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西方女性主義者對馬克思《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的研究
[Abstract]:Since the 1980s, Marx's manuscripts of Economics and philosophy in 1844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manuscripts) have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Western feminists. The theor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the concept of "class existence" are combined with feminist theory. From their analysis of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anuscripts, we can see a trend: they have previously denied the value of manuscripts and accused them of "male-centrism." Gradually to the value of the manuscript to affirm and use.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分類號】:A811;C913.6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夏建國;人與世界關系的普遍性與“地球異化”現(xiàn)象之克服——《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的啟示[J];江漢論壇;2004年05期
2 高恒天;幸福新解——《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的啟示[J];漢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4年04期
3 歐陽彬;貨幣的人學向度——論《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的貨幣哲學[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4 張秀英;;馬克思《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中的人性論初探[J];內(nèi)蒙古電大學刊;2007年05期
5 李曄;苗青;;論“道德理想”與“道德異化”——馬克思《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的倫理學考察[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6 周峰;周霞;;抽象人的突破與歷史的“人道”建構(gòu)——《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再解讀[J];學術研究;2007年07期
7 劉興章;;走進《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論馬克思對勞動的存在論闡明[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8 鄭云宏;;淺議《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中對人討論的邏輯起點[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9 謝麗娜;;對馬克思《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中關于人的本質(zhì)的理解[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10 叢大川;林琳;;當代“人學”的支點:人的有意識的自由自覺的類特性——讀馬克思《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之感悟[J];井岡山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淑琴;;私有財產(chǎn)的揚棄和人的本質(zhì)的真正占有——《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中人道主義思想梳理[A];以人為本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C];2008年
2 王善超;;馬克思《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的創(chuàng)造觀述評[A];人學與現(xiàn)代化(三)——北京市人學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3 張秉民;郭春霞;;人與自然關系的獨到探索——重讀馬克思《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A];人類生存與生態(tài)環(huán)境——人類學高級論壇2004卷[C];2004年
4 王熙恩;;對象化的內(nèi)在悖反及其生態(tài)啟示意義——《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對象化理論的深層解讀[A];全國第三屆生態(tài)美學會議論文集[C];2004年
5 趙雪;;《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中科學人學思想探析[A];云南師范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改革與探索[C];2009年
6 鄒廣文;;文化理想與文化批判——馬克思《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中的現(xiàn)代性精神[A];第五屆馬克思哲學論壇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態(tài)研究會議論文集(上)[C];2005年
7 劉世文;;馬克思新世界觀的基礎文獻——簡論《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的地位和意義[A];馬克思主義探原——馬克思《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8 張霄;;《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中的人道主義問題[A];“第二屆中國倫理學青年論壇”暨“首屆中國倫理學十大杰出青年學者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2年
9 朱立元;張瑜;;不應制造“兩個馬克思”的新神話——重讀《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兼與董學文、陳誠先生商榷[A];馬克思主義 中國探索與當代價值: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科卷[C];2009年
10 劉孟學;;馬克思《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方法論分析[A];馬克思主義探原——馬克思《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柳拯 民政部社會工作司副司長;馬克思《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對社會工作的啟示[N];中國社會報;2011年
2 黃楠森;馬克思主義與人道主義[N];光明日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馮溪屏;勞動范疇在馬克思哲學中的核心地位[D];黑龍江大學;2009年
2 王東紅;歷史與實踐自身運動[D];吉林大學;2010年
3 方以啟;論馬克思經(jīng)濟學研究立場的根本轉(zhuǎn)變[D];蘇州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春玲;《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與科學人學的建構(gòu)[D];云南師范大學;2007年
2 張耀華;馬克思《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中的文化思想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3 王傳亮;《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中有關需要的思想及其相關理論[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楊建國;人學視野中的《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5 鄧莉莎;馬克思《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文化觀研究[D];廣西大學;2011年
6 宋喜斌;馬克思《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對人的本質(zhì)的探討[D];內(nèi)蒙古大學;2009年
7 裴少雪;馬克思《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中的主體性思想探析[D];山東大學;2013年
8 邵偉;淺析馬克思《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對人的本質(zhì)的解釋[D];吉林大學;2009年
9 曾海林;現(xiàn)實與思想的雙重異化及其揚棄[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10 肖延昌;馬克思《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對象化思想初探[D];內(nèi)蒙古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36774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367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