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國際政治思想及其當代啟示——基于對《共產黨宣言》的考察
發(fā)布時間:2021-02-17 17:15
《共產黨宣言》是理解國際關系演變與發(fā)展的重要線索,集中體現(xiàn)在對世界性交往和國家性質的基本認知,對階級關系和國際社會變革力量的準確分析以及對激進的國際關系理論的創(chuàng)新性構建上。馬克思以獨有的辯證思維和方法論取徑,以鮮明的階級立場和價值向度,為構建全球治理新格局、塑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和探索國際政治實踐的倫理秩序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實踐指南。
【文章來源】: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22(02)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12 頁
【文章目錄】:
一、國際政治的切入視角:無產階級與工人運動
(一)無產階級革命視域中的國際政治
(二)工人運動是《共產黨宣言》中國際政治思想的核心策略
二、國際政治的建構前提:世界性的交往關系
(一)世界性交往使物質交往與精神交往相統(tǒng)一
(二)世界性交往是國際政治變革的內在動力
三、國際政治的參與主體:主權國家
(一)工具論的國家觀
(二)自治論的國家觀
四、國際政治的博弈核心:霸權與反抗
(一)階級斗爭和社會生產關系
(二)工業(yè)資本主義社會的“革命性”動力
(三)政治依附和發(fā)展不平衡
(四)社會危機和政治斗爭
五、總結與啟示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馬克思的國際觀及其當代價值[J]. 姜安. 中國社會科學. 2017(11)
本文編號:3038289
【文章來源】: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22(02)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12 頁
【文章目錄】:
一、國際政治的切入視角:無產階級與工人運動
(一)無產階級革命視域中的國際政治
(二)工人運動是《共產黨宣言》中國際政治思想的核心策略
二、國際政治的建構前提:世界性的交往關系
(一)世界性交往使物質交往與精神交往相統(tǒng)一
(二)世界性交往是國際政治變革的內在動力
三、國際政治的參與主體:主權國家
(一)工具論的國家觀
(二)自治論的國家觀
四、國際政治的博弈核心:霸權與反抗
(一)階級斗爭和社會生產關系
(二)工業(yè)資本主義社會的“革命性”動力
(三)政治依附和發(fā)展不平衡
(四)社會危機和政治斗爭
五、總結與啟示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馬克思的國際觀及其當代價值[J]. 姜安. 中國社會科學. 2017(11)
本文編號:303828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038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