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人口積分制管理的效果分析——以深圳市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0-09-19 09:08
文章在闡釋積分制實施背景的基礎上,利用深圳市2010年至今的相關數(shù)據(jù)分析發(fā)現(xiàn),積分制入戶"門檻"中有關學歷和年齡的要求逐年提高;積分制在引導人口合理、有序流動,改善城市戶籍人口與非戶籍人口"倒掛"現(xiàn)象和優(yōu)化人口內部年齡結構的同時,傾向于吸納高學歷、高技能及40歲以下的流動人口;越來越多的流動人口在居住地長期停留,人口的流動方式由"個體流動"向"家庭化遷移"的轉變進程加快。文章指出,積分制也存在著某些積分指標設計有待完善與內部程序規(guī)定滯后等問題,政府應以吸引、容納、服務人口為中心,把推進"積分入戶"與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相結合,完善積分制的指標設計和管理程序,共同分享現(xiàn)代化成果。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徐增陽;;農民工的公共服務獲得機制與“同城待遇”——對中山市“積分制”的調查與思考[J];經(jīng)濟社會體制比較;2011年05期
2 黨國英;;戶籍制度改革需兩步走[J];農村工作通訊;2010年18期
3 黃巖;;流動人員積分制管理模式的功能與效果分析——以廣東省中山市為例[J];嶺南學刊;2012年04期
4 鄭風田;;戶籍制度不可完全取消[J];中國經(jīng)濟和信息化;2010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秦啟文;吳爽;;城市化進程中失地農民的社會排斥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8年24期
2 常宗耀;;鄉(xiāng)村城市化:馬克思的理論及其啟示[J];北方論叢;2010年03期
3 鄒農儉;;農民工的城市融入[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4 劉慶;;新生代農民工的城市融入策略初探——社區(qū)工作介入的空間[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5 宮敏燕;;“農民工”問題的社會學思考[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6 劉政威;;我國戶籍制度改革的現(xiàn)狀及困境分析[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2年03期
7 彭
本文編號:282231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renkou/282231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