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德國人口的社會學分析
本文關鍵詞:當代德國人口的社會學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德國人口 年齡結構 老齡化 家庭結構 外國移民 歐洲國家
【摘要】:德國聯邦統(tǒng)計局2013年最新統(tǒng)計數據表明,在德國總人口8184.4萬人中,有6554萬分布在德國西部地區(qū)。德國老齡人口已達1668萬人,占人口比重是20.6%,人口年齡結構趨于嚴重老齡化;德國家庭中的40%是單身家庭,女性平均生育年齡已達30.6歲。家庭平均規(guī)模僅為2.01人,日趨核心化。德國境內的人口遷移體現著從東部地區(qū)遷移到西部地區(qū)的顯著特征;在跨國移民中,歐洲國家的外國移民一直是遷入和遷出德國的外國移民的主體組成部分。外遷德國公民的移民目標國家和外國移民的來源國家主要是歐洲國家。
【作者單位】: 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fā)展學院;山東大學社會學系;山東大學移民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宗教信仰與流動人口的社會融入研究”(項目編號:13JJD730002)
【分類號】:C924.516
【正文快照】: 1新華社:“德國人口老齡化程度居全球第二”,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10/11/c_113336594.htm.訪問日期:2015-12.082 Statistisches Bundesamt,Statistisches Jahrbuch:Deutschland und Internationales 2013,Wiesbaden,Versandservice Gmb H.Oktober.20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薛勝;;感受德國人的民族風格[J];校園心理;2006年08期
2 佚名;;德國人“刻板”背后的誠信和善良[J];世界教育信息;2008年11期
3 于源;;中國人和德國人——記馮冠平教授[J];國際人才交流;1992年07期
4 楊佩昌;;臉部表情放松的德國人[J];教師博覽;2013年12期
5 姜楠;;德國民調:2/3民眾愿為幫助貧困兒童納更多稅[J];中國社會組織;2014年06期
6 林風;德國人的“摳”[J];好同學;2005年01期
7 柯巖;;讀懂德國人[J];少年作文輔導(中學版);2006年Z1期
8 徐笑紅;;德國的“和諧社會”[J];新聞世界(社會生活);2007年10期
9 施展;;死心眼的德國人[J];青年博覽;2007年17期
10 謝侯之;;愛管鬧事的德國人[J];現代青年(細節(jié)版);2007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吳志成;;戰(zhàn)后德國歐洲政策的歷史演變[A];世界近現代史研究(第五輯)[C];2008年
2 任超;;德國中央銀行法律制度的演變——從央行獨立性角度的考察[A];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學術叢書——20世紀外國經濟法的前沿[C];2001年
3 威廉·瑞伯亨格;梁潔;;中世紀至今德國的城市和國家:現代市民社會在城市傳統(tǒng)中的起源[A];都市文化研究(第2輯)——都市、帝國與先知[C];2006年
4 奧伊根·蔡博;王維江;呂澍;;1903年:德國記者蔡博眼中的上海[A];都市文化研究(第2輯)——都市、帝國與先知[C];2006年
5 楊云珍;;德國極右勢力的現狀、成因及影響[A];世界政黨格局變遷與中國政黨制度發(fā)展——中國統(tǒng)一戰(zhàn)線理論研究會政黨理論北京研究基地論文集(第六輯)[C];2012年
6 熊月之;;德國學術訪問記[A];近代中國(第六輯)[C];1996年
7 王國偉;;赴德國學習交流印象[A];第二屆全國骨科未來與創(chuàng)新論壇論文集[C];2014年
8 張文紅;;浴火重生:德國左翼黨的前世與今生[A];“政黨制度與中國特色——21世紀初政黨發(fā)展與變革”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9 蔣濤;李剛;鄒凌;;德國耳鳴治療技術進展簡介[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下)[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強;外國人不再把德國作為移民首選[N];中國社會報;2007年
2 張夢;德國無法吸引“最好的大腦”[N];中國商報;2007年
3 本報駐慕尼黑記者 吳筠;德國人精打細算過日子[N];文匯報;2007年
4 本報記者 卓宏勇;學技術容易 學德國人精神難[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5 郇公弟;啤酒漲價觸動德國人神經[N];人民日報;2008年
6 施洛德;重建家園:德國人講究建筑安全[N];建筑時報;2008年
7 王懷成;多數德國人對經濟前景悲觀[N];光明日報;2008年
8 ;越來越多德國人變成素食者[N];新華每日電訊;2008年
9 陸群新;過半德國人表示新增收入不舍得花[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10 戎昌海;今年德國人將削減旅游開支[N];中國旅游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吳鐵柱;二戰(zhàn)后德國國家文藝政策與德國美學理論內在關系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4年
2 鞠維偉;英國二戰(zhàn)期間及戰(zhàn)后初期處置德國的政策研究(1943-1949)[D];首都師范大學;2012年
3 苑爽;兩次世界大戰(zhàn)后美國處理德國戰(zhàn)爭賠償問題的政策演變[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羅永明;德國對南京國民政府前期兵工事業(yè)的影響(1928-1938)[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5 路文勇;論歐洲融合[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月;德國宗教多元化的歷史與現實[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2 張暢;跨文化交際視域下的德國人形象探微[D];黑龍江大學;2012年
3 李雪;伍德羅·威爾遜與德國疆界調整[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年
4 梁妍;歐債危機下德國中小企業(yè)穩(wěn)定發(fā)展的原因探究[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15年
5 鄭宇林;試析德國如何運用其在金融領域中的結構性權力主導歐債危機的治理[D];暨南大學;2015年
6 李可璐;冷戰(zhàn)后德國的歐洲政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年
7 劉明宇;淺析二戰(zhàn)時期德國的民族主義[D];黑龍江大學;2015年
8 王競楠;德國標準化與德國崛起[D];山東大學;2013年
9 沈辰成;別理德國人!?美國對德反親善政策探微,1944-1945[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10 張曉;試析冷戰(zhàn)后德國軍隊域外行動的動因與困境[D];外交學院;2013年
,本文編號:125847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renkou/1258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