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生育率時期我國生育政策的經濟學分析
本文關鍵詞:低生育率時期我國生育政策的經濟學分析
【摘要】:在2013年我國進行的大部制改革中,將衛(wèi)生部、人口計生委的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的職責整合,組建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更加注重提高新生人口質量和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綜合水平,向公共服務導向型轉變。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決定啟動“單獨二胎”政策,即父母雙方有一方是獨生子女就可以生育二胎,跟之前的“雙獨二胎”政策相比進一步放開了二胎政策。在2014年新年伊始,浙江省率先實施了該政策。 西方很多著名的經濟學流派和經濟學家們很早就發(fā)現了人口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悲觀學派認為人口的持續(xù)增長會阻礙經濟增長,經濟增長無法滿足人口持續(xù)增長的需求;樂觀學派則認為人口增長不會對經濟發(fā)展造成影響,他們認為憑借人類的智慧以及科技進步完全可以解決人口增長帶來的糧食短缺、資源危機、環(huán)境壓力過大等問題?傊,,人口增長與經濟增長是密不可分的,這就為生育政策的經濟學分析奠定了理論基礎。 我國生育政策自建國初期以來實施,經過若干次的調整,逐步趨于成熟。每一階段政策的目標不盡相同,由不同的政策帶來的效果也不同。在建國初期,雖然沒有規(guī)定明確的生育政策,但是各項政策實際上鼓勵了生育。從上世紀50年代中后期開始,限制生育的政策被提上日程,實施的力度從寬到嚴,雖然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中斷了一段時間,但是每一階段的人口預期目標都已達成,且效果顯著。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控制人口數量的目標既已達成,但是由于長期控制人口所造成的低生育率產生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經濟學上可以用實施政策的投入產出比來評價該項政策的好壞與否。從生育政策實施的社會成本來看,產生了許多的不良后果。從對生育行為的影響來看,由于生育成本較高,許多理性的父母不肯多生育子女,甚至干脆不生育,直接后果便是導致了生育的性別比例失調;對勞動力與就業(yè)情況的影響則是表現在適齡勞動人口供不應求,勞動力的年齡結構老化;低生育率還造成了嚴重的人口老齡化,老年人口撫養(yǎng)比攀升,家庭和社會的養(yǎng)老負擔沉重?疾焐邔嵤┑慕洕б,利用計量經濟學進行簡單的實證分析,運用一元線性回歸模型和相關系數理論,發(fā)現人口的出生率率與GDP增長存在負相關,即低生育水平帶來了GDP的增長。從長期來看,人口持續(xù)的低自然增長率與經濟發(fā)展存在長期相關性,是長期協(xié)整關系,又是互為因果關系,換句話說,人口的低自然增長率帶來了GDP的高速發(fā)展,而GDP的高速發(fā)展又制約了人口的自然增長率,使其保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從二者的分析比較來看,生育政策實施的成本明顯要大于實施的收益,在低生育率時期,現行的生育政策使社會發(fā)展付出了更加沉重的代價,調整勢在必行。 最后對生育政策調整的方案進行梳理和探究,總結了國內學者對其調整方向的爭論焦點,主要集中在是否放開二胎政策上。根據生育政策的三大基本原則——公平原則、效率原則、漸進原則,結合國內二胎生育試點的成功案例和地區(qū),提出相應的生育改革方案。
【關鍵詞】:低生育率 生育政策 成本收益 政策調整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C924.21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3
- 緒論13-20
- 1 選題背景及意義13-15
- 2 文獻綜述15-18
- 3 研究方法18
- 4 本文可能實現的創(chuàng)新之處18
- 5 本文的不足18-20
- 第1章 西方人口與經濟增長的經典理論綜述20-24
- 1.1 馬爾薩斯的人口與經濟學理論21
- 1.2 馬克思主義的人口與經濟學理論21-22
- 1.3 凱恩斯學派的人口與經濟學說22-23
- 1.4 以索洛為代表的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23
- 1.5 人口與經濟增長理論的評價23-24
- 第2章 建國以來生育政策概述24-28
- 2.1 鼓勵生育階段24-25
- 2.2 適當節(jié)制生育階段25
- 2.3 限制生育階段25-26
- 2.4 計劃生育階段26
- 2.5 生育政策穩(wěn)定發(fā)展階段26-27
- 2.6 生育政策調整的階段27-28
- 第3章 生育政策實施的社會經濟成本—效益分析28-40
- 3.1 生育政策實施的社會成本和經濟收益概述28-29
- 3.2 生育政策實施的社會成本29-36
- 3.2.1 生育政策對生育行為的影響29-30
- 3.2.2 生育政策對就業(yè)與勞動力供給的影響30-33
- 3.2.3 生育政策對人口老齡化的影響33-36
- 3.3 生育政策實施的經濟收益36-38
- 3.3.1 相關程度分析36
- 3.3.2 長期變動趨勢分析36-38
- 3.4 生育政策實施效果的評價38-40
- 第4章 生育政策調整探究40-44
- 4.1 我國生育政策調整的爭論焦點40-41
- 4.2 我國生育政策調整的原則41-42
- 4.2.1 公平原則41
- 4.2.2 效率原則41-42
- 4.2.3 漸進原則42
- 4.3 我國生育政策調整方案42-44
- 4.3.1 晚婚晚育加間隔43
- 4.3.2 單獨二胎政策43-44
- 結論44-45
- 參考文獻45-48
- 致謝4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秋成;;低生育條件下區(qū)域生育政策調整的人口發(fā)展效應——以大連市為例[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10年06期
2 董延芳;劉傳江;;低生育率時代的中國生育政策調整——基于對低生育率社會經濟負效應的分析[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3 戴衛(wèi)東;;家庭養(yǎng)老的可持續(xù)性分析[J];現代經濟探討;2010年02期
4 張春榮;;論我國基本養(yǎng)老保險制度的完善[J];教育教學論壇;2013年08期
5 樂章,陳璇,風笑天;城市獨生子女家庭養(yǎng)老問題[J];青年研究;2000年03期
6 莊渝霞;;當前生育政策微調的不可行性研究[J];青年研究;2008年08期
7 覃東海;對我國人口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兼論我國人口增長放慢對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J];人口與經濟;2001年S1期
8 李建新;不同生育政策選擇與中國未來人口[J];人口研究;1997年01期
9 于學軍,楊書章;從21世紀上半葉我國人口變動趨勢看穩(wěn)定低生育水平的重要性和艱巨性[J];人口研究;2000年02期
10 葉文振;數量控制:21世紀中國人口生育政策導向[J];市場與人口分析;2002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廖立國;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經濟增長效應分析[D];吉林大學;2011年
2 徐劍;中國人口政策效果分析[D];吉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00875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renkou/1008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