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共有中優(yōu)先購買權的制度設計——結合物權法的出臺為視角探討
本文關鍵詞: 優(yōu)先購買權 按份共有 共同共有 共有關系的終止 出處:《法制博覽(中旬刊)》2012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優(yōu)先購買權制度作為一項古老的法律制度,已被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采用。我國很早就在民法體系下設立了優(yōu)先購買權制度,隨著社會主義經濟的發(fā)展和民主法制的進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的出臺,我們有必要對優(yōu)先購買權理論框架和制度設計重新研究,以便更好的指導我們的立法和司法實踐。本文摘取優(yōu)先購買權體系中的共有人優(yōu)先購買權制度,從案例出發(fā),結合新出臺的物權法及民法通則等,對優(yōu)先購買權制度在共有中的框架設計及不足進行探討。
[Abstract]:As an ancient legal system, the system of preemptive right has been adopted by mos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Our country established the system of preemptive right under the civil law system very ear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economy, the progress of democracy and legal system, and the promulgation of the property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re-study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system design of preemption right. In order to better guide our legislative and judicial practice. This article extracts the system of the preemptive right system, starting from the case, combined with the new property law and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and so 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rame design and deficiency of preemptive right system in common ownership.
【作者單位】: 東北大學;
【分類號】:D923
【正文快照】: 一、引言案例:甲、乙、丙共同共有一塊基地,租賃給丁使用,F(xiàn)甲、乙二人欲轉讓該基地,丁作為承租人,依法享有優(yōu)先購買權,則丙作為共同共有人是否享有優(yōu)先購買權?假如甲、乙、丙是按份共有此基地,每人份額為三分之一,則丙與丁的優(yōu)先購買權是不是存在競合?哪個優(yōu)先?①與本案例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李開國;黃明耀;;論房屋買賣中的優(yōu)先購買權[J];中南政法學院學報;1993年02期
2 戴孟勇;先買權的若干理論問題[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姚亞瓊;甘治琦;;物權法草案的中國化分析——論不動產登記部門難以統(tǒng)一的社會根源及其社會危害性[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4期
2 葉金強;;論違約導致的精神損害的賠償[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2年02期
3 葉金強;;動產抵押制度:價值目標之偏離與矯正[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4年01期
4 楊會;;房屋承租人優(yōu)先購買權制度之反思[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2期
5 胡玉浪;;勞動報酬談判權研究[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1期
6 胡玉浪;;勞動報酬優(yōu)先權研究[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2期
7 劉賢君,潘志成;論建筑物區(qū)分所有權中的共有權[J];安徽電力職工大學學報;2001年03期
8 喻文莉;農地使用制度改革之探索[J];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03期
9 陳平;土地征用法律制度的完善[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3期
10 張宇潤;證券法律機制及其整體的合力[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高圣平;;宅基地轉讓糾紛個案的法律經濟學[A];中國制度變遷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2 蔣光輝;;無權處分合同效力的法經濟學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上)[C];2008年
3 李光宇;王典;;論虛擬財產引發(fā)的法律問題[A];2008年度(第六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上)[C];2008年
4 許可;;從法律博弈論看土地所有權制度設計——以征地補償為中心[A];2012年度(第十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C];2012年
5 沈開舉;王紅建;;土地征收的公共利益解讀——一種檢驗反證的思路[A];新農村建設的制度保障[C];2005年
6 楊立新;王軼;王竹;王天凡;趙可;;中國民法學三十年(1978—2008)[A];中國法學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7 王樹義;汪再祥;;中國環(huán)境法學三十年(1978—2008)[A];中國法學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8 石偉;;北京城市居民社區(qū)自治管理法律制度的重構——基于比較法的視角[A];世界城市北京發(fā)展新目標——2010首都論壇論文集[C];2010年
9 趙志毅;;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幾個問題的探討[A];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高層論壇專輯[C];2006年
10 鐘愛玲;;論《物權法》中的海域使用權[A];環(huán)境法治與建設和諧社會——2007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第四冊)[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長坤;刑事涉案財物處理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吳一鳴;英美物權法之大陸法解讀[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樸恩惠;韓國傳貰權制度研究——兼與中國典權比較[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陳琦;海上人身損害賠償制度論[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5 石欣;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法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6 葉芳;沖突與平衡:土地征收中的權力與權利[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閆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研究[D];河北農業(yè)大學;2010年
8 陳曉敏;大陸法系所有權模式的歷史變遷[D];吉林大學;2011年
9 馮翔;商事登記效力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10 賈翱;公司法上新股發(fā)行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麗妍;我國土地征收補償制度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2 李莎;船舶融資租賃法律問題探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王鐳;商標反向混淆侵權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李齊艷;論房屋承租人的優(yōu)先購買權[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黃婷婷;空間地上權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陳曉燕;公益征收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劉f,
本文編號:146011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460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