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化群藏傳因明翻譯與研究評述
本文關鍵詞:楊化群藏傳因明翻譯與研究評述
【摘要】:藏傳因明典籍豐富,理論完備,歷史悠久,傳習自成體系。藏漢因明交流對中國因明的傳承和發(fā)展十分必要,其中,因明典籍的整理和翻譯是藏漢因明交流的重要途徑。楊化群先生就是從事藏漢因明翻譯和研究工作的一位著名的學者,他一生獻身于藏漢因明翻譯和研究,以"生有涯,而知無涯,以有涯的生命,治無涯的因明學"鼓勵和鞭策自己,為藏漢因明交流作出了杰出的貢獻。文章從先生坎坷的生平介紹入手,在介紹其因明翻譯和研究成就的同時,著重評述先生對藏漢因明交流和發(fā)展所作出的貢獻。
【作者單位】: 西南民族大學藏學學院;《四川民族學院學報》編輯部;
【關鍵詞】: 楊化群 藏傳因明 翻譯 研究 評述
【基金】:2012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百年中國因明”(項目號:128ZD110) 西南民族大學藏語言文學研究生學位點建設項目(項目號:2015XWD-S050107)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B81-093.51
【正文快照】: 在世界邏輯史上,因明學與古代名辯學和古希臘形式邏輯呈三足鼎立之勢。因明作為世界邏輯學科的三大組成部分之一,最早萌芽于公元前6世紀的古印度,其歷史悠久,理論豐富,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和精神的財富。自唐玄奘之后,陳那創(chuàng)立的新因明逐漸傳入我國,在內(nèi)地得到迅速而廣泛的傳播與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楊化群;;《佛說圣者妙吉祥真實名號經(jīng)》[J];中國藏學;1990年02期
2 陳玉;;一位藏化的漢族學者[J];中國民族;1990年08期
3 楊化群;為“因明”一詞翻譯的辯解——兼論藏文文獻分類中的一個觀點[J];西藏大學學報(漢文版);1993年03期
4 多吉占堆;追念著名藏學家楊化群[J];中國西藏(中文版);1995年01期
5 曉浩;楊化群的藏學生涯[J];中國西藏(中文版);1996年05期
6 楊化群;藏傳佛教始創(chuàng)略論[J];西藏大學學報(漢文版);1994年01期
7 楊化群;我所結識的西藏著名詩人、學者——擦珠·阿旺洛;罘餥J];西藏藝術研究;1994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盧亞軍;羅廣;;藏文詞匯通用度統(tǒng)計研究[J];圖書與情報;2006年03期
2 張瑾;劉邦凡;魏瑋;;論因明、印度邏輯與佛教邏輯之關系[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1年08期
3 楊銘;SOG—PO源流考[J];中國藏學;1994年01期
4 張晟;帝瑪·丹增彭措的鹽化學[J];中國藏學;1997年04期
5 黃勇;阿尼倉空寺供品、宗教儀軌調(diào)查研究(上)[J];中國藏學;2003年03期
6 瞿靄堂;中國藏族語言文字研究五十年[J];中國藏學;2004年01期
7 白日·洛桑扎西;;試論藏傳佛教微型雕塑“嚓嚓”在藏區(qū)的傳入與發(fā)展[J];中國藏學;2006年03期
8 張忠義;解慶艷;;藏傳應成論式研究[J];中國藏學;2008年01期
9 嘎·達哇才仁;;傳統(tǒng)藏傳因明學高僧培養(yǎng)基地——哲蚌寺[J];中國藏學;2008年01期
10 林冠群;;吐蕃“尚論掣逋突瞿”考釋——《新唐書·吐蕃傳》誤載舉隅[J];中國藏學;2008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褚俊杰;;敦煌古藏文本《般若心經(jīng)》研究——同藏文大藏經(jīng)本、梵文本和漢文本的語詞比較[A];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輯)[C];1991年
2 契嘎·德熙嘉措;當周才讓;;基于信息處理的藏文字的結構[A];民族語言文字信息技術研究——第十一屆全國民族語言文字信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諾明花;張立強;劉匯丹;吳健;丁治明;;漢藏短語抽取[A];第五屆全國青年計算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4 王克喜;;略論佛教邏輯論式的性質(zhì)[A];第一次南開邏輯學專業(yè)學人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5 劉邦凡;魏瑋;張瑾;;楊化群因明研究述評[A];第一次南開邏輯學專業(yè)學人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謝冰雪;擴大的家族——洮河流域藏族傳統(tǒng)民間組織沙尼調(diào)查[D];蘭州大學;2011年
2 賈學鋒;薩迦班智達《三律儀差別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3 劉冬梅;造像的法度與創(chuàng)造力[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4 龍珠多杰;藏傳佛教寺院建筑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5 王曉晶;六世班禪進京史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6 葉曉鋒;漢語方言語音的類型學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7 扎西卓瑪;藏傳佛教佛經(jīng)翻譯史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8 包金榮;蒙醫(yī)療術銅人考證[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9 徐東來;唯識學“轉(zhuǎn)識成智”理論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10 達哇;藏傳因明思維邏輯形式[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謝光典;公元七至九世紀青藏高原東北緣的歷史地名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2 張國亮;薩迦班智達及其因明境論思想管窺[D];西藏民族學院;2011年
3 尼瑪草;甘肅藏族霍爾藏部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4 班旦次仁;藏傳佛教不分宗派運動的特點及影響研究[D];西南民族大學;2007年
5 楊玲;徹悟外化與女性崇拜[D];湖北美術學院;2010年
6 曾軍;藏佛圖符在現(xiàn)代標志設計中的仿擬應用[D];湖南科技大學;2011年
7 加羊吉;藏文新聞網(wǎng)頁新詞語調(diào)查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1年
8 何潔;漢藏教理院(1932-1950)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4年
9 周茂江;西陲文化院(1937—1945)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5年
10 黨措;吐蕃時期法成在敦煌的密典傳譯及其影響[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朱古·頓主仁波切;諾布旺丹;;藏族文獻分類大觀[J];西藏研究;1992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思齊;;第六屆全國因明學術研討會在洛陽召開[J];中州學刊;2010年03期
2 姚南強;因明的歷史發(fā)展及其貢獻[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6期
3 曾祥云;在歷史中解讀 在解讀中創(chuàng)新———評鄭偉宏的兩部因明新著[J];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01期
4 曾祥云;因明:佛家對話理論[J];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02期
5 姚南強;略論新世紀的因明創(chuàng)新[J];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04期
6 王克喜;;因明與中國文化[J];社會科學家;2006年06期
7 桑吉加;;漢、藏因明現(xiàn)狀之比較研究[J];天府新論;2008年S2期
8 李學竹;;西藏貝葉經(jīng)中有關因明的梵文寫本及其國外的研究情況[J];中國藏學;2008年01期
9 張忠義;劉純;;藏漢攜手 共救絕學——記中國第四屆因明學學術研討會[J];中國藏學;2009年01期
10 張忠義;秦楠;;美麗青城話因明——中國第五屆因明學術研討會綜述[J];五臺山研究;2009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培育;;因明三十四年[A];因明新探——首屆因明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3年
2 波米·強巴洛卓;楊化群;宋曉嵇;;藏傳因明的作用和基本內(nèi)容——入因明學階梯[A];因明研究[C];1990年
3 劉邦凡;唐歆;宋茜;;簡論近代以來的我國因明教學[A];第一次南開邏輯學專業(yè)學人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4 沈劍英;;因明學簡論[A];全國邏輯討論會論文選集[C];1979年
5 周文英;;因明在印度的發(fā)生和發(fā)展[A];因明論文集[C];1980年
6 沈劍英;;因明學簡論[A];因明論文集[C];1980年
7 沈劍英;;略論因明的宗[A];因明論文集[C];1980年
8 石村;;因明二問[A];因明論文集[C];1980年
9 周文英;;隋唐時期因明的輸入[A];因明論文集[C];1980年
10 呂o,
本文編號:86012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ljx/860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