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黨政系統(tǒng)與毛澤東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研究
本文選題:毛澤東 + 人民內部矛盾; 參考:《現(xiàn)代哲學》2015年04期
【摘要】:考察毛澤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求索,《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是最為重要的文獻之一。毛澤東非常重視宣傳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內部問題。從一些時間節(jié)點對比來看,一些省份學習傳達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內部問題的態(tài)度并不是很積極。由于理論認識和現(xiàn)實選擇兩方面的考慮,相當一部分地方干部對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存在抵觸心理。認真分析地方黨政系統(tǒng)學習傳達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的情況,有助于我們對《正處》及其導引的政治事件作出更加準確的分析和判斷。
[Abstract]: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ocuments to investigate Mao Zedong's search for the road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Mao Zedong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propagandizing and correctly handling internal problems among the people.From the comparison of some time nodes, some provinces are not very active in learning to convey the attitude of correctly dealing with the internal problems among the people.Due to the consideration of both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al choice, quite a number of local cadres are in conflict with the correct handling of contradictions among the people.It is helpful for us to make a more accurate analysis and judgment on the political events guided by the local party and government system by carefully analyzing and communicating the correct handling of contradictions among the people.
【作者單位】: 廣東工業(yè)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輿論反響與文本評析研究”(15CKS006) 廣東工業(yè)大學質量工程項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思政課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261541435)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232;A841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錢守云;;民主革命時期毛澤東保障農民政治利益思想[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2 吳元康;陳獨秀國家統(tǒng)一思想述論[J];安徽史學;2004年04期
3 常松;;談新四軍及華中抗日根據(jù)地的報刊精神[J];安徽史學;2011年02期
4 石國亮;再論中國共產黨的創(chuàng)建與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5 梁繼超;;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的蘇共因素[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6 劉志強;;共產國際代表羅易與中共“五大”的“左”傾[J];北京黨史;1992年06期
7 曹仲彬;;對中共中央文件最早使用“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的考析[J];北京黨史;2008年05期
8 張曉明;;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的歷史探源與早期實踐[J];北京黨史;2011年02期
9 周良書;;“五四”精英與近代中國政黨政治[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10 何立波;“中央軍委”與“中革軍委”關系探析[J];長白學刊;2004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田明;;“客郵”、“客卿”與郵權——兼論中國近代政治的歷史境遇[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2009年卷[C];2011年
2 林明;;試論楊善集的農民運動思想[A];旗幟飄揚——中共瓊崖第一次代表大會人物研究論文選[C];2010年
3 張壽春;;八七會議是中共黨史上第一個轉折點——兼論瞿秋白對實現(xiàn)第一次歷史性轉變的卓越貢獻[A];瞿秋白研究文叢(第一輯)[C];2007年
4 魯振祥;;瞿秋白與“工農武裝割據(jù)”理論[A];瞿秋白研究文叢(第二輯)[C];2009年
5 ;百世留芳[A];瞿秋白研究文叢(第四輯)[C];2010年
6 張壽春;;強加給瞿秋白的“調和主義”帽子理應摘除[A];瞿秋白研究文叢(第四輯)[C];2010年
7 曹泳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黨的創(chuàng)新成果的馬克思主義化[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科卷)[C];2007年
8 朱玖琳;;論宋慶齡抗戰(zhàn)思想之演變[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哲學·歷史·人文學科卷)[C];2007年
9 邵雍;;伊羅生、《中國論壇》與中國民權保障同盟[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C];2008年
10 趙書剛;;孫中山對外開放的經濟發(fā)展模式[A];“孫中山與近代中國的開放”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東;馬克思主義知識分子論[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員;建國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經驗[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房芳;1930-1937:新文學中民族主義話語的建構[D];南開大學;2010年
4 靳書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性超越[D];南開大學;2010年
5 陳東;國民政府江西第五次剿共研究[D];南京大學;2010年
6 藺淑英;唯物史觀在中國的傳播與創(chuàng)造性運用(1919-1949)[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溫靜;十六大以來民族精神教育的理論與實踐[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8 王彥堂;民主革命時期黨的新聞工作者教育研究(1937-1949)[D];吉林大學;2011年
9 尕鋒盤山;中國共產黨典型宣傳工作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10 龔少情;獨一執(zhí)政黨發(fā)展的動力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梅學霞;論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動員[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2 高喜平;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的國際戰(zhàn)略研究[D];西安郵電學院;2010年
3 張春想;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的論爭研究(1927.7-1937.7)[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4 聶苗;國民革命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的論爭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5 張紅衛(wèi);武漢國民政府時期工人失業(yè)問題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6 譚歡;大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社會階級階層理論的探討[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7 婁麗娜;抗日戰(zhàn)爭時期毛澤東政治教育思想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8 李海平;馬克思主義人的解放學說中國化的基本歷程和基本經驗初探[D];浙江財經學院;2010年
9 王健;張聞天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張富營;中國共產黨的鄉(xiāng)村認知與革命模式的探尋(1921-1949)[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房寧;周少來;;合作式成長:黨政系統(tǒng)與社會組織之關系建構[J];杭州(我們);2010年11期
2 郭郛;要提倡“少逛廟,多燒香”[J];w蕓,
本文編號:177415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1774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