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遷移導致區(qū)域兩極分化的動力學分析
本文選題:人口遷移 + 廣義勢; 參考:《復雜系統(tǒng)與復雜性科學》2017年01期
【摘要】:為揭示利益驅動下的人口遷移,由人均收入、公共服務資源人均占有量和平均年齡構造一個區(qū)域廣義勢。當某區(qū)域廣義勢高于各區(qū)域的平均時,該區(qū)域將有遷出者;那些廣義勢比平均廣義勢較低的區(qū)域將是這些遷出者的遷入?yún)^(qū);向不同區(qū)域遷入的人則由依賴于兩地間廣義勢之差的遷移概率決定。結果表明,凈遷入(遷出)人口隨時間指數(shù)衰減,遷出(遷入)區(qū)總人口、人均收入、公共服務資源人均占有量均呈現(xiàn)近似為指數(shù)方式衰減("反指數(shù)"方式增長),最后達到三者相互匹配的相對穩(wěn)定態(tài)。信息熵、人口分布與斑圖演化均顯示一個兩極化的有序化過程。
[Abstract]:In order to reveal the population migration driven by interests, a regional generalized potential is constructed from per capita income, per capita possession of public service resources and average age. When the generalized potential of a region is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of each region, there will be emigrants in the region, and those regions with lower generalized potential than the average will be the migration areas of these emigrants. Migration to different regions is determined by the probability of migration depending on the difference of generalized potential between the two reg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t inward (outward) population decreases exponentially with time, and the total population, per capita income of the emigration region, The per capita possession of public service resources is similar to exponential decay ("anti-exponential" growth), and finally reaches the relative stable state of matching each other. Information entropy,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pattern evolution all show an ordered process of polarization.
【作者單位】: 寧夏大學物理與電子電氣工程學院;寧夏沙漠信息智能感知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265011)
【分類號】:C92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段成榮;影響我國省際人口遷移的個人特征分析──兼論“時間”因素在人口遷移研究中的重要性[J];人口研究;2000年04期
2 王桂新;21世紀人口遷移將推動中國現(xiàn)代化加速發(fā)展[J];人口學刊;2001年05期
3 黎偉挺;現(xiàn)代化的非均衡推進與人口遷移[J];公安學刊(浙江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05期
4 李冠偉;人口遷移的中外對比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2期
5 許靜;19世紀至20世紀初法國的人口遷移[J];欽州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3期
6 段成榮;;《人口遷移與發(fā)展——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證》評介[J];人口研究;2006年05期
7 孫河嶺;;淺談人口遷移的意義及其后果[J];河南農業(yè);2009年14期
8 段平忠;劉傳江;;中國省際人口遷移對地區(qū)差距的影響[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12年11期
9 李順發(fā);軍事人口遷移初探[J];人口學刊;1990年05期
10 鐘逄干;劉積新;閻志強;;廣東省人口遷移動態(tài)的分析[J];南方人口;199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蒲英霞;鮑曙明;;中國人口遷移和貧困之間的實證分析:基于2000五普數(shù)據(jù)[A];中國地理學會百年慶典學術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周鴻;;廣西人口遷移及其對社會經(jīng)濟的影響[A];第三屆廣西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社會科學篇)[C];2004年
3 何一鳴;;基于空間自相關的四川人口遷移分析[A];中國地理學會百年慶典學術論文摘要集[C];2009年
4 朱杰;;長江三角洲人口遷移空間格局、模式及啟示[A];生態(tài)文明視角下的城鄉(xiāng)規(guī)劃——2008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李麗;;青藏鐵路沿線的民族人口遷移與文化適應[A];民族學人類學的中國經(jīng)驗——人類學高級論壇2003卷[C];2003年
6 朱金;劉欣;邵帥;;滬蘇浙皖地區(qū)的人口遷移潛力、遷移特征及對城鎮(zhèn)化發(fā)展的啟示[A];‘城鄉(xiāng)治理與規(guī)劃改革——2014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13 區(qū)域規(guī)劃與城市經(jīng)濟)[C];2014年
7 沈建法;;1985-1990至1995-2000中國省間人口遷移空間結構與系統(tǒng)變化效應的分析(英文)[A];中國地理學會百年慶典學術論文摘要集[C];2009年
8 邵岑;;對春運“民工流”人口遷移的探討[A];“改革開放30年與貴州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9 安介生;;歷史時期中國人口遷移“法則(規(guī)律)”論綱[A];地理學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第九次中國青年地理工作者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北京師范大學系統(tǒng)科學學院 陳家偉;姓氏分布與人口遷移[N];光明日報;2014年
2 中山大學行政管理研究中心 袁政;簡論人口遷移理論的跨學科應用[N];光明日報;2009年
3 余慶年 施國慶 河海大學中國移民研究中心;氣候變化對人口遷移的影響[N];中國人口報;2010年
4 復旦大學社會發(fā)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 任遠;我國人口遷移和城鎮(zhèn)化的新特點[N];文匯報;2013年
5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fā)展研究中心 顧寶昌;中國進入由人口遷移和流動主導人口態(tài)勢的時期[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6 記者 劉海英;英探討人口遷移與環(huán)境變化的關系[N];科技日報;2011年
7 魏星 王桂新 復旦大學人口研究所;“十二五”人口遷移發(fā)展趨勢及研究重點[N];中國人口報;2012年
8 通訊員李亞楠;姓氏演變揭示人口遷移與歷史事件[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9 楊云彥(作者單位: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人口與區(qū)域研究所);我國的人口遷移及其政策導向[N];中國人口報;2005年
10 本報評論員劉文寧;折射文明與進步的人口遷移[N];工人日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振營;人口遷移的規(guī)律[D];中國人民大學;1993年
2 李怡涵;1985-2010年中國省際人口遷移的空間區(qū)域分布特征及影響因素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3 蔡陽;我國省際人口遷移與區(qū)域經(jīng)濟發(fā)展關系研究[D];天津財經(jīng)大學;2014年
4 張祺;中國人口遷移與區(qū)域經(jīng)濟發(fā)展差異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5 江立華;轉型期英國人口遷移與城市發(fā)展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0年
6 張麗;公共產品配置對人口遷移的作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7 阮征宇;跨國人口遷移與國家安全——一項非傳統(tǒng)安全因素的研究[D];暨南大學;2003年
8 楊靳;人口遷移與農村貧困[D];廈門大學;2003年
9 逄錦波;青島市人口遷移的經(jīng)濟社會影響及對策研究[D];青島大學;2007年
10 李袁園;中國省際人口遷移和區(qū)域經(jīng)濟發(fā)展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吉節(jié);2000-2005年我國省際人口遷移的分布狀況和經(jīng)濟動因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2 王飛;宋代漢中地區(qū)的人口遷移[D];四川師范大學;2015年
3 殷航;城市人口遷移與經(jīng)濟發(fā)展的關系研究[D];南京財經(jīng)大學;2015年
4 劉鴻雁;中部地區(qū)人口遷移格局演變及其影響因素[D];山西大學;2015年
5 李盼;農村人口遷移對城市教育投入的影響研究[D];上海海洋大學;2015年
6 龐泉泉;我國地方公共支出對人口遷移的影響[D];浙江財經(jīng)大學;2016年
7 康維娜;縣域人口遷移的時空格局特征及其動力機制[D];重慶師范大學;2016年
8 楊楊;人口遷移對城鎮(zhèn)化建設的影響研究[D];沈陽農業(yè)大學;2016年
9 楊倩;省際人口遷移與區(qū)域創(chuàng)新[D];暨南大學;2016年
10 鄭凱麗;人口遷移和城鄉(xiāng)空間格局變化研究[D];西南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206710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renkou/2067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