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生子女政策的精神健康成本
本文關鍵詞:獨生子女政策的精神健康成本
【摘要】:本文運用廣義倍差法系統(tǒng)探討了獨生子女政策對精神健康的影響。獨生子女政策使得獨生子女在家庭受到過分寵愛,但當他們離開家庭走向獨立時,卻面臨激烈的社會競爭。這一轉變提升了他們的壓力水平,惡化了他們的精神健康狀況。基于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和中國家庭跟蹤調查數(shù)據(jù)的實證分析結果表明,獨生子女政策推行后,步入社會的青年組相對于少年組的精神殘疾率的上升幅度在顯著擴大,且這一變化對于男性和獨生子女尤為明顯。另外,相對于女性,獨生子女政策推行之后出生的男性比這之前出生的男性的精神狀況(情緒郁悶或精神緊張)的惡化程度更明顯,且這一模式對于獨生子女更顯著。本文揭示了獨生子女政策的精神健康成本,有助于更全面地反思獨生子女政策。
【作者單位】: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北京大學國家發(fā)展研究院;
【關鍵詞】: 獨生子女政策 精神健康 社會壓力
【分類號】:C924.21;R749
【正文快照】: 一、引言近年來,我國精神疾病呈高發(fā)趨勢,其發(fā)病率出現(xiàn)了較快增長;谥袊氖2001—2005年的大規(guī)模流行病調查表明,約有1.73億中國人受到某種形式的精神疾病的困擾(Phillips et al.,2009)。全國重度精神病的發(fā)病率在1982年是10.69‰,而到1993年已達13.47‰(殷大奎,200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胡榮;陳斯詩;;影響農民工精神健康的社會因素分析[J];社會;2012年06期
2 劉林平;鄭廣懷;孫中偉;;勞動權益與精神健康——基于對長三角和珠三角外來工的問卷調查[J];社會學研究;2011年04期
3 肖漢仕;;影響我國居民精神健康的社會性因素研究[J];中國社會醫(yī)學雜志;2009年05期
4 賀寨平;社會經濟地位、社會支持網與農村老年人身心狀況[J];中國社會科學;2002年03期
5 盧漢龍;賴蘊寬;簡·斯考特;;社會角色與精神健康——中國城市生活中的角色壓力與精神抑郁狀況分析模型[J];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93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蘇群;趙霞;季璐;;基于剝奪理論的農民工心理健康研究[J];華中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06期
2 向運華;姚虹;;城鄉(xiāng)老年人社會支持的差異以及對健康狀況和生活滿意度的影響[J];華中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06期
3 姚遠;張順;;家庭地位、人際網絡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J];青年研究;2016年05期
4 陽楊;袁亞運;;社會網絡視角下廣場舞群體的養(yǎng)老支持研究——來自成都市調查數(shù)據(jù)[J];社會保障研究;2016年02期
5 譚金可;;勞動者職業(yè)健康法律保護的誤區(qū)矯正[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6年09期
6 栗治強;王毅杰;;勞動、工作倫理與農民工的權能感[J];社會發(fā)展研究;2016年03期
7 孫小龍;王麗明;賈偉;;工作環(huán)境、工作強度與農民工工作流動[J];中國農業(yè)大學學報;2016年08期
8 蘇映宇;;女性農民工勞動權益受損狀況研究[J];人文雜志;2016年06期
9 張淼;;我國農村老年人養(yǎng)老狀況及滿意度分析[J];調研世界;2016年06期
10 俞林偉;;居住條件、工作環(huán)境對新生代農民工健康的影響[J];浙江社會科學;2016年05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林平;雍昕;舒玢玢;;勞動權益的地區(qū)差異——基于對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qū)外來工的問卷調查[J];中國社會科學;2011年02期
2 陳婷婷;荊春霞;楊光;王蕎峰;方麗;黃懷穎;陳麗明;吳峰岳;羅子峰;;醫(yī)學生壓力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0年11期
3 陳黎;;外來工社會排斥感探析 基于社會網絡的視角[J];社會;2010年04期
4 廖傳景;毛華配;宮本宏;;城市農民工心理健康及群體差異調查研究——以浙江省溫州市為例[J];生態(tài)經濟;2010年05期
5 茹建國;馬金鳳;劉繼文;;2010年烏魯木齊市社區(qū)居民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J];新疆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年04期
6 張敬懸;盧傳華;唐濟生;邱慧敏;劉蘭芬;王松波;王愛禎;張?zhí)炝?費立鵬;李獻云;張韶東;江永華;趙長英;胡伯文;曹學義;張艷;高春霓;;山東省18歲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0年03期
7 逄淑濤;王冠軍;孔伶俐;張永東;孫波;殷松;李獻云;費立鵬;;青島市18歲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0年03期
8 宋志強;杜欣柏;韓國玲;簡冶拉;劉川;費立鵬;李獻云;安海生;申柏嶺;鄭濤;劉蘭香;阿懷紅;;青海省18歲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0年03期
9 丁志杰;王剛平;裴根祥;管讓成;何蕊芳;費立鵬;李獻云;張永錄;汪東明;洪貴子;杜鶴宇;白愛萍;李剛;王小全;魏長禮;李宏;王軍;;甘肅省天水市18歲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0年03期
10 何雪松;黃富強;曾守錘;;城鄉(xiāng)遷移與精神健康:基于上海的實證研究[J];社會學研究;2010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丁寧;;獨女愛無能的煩惱[J];生活與健康;2007年11期
2 段京萍;;解讀“獨生媽媽”的困惑[J];生活與健康;2006年11期
3 ;青春IN詞[J];青春期健康;2013年11期
4 高偉;《忠魁開智》圓父母之夢 ——訪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專家吳忠魁博士[J];健康;1997年08期
5 綠色;;80后獨女為何容易“愛無能”[J];現(xiàn)代養(yǎng)生;2008年03期
6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林光江;;獨生子女政策與兒童觀的變遷[A];慶賀黃淑娉教授從教50周年暨人類學理論與方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2 武家國;;老年人權益保障的兩個法律問題研究和建議[A];上海市退休職工管理研究會2013年優(yōu)秀論文選集[C];2014年
3 包蕾萍;;中國生育政策60年回顧:評估與調整方向[A];中國的立場 現(xiàn)代化與社會主義: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青年學者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兩會報道組;獨生子女政策是否調整正在考慮[N];上海證券報;2008年
2 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 199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加里·貝克爾;告別獨生子女政策有助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N];經濟觀察報;2012年
3 約翰·加諾特;中國獨生子女政策有望松動[N];國防時報;2010年
4 實習記者 王嬌;獨生子女政策該不該改變[N];大眾科技報;2007年
5 林勁標;遵守獨生子女政策未獲物質獎勵[N];人民法院報;2007年
6 記者 任珊珊邋陳翔 劉旦 舒涓 李婧 方利平 劉彥廣 趙琳琳 謝綺珊 柳建云;委員普遍關心穩(wěn)定物價問題[N];廣州日報;2008年
7 侯馬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 高峻卿;政策的生命力在于一貫性、一致性和協(xié)調性[N];臨汾日報;2011年
8 Helen Qiao;中國未富先老的警鐘(下)[N];第一財經日報;2006年
9 吳學安;讓“失獨者”安享幸福是政府的必答題[N];中國婦女報;2012年
10 本報駐開羅記者 于毅;中國推出“史無前例”的改革決定[N];光明日報;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趙煜程;我國獨生子女政策實施以來的出生性別比變化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呂幸;論當前我國獨生子女政策終結的策略選擇[D];湖北大學;2013年
2 高t,
本文編號:103238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renkou/1032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