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人口論文 >

山東省人口、經(jīng)濟與產(chǎn)業(yè)重心遷移對比研究:2000-2012

發(fā)布時間:2019-04-13 13:27
【摘要】:文章用區(qū)域重心的概念和模型計算了山東省2000-2012年間人口、經(jīng)濟和產(chǎn)業(yè)重心的遷移軌跡,從而對人口分布和經(jīng)濟分布的空間演變關系進行了比較分析。結果表明:人口重心位于山東幾何中心的西南面,經(jīng)濟重心則位于東北面,表明了區(qū)域人口、經(jīng)濟的不平衡發(fā)展,且經(jīng)濟分布比人口分布的不均衡程度要大;近12年來人口重心和經(jīng)濟重心一致往西南方向移動,經(jīng)濟發(fā)展和人口遷移過程相互影響,而人口重心遷移的速度要滯后于經(jīng)濟重心,這一過程使得二者之間的空間距離逐漸縮小,反映了人口、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不協(xié)調(diào)性有所緩解,整個區(qū)域的地區(qū)差距在變小;第二產(chǎn)業(yè)的空間演變是人口分布的重要影響因素。
[Abstract]:Based on the concept and model of regional gravity center, this paper calculates the migration trajectory of population, economy and industry center of gravity in Shandong Province in 2000-2012, and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patial evolution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economic distribu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pulation center of gravity lies in the southwest of the geometric center of Shandong Province, while the economic center of gravity lies in the northeast side, indicating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population and economy, and the degree of economic distribution is larger than that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n the past 12 years, the center of gravity of the population and the center of economic gravity have moved to the southwest in the same dire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process of population migration have influenced each other. This process makes the space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gradually reduce, reflecting the populati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disharmony has been alleviated, the regional gap in the whole region is getting smaller; The spatial evolution of the secondary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作者單位】: 南京郵電大學人口研究院;
【基金】: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2EYC-010)
【分類號】:F127;F121.3;C924.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連斌,石晶瑜,,劉興東;關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人口重心的研究[J];內(nèi)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02期

2 李儀俊;我國的人口重心及其移動軌跡[J];人口研究;1983年01期

3 袁祖亮,郭庭柏;近兩千年來河南人口重心及其運動軌跡[J];中州學刊;1998年02期

4 杜守東;中國人口分布的過去和未來[J];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01期

5 趙軍,劉琳,符海月;1990-2000年甘肅主要民族人口重心遷移研究[J];西北人口;2005年05期

6 趙軍;劉琳;符海月;;建國以來甘肅省人口重心遷移軌跡研究[J];西北人口;2006年02期

7 艾斂菲;;破譯“胡煥庸線”[J];世界博覽;2010年17期

8 馬廣欽;人口重心及會寧縣人口重心淺析[J];西北人口;1984年02期

9 段成榮;中國人口的地區(qū)分布:1933—1995年的變遷[J];西北人口;1997年02期

10 秦振霞;李含琳;蘇朝陽;;河南省1987-2006年人口重心與經(jīng)濟重心的空間演變及對比分析[J];農(nóng)業(yè)現(xiàn)代化研究;2009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裴洪淑;;延邊人口空間分布變化特征研究[A];地理學與生態(tài)文明建設——中國地理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2 顏俊;;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口重心與產(chǎn)業(yè)重心演變及其對比研究[A];中國地理學會百年慶典學術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冰寄海;程英男;王海濤;;基于GIS的長春市中心城區(qū)人口空間分布研究[A];生態(tài)文明視角下的城鄉(xiāng)規(guī)劃——2008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陳筠婷;;廣西人口與工業(yè)發(fā)展重心時空關聯(lián)研究[A];地理學核心問題與主線——中國地理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暨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tài)與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慶典論文摘要集[C];2011年

5 楊劍;蒲英霞;秦賢宏;何一鳴;;浙江省人口分布的空間格局及其時空演變分析[A];中國測繪學會第九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會成立50周年紀念大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槐克剛 姜研 張璐;十五人口與經(jīng)濟社會協(xié)調(diào)發(fā)展[N];天津日報;2005年

2 記者 任珊珊 曾衛(wèi)康 何雪華 廖靖文 通訊員 楊健;20年來中心區(qū)人口比重減半[N];廣州日報;2010年

3 記者 王哲;武漢常住人口逼近千萬[N];湖北日報;2011年

4 記者 吳少男;我區(qū)人口遷移呈現(xiàn)兩大路徑[N];寧夏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俞路;20世紀90年代中國遷移人口分布格局及其空間極化效應[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何學洲;基于GIS的人口空間統(tǒng)計分析研究與實現(xiàn)[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2 秦振霞;甘肅省經(jīng)濟重心與人口重心的動態(tài)演變及對比分析[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袁長豐;基于GIS人口統(tǒng)計信息分析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05年

4 李宏偉;基于GIS的人口信息管理系統(tǒng)研究[D];江西理工大學;2010年

5 潘晶;近30年來蘭州城市人口空間分布演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3年

6 李華香;基于城鄉(xiāng)協(xié)調(diào)發(fā)展視角的山東省城市與鄉(xiāng)村人口布局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7 王亞茹;改革開放以來湖南省人口分布的變化特征及影響因素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8 傅娟;基于GIS的新疆經(jīng)濟重心、人口重心與消費重心的空間遷移研究[D];新疆財經(jīng)大學;2012年

9 李軍利;基于組件技術的人口統(tǒng)計GIS設計與功能實現(xiàn)[D];安徽師范大學;2007年

10 劉芬;黃河流域人口空間分異研究[D];河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45760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renkou/245760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a9f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