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名意義的兩種理論及其融合
本文關鍵詞:專名意義的兩種理論及其融合,,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摹狀詞理論與歷史因果理論是專名意義問題上的兩種對立的理論。從表面上看,這兩種理論在專名有無涵義的問題上持截然相反的觀點,但仔細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借助于可能世界的觀念,它們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統(tǒng)一的。因此,將這兩種理論結(jié)合起來考察專名的意義,就不僅能更好地說明專名的涵義和指稱,而且能說明專名涵義的起源。
【作者單位】: 中山大學社會科學教育系
【關鍵詞】: 專名 摹狀詞 涵義 指稱 可能世界
【分類號】:B812
【正文快照】: 專名之成為問題在語言哲學中由來已久。一個多世紀以來,哲學家對專名問題保持了強烈而持久的興趣。這首先是因為,專名處于語言哲學的核心位置,因為語言哲學的基本問題就是語言與現(xiàn)實的關系問題,而專名正是考察這種關系的典型范例。另一方面,專名的意義問題也的確是一個難解的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群香;;塞爾和克里普克的專名理論比較[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2 鄧艷桃;于金伙;;對專名涵義和指稱的歷史探討[J];焦作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1期
3 李勇;張存建;;專名的涵義與指稱研究述評[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8期
4 仇瑛;;專名理論的歷史發(fā)展及反思[J];云南財貿(mào)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5 毋東花;孫莉;;淺探現(xiàn)代名稱指稱理論[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6 張佳一;;試析弗雷格專名理論和羅素摹狀詞理論的區(qū)別[J];商業(yè)文化(學術版);2009年09期
7 任靜;張明;;論專名的內(nèi)涵[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8 梁義民;任曉明;;簡析羅素的摹狀詞理論[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9 曾慶福;;克里普克的專名理論評析[J];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年03期
10 王芳;;略論模態(tài)語境中指稱的隱晦性問題[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1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灝;;意義與指稱不可兼得——對一種意義理論的批評[A];首屆、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獲獎文集[C];2009年
2 張灝;;代羅素反駁唐納南—論摹狀詞的指稱性使用[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博士卷)[C];2008年
3 張安民;;摹狀詞及其一般性[A];邏輯研究文集——中國邏輯學會第六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0年
4 王健平;;關于語詞的理解與對象的命名[A];第二屆海峽兩岸邏輯教學學術會議專輯[C];2006年
5 張靜;;“社區(qū)建設”的不同涵義[A];組織與體制:上海社區(qū)發(fā)展理論研討會會議資料匯編[C];2002年
6 汪鳳炎;;關于中國文化心理學的幾個問題[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7 沈關寶;;社區(qū)涵義與社區(qū)特征[A];組織與體制:上海社區(qū)發(fā)展理論研討會會議資料匯編[C];2002年
8 周柏喬;;論表述[A];第三次金岳霖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9 張大萍;;中藥十八反源流初探[A];中華醫(yī)學會醫(yī)史學分會第12屆1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10 李玉春;;淺議我國政府危機管理中公共政策的困境[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哲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訓建;“以客為中心”的多層涵義[N];中國旅游報;2002年
2 吳讓松 劉衛(wèi)橋 散琦;中部崛起的涵義、地位與對策研究[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5年
3 本報評論員;把握科學涵義 提升認知水平[N];張掖日報;2010年
4 浙江大學區(qū)域與城市規(guī)劃系教授 周復多;“城鎮(zhèn)體系”和“居民點體系”的不同涵義及其應用[N];中華建筑報;2004年
5 蔡永飛(作者單位:民革中央宣傳部);要科學界定發(fā)展的涵義[N];人民政協(xié)報;2001年
6 郭凡 (廣州市社科聯(lián)副主席);“老百姓城市”引申出三層涵義[N];南方日報;2007年
7 梁洪學(作者單位:長春稅務學院《當代經(jīng)濟研究》編輯部);企業(yè)家與職業(yè)經(jīng)理人的區(qū)別及企業(yè)家的真正涵義[N];中國改革報;2004年
8 蔡長水;關于共產(chǎn)黨執(zhí)政規(guī)律的涵義和內(nèi)容問題[N];天津日報;2004年
9 靳敏;‘餐館種田’的涵義[N];經(jīng)濟信息時報;2000年
10 陳之泉;人居城市涵義有待升華[N];中國建設報;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駱傳偉;專名的涵義與指稱[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2 聶大海;語言指稱的同一性與必然性[D];吉林大學;2011年
3 劉瓊;虛構(gòu)的語言哲學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4 張立娜;個體詞的邏輯語義[D];清華大學;2007年
5 金河鐘;殷商金文詞匯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6 何凌霞;《三國志》專名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7 盧平;競和的企業(yè)倫理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8 杜建國;語言、意向與存在[D];山西大學;2007年
9 毋亞勤;指稱方式及其認知狀態(tài)[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10 陳杰;以康德批判哲學為進路的內(nèi)向指稱意義理論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娟;摹狀詞理論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2 石婷;現(xiàn)代漢語專名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符佳;克里普克專名指稱理論述評[D];西南大學;2009年
4 羅歡;羅素摹狀詞理論研究[D];燕山大學;2010年
5 王寧寧;指稱論的歷史發(fā)展與解讀[D];黑龍江大學;2007年
6 范貴云;克里普克的專名理論[D];蘇州大學;2010年
7 張佳一;名稱描述理論和歷史因果理論比較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8 劉珊珊;克里普克專名理論研究[D];燕山大學;2008年
9 余軍成;克里普克的歷史因果命名理論探析[D];西南大學;2007年
10 鄭晨曦;從三大難題看羅素的摹狀詞理論[D];黑龍江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專名意義的兩種理論及其融合,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4635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ljx/346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