里程碑。
[Abstract]: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has a powerful function. In order to collect quantitative data, scholars are very interested in it by using quantitative methods. However, most historians do not make full use of this technology. Especiall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Web 2.0 technology and practice, the "spatial turn"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promotes the new combination of geospatial technology and historical research. It is hopeful to rethink the research paradigm and future trend of postmodern history from many angles. In the new research mode, geospatial technology can be used to better construct "spatial narrative" and "depth mapping". Undoubtedly, it can create a reflective, circular and cooperative research environment, which marks the milestone of the future history research.
【作者單位】: 美國印第安納與普渡大學聯(lián)合分校波利斯中心;浙江大學外國語言文化與國際交流學院;
【分類號】:P208.2;K901.9
【正文快照】: 一、空間轉向學術研究的核心是關注新的研究問題,從新角度再審視傳統(tǒng)議題,因此,各個學科會階段性地經歷定位調整。在人文和社科領域,學術前沿的視角是“空間”,因而,社會和文化學者開始探討各自學科的“空間轉向”(spatiaturn)①[1-4]。大量文獻顯示:空間研究視角對學科轉型影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關美寶;;超越地理學二元性:混合地理學的思考[J];地理科學進展;2013年09期
2 古杰;周素紅;閆小培;柴彥威;鄭重;;基于文獻引用關系和知識圖譜的時空關系研究熱點分析[J];地理科學進展;2013年09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喬相飛;周宏偉;劉文新;;城市規(guī)劃中的GIS應用分析[J];測繪工程;2005年04期
2 陳秀芳;;淺議地理信息系統(tǒng)與空間數(shù)據(jù)庫建設[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06年06期
3 盧佳;;基于構件技術的地理信息系統(tǒng)的應用[J];電力學報;2007年02期
4 許金川;趙政;;基于本體論的地理信息系統(tǒng)體系結構研究[J];微處理機;2007年04期
5 彭寒彬;李治洪;;基于MO(MapObjects)的GIS工作空間的研究與開發(fā)[J];計算機與信息技術;2007年Z1期
6 仲維奇;姚鑫;;數(shù)字農業(yè)中的地理信息系統(tǒng)空間分析[J];綏化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7 浦天宏;婁雅斌;;GIS采用高斯-克呂格地圖投影技術的研究[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8 石燕;;淺談地理信息系統(tǒng)與建筑[J];科技資訊;2008年15期
9 董曉燕;楊舒程;;最短路徑在城市震害預測中的應用[J];東北地震研究;2009年02期
10 葉雁玲;;地理信息系統(tǒng)空間數(shù)據(jù)質量探究[J];國土資源信息化;2009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延波;王威;王貴章;;建立古代文化遺存地理信息系統(tǒng)的可行性研究[A];2001年東北三省測繪學術與信息交流會論文集[C];2001年
2 馮立法;郝強;劉董梅;;GIS在油田信息化中的作用[A];中國石油石化數(shù)字管道信息化建設論壇暨燃氣管網安全、經濟、運營技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3 顧益軍;何永忠;鄧杰;;專用網地理信息系統(tǒng)平臺安全標準化研究[A];第26次全國計算機安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4 胡曉抒;;地理信息系統(tǒng)在疾病控制領域中的應用進展[A];全國EID研討班資料匯編[C];2004年
5 靳海亮;高井祥;;淺析地理信息系統(tǒng)與電子政務的關系[A];'2005數(shù)字江蘇論壇——電子政務與地理信息技術論文專輯[C];2005年
6 靳海亮;高井祥;;淺析地理信息系統(tǒng)與電子政務的關系[A];'2005數(shù)字江蘇論壇電子政務與地理信息技術論文專輯[C];2005年
7 王永;張增云;宋紅麗;;GIS在定向越野運動中的應用[A];山東省“數(shù)字國土”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8 楊曉輝;李合鋒;楊芳;;地理信息系統(tǒng)(GIS)在縣級供電企業(yè)中的應用[A];2007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專委會供用電管理自動化學科組(分專委會)二屆三次會議論文集[C];2007年
9 謝巖;;基于MapX的地理信息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A];吉林省測繪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8年
10 魏雨杭;;地理信息系統(tǒng)的發(fā)展現(xiàn)狀[A];第五屆全國地質制圖與GIS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洪瑛邋劉祝明;云南數(shù)字鄉(xiāng)村地理信息系統(tǒng)試點項目建成[N];中國測繪報;2008年
2 記者馬士龍;全國首家區(qū)縣級地理信息系統(tǒng)通過鑒定[N];中國信息報;2003年
3 方裕;我國GIS軟件產業(yè)漸成氣候[N];中國測繪報;2006年
4 杜斌 范小潔;湖北省實施地理信息系統(tǒng)工程測繪管理規(guī)定[N];中國測繪報;2006年
5 龐亞斌 整理;地理信息系統(tǒng)的發(fā)展趨勢[N];中國水利報;2006年
6 王強;德州建成警用地理信息系統(tǒng)[N];人民公安報;2007年
7 本報記者 孫靚;全國統(tǒng)計地理信息系統(tǒng)建設應用推廣演示會召開[N];中國信息報;2010年
8 本報記者 陳江 本報實習生 陳倩;邁向GIS時代[N];廣西日報;2005年
9 王大力;地理信息系統(tǒng)建設中的幾個問題[N];中國測繪報;2006年
10 葛劍雄;中國歷史地圖:從傳統(tǒng)向數(shù)字化和現(xiàn)代化的轉變[N];文匯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斌;基于GIS的辦公自動化系統(tǒng)開發(fā)技術的研究和探討[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5年
2 孔冬艷;基于對象關系型空間數(shù)據(jù)庫理論的GIS實現(xiàn)[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6年
3 夏敏;農地適宜性評價空間決策支持系統(tǒng)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7年
4 李如仁;公眾參與式地理信息系統(tǒng)的理論與實踐[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7年
5 Pouran Behnia;伊朗中部Saghand-Chadormalu地區(qū)礦床勘查的地理空間數(shù)據(jù)建模[D];武漢大學;2004年
6 湯仲安;矢量GIS線狀實體等概率密度誤差模型[D];武漢大學;2004年
7 牛聚粉;基于MapX的煤與瓦斯突出預警技術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9年
8 李衛(wèi)江;電子政務與空間信息集成的理論及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9 周月敏;面向小流域管理的水土保持遙感監(jiān)測方法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遙感應用研究所);2005年
10 陳澎;GeoSmarter通用地理教育平臺的支撐理論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成都計算機應用研究所);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杰;地理信息系統(tǒng)(GIS)在路網規(guī)劃中的應用研究[D];長安大學;2001年
2 胡雪瓊;江蘇省農業(yè)資源地理信息系統(tǒng)的組建與開發(fā)[D];南京氣象學院;2004年
3 吳隆江;基于GPS/GIS的農用車輛導航信息系統(tǒng)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4年
4 李建軍;基于GPS/GIS城市公共汽車實時調度系統(tǒng)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4年
5 陳忠兵;基于GPS和GIS的汽車導航系統(tǒng)相關技術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4年
6 張宏群;基于組件式GIS的資源環(huán)境信息系統(tǒng)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04年
7 王道平;基于GIS的地質災害信息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與規(guī)劃[D];中南大學;2004年
8 王東軍;基于GIS的縣級森林資源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研建[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4年
9 劉麗華;GIS支持下鄉(xiāng)鎮(zhèn)域耕地土壤肥力的綜合評價[D];福建農林大學;2004年
10 徐靚;基于GIS的水土流失強度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40545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renwendili/1405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