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邏輯論文 >

論現(xiàn)代邏輯的規(guī)范性及其問題

發(fā)布時間:2018-11-16 10:49
【摘要】:現(xiàn)代邏輯的規(guī)范性以有效性標準為效力之源 ,但該標準不僅在評估自然語言論證方面缺乏效力 ,而且在處理與生活世界相關的諸論題方面 ,其所預設的題材中立性、形式化理想、封閉世界假定以及邏輯一元論也存在不少理論上的困難。因此 ,現(xiàn)代邏輯對于現(xiàn)代性的建構和批判將難以有所作為
[Abstract]:The criterion of modern logic is based on the criterion of validity, but the criterion is not only ineffective in evaluating natural language argumentation, but also in dealing with the issues related to the world of life, its presupposition of the neutrality of the subject matter. There are many theoretical difficulties in formalizing ideals, closed world assumptions and logical monism. Therefore, it will be difficult for modern logic to do anything to construct and criticize modernity.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
【基金】:華東師范大學“2 11”建設項目“中國的現(xiàn)代性與人文學術”研究計劃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B8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郁振華;克服客觀主義——波蘭尼的個體知識論[J];自然辯證法通訊;2002年01期

2 郁振華;波蘭尼的默會認識論[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1年08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燕麗,蔡乾和;淺談傳統(tǒng)歸納邏輯和現(xiàn)代歸納邏輯[J];安康師專學報;2004年03期

2 高華偉;;緘默知識理論研究對高校英語教學的啟示[J];保定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3 劉明明;;推類邏輯:中國古代邏輯的原型(上)[J];畢節(jié)學院學報(綜合版);2006年03期

4 劉明明;;推類邏輯:中國古代邏輯的原型(下)[J];畢節(jié)學院學報(綜合版);2006年05期

5 戚金霞;;高校邏輯學教學改革探微[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09年12期

6 唐玉斌;;論非單調推理在日常思維中的應用[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7 吳堅;;批判性思維:邏輯的革命[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8 王建芳;胡世全;;邏輯三段論與司法三段論[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9 張擁政;于翠紅;;默會知識視角下的詞匯習得研究[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10 陳榮妃;;試探默會知識對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啟示[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趙名宇;;試從一個注釋來解讀庫恩的“范式”——論范式優(yōu)先性和意會知識的相似性[A];第三屆全國科技哲學暨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文集[C];2010年

2 馬天俊;;馬克思的修辭學實踐[A];第五屆馬克思哲學論壇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態(tài)研究會議論文集(上)[C];2005年

3 郁振華;;默會知識和學術傳統(tǒng)[A];當代中國:發(fā)展·安全·價值——第二屆(2004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學術年會文集 (下)[C];2004年

4 章益國;;對“通識”的三種誤解[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青年學者文集)[C];2008年

5 劉明明;;推類的邏輯性質——基于“類同理同”觀念的分析[A];“回顧與前瞻:中國邏輯史研究30年”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6 葛宇寧;張四化;;試析法律邏輯的幾個特殊品質[A];法律邏輯與法律思維——第十七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交流論文[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費多益;論科學的合理性[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周建平;追尋教學道德[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3 趙樂靜;可選擇的技術:關于技術的解釋學研究[D];山西大學;2004年

4 彭澤平;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評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5 韓宇;知識轉移及其分析方法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6 趙健;學習共同體[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7 張家軍;學校教育的隱性力量[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8 范文貴;數(shù)學探究學習內涵與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9 錢振華;科學:人性、信念與價值[D];復旦大學;2005年

10 焦寶乾;法律論證理論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大偉;刑法適用中的類比推理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2 金曉芳;基于學習共同體理論構建高中生物課堂的研究[D];溫州大學;2010年

3 王立群;我國高校隱性德育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0年

4 孫華程;言說的邏輯與沉默之域[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5 施群麗;真之收縮論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6 焦志偉;決策過程中的邏輯應用[D];河南大學;2003年

7 張高宏;亞里士多德的存在學及其對海德格爾的影響[D];四川大學;2003年

8 馬如俊;西方科學哲學認知轉向的實質及其意義[D];山西大學;2003年

9 周春波;內隱認知理論觀照下的語文教學[D];曲阜師范大學;2004年

10 榮立武;語言與邏輯——維特根斯坦前期哲學研究[D];中南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路;論邏輯和哲學的融合與分離[J];哲學研究;1995年10期

2 晉榮東;論現(xiàn)代邏輯的規(guī)范性及其問題[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3 劉志科;我國邏輯學現(xiàn)代化的正確途徑[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01期

4 葛延峰;論高校邏輯教學的走向[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5 李娜;;西方道義邏輯的形式化研究[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07年05期

6 魏燕俠;;正規(guī)模態(tài)邏輯完全性理論研究綜述[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07年05期

7 許愛瓊;試談認識論邏輯[J];現(xiàn)代哲學;1987年04期

8 朱水林;;論現(xiàn)代邏輯[J];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87年02期

9 張家龍;邁向21世紀的邏輯學[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96年04期

10 梁慶寅;傳統(tǒng)邏輯與現(xiàn)代邏輯的定義理論比較[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壯虎;;既嚴密準確,又通俗易懂——評晏成書著《集合論導引》[A];1994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4年

2 杜國平;;形而上學體系的邏輯構造[A];2001年邏輯研究專輯[C];2001年

3 張傳新;;法律邏輯研究的三個緯度[A];第十四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4 苑玉成;;師專中文專業(yè)邏輯教學改革研究[A];1996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6年

5 李永銘;;邏輯學的走向[A];邏輯研究文集——中國邏輯學會第六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0年

6 劉培育;;邏輯與生活[A];第三次金岳霖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晉榮東;;現(xiàn)代邏輯的理性觀及其知識論根源[A];第二屆海峽兩岸邏輯教學學術會議專輯[C];2006年

8 諸葛殷同;;向現(xiàn)代邏輯前進——介紹論文集《傳統(tǒng)邏輯與現(xiàn)代邏輯》[A];1995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5年

9 胡浩;郭澤深;;現(xiàn)代邏輯學術研討會召開[A];2000年邏輯研究專輯[C];2000年

10 ;現(xiàn)代邏輯聯(lián)合專業(yè)委員會成立[A];邏輯今探——中國邏輯學會第五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沈躍春;現(xiàn)代邏輯學及其發(fā)展趨勢[N];人民日報;2004年

2 高鑫 吳秋雅;現(xiàn)代性的訴求與文化價值的重建[N];中國文化報;2003年

3 楊衛(wèi);沒有靈魂的現(xiàn)代性[N];美術報;2006年

4 李進書;誰將成為現(xiàn)代性的主人?[N];中華讀書報;2007年

5 本報評論員 吳銘;GNH:現(xiàn)代性道路的多種可能性[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9年

6 趙嗣胤;回到自己的歷史傳統(tǒng)[N];社會科學報;2010年

7 唐文明;現(xiàn)代性征服中國:換位透視的意義[N];中國圖書商報;2000年

8 日昌;破碎的籠穴與“流動的現(xiàn)代性”[N];中華讀書報;2005年

9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代性資源[N];社會科學報;2005年

10 張汝倫;知識分子與現(xiàn)代性的共謀關系[N];文匯報;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躍;理性與躁動[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2 韓冷;現(xiàn)代性內涵的沖突[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3 馬長山;現(xiàn)代性與私法文化精神[D];黑龍江大學;2004年

4 蔣煒;現(xiàn)代性的社會控制圖式轉換[D];吉林大學;2005年

5 方世忠;儒家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性[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6 楊學民;現(xiàn)代性與臺灣《現(xiàn)代文學》雜志小說[D];復旦大學;2004年

7 鐘麗茜;回憶與存在[D];浙江大學;2005年

8 劉雪松;公民文化與法治秩序[D];黑龍江大學;2005年

9 杜吉剛;西方唯美主義詩學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10 顧梅瓏;審美主義及其在西方19世紀以來文學中的流變[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莫日根巴圖;批判性思維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8年

2 朱利民;質疑新文學“不證自明”的現(xiàn)代性[D];浙江師范大學;2004年

3 于惠;伍爾夫女性主義思想的現(xiàn)代性意義[D];蘇州大學;2006年

4 劉倩;民族主義:歷史、現(xiàn)狀與未來[D];廈門大學;2006年

5 金及云;現(xiàn)代性及魯迅個體生存觀念比較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6 戴偉平;詩歌翻譯與現(xiàn)代性[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7 全峰梅;模糊的拱門——建筑性的現(xiàn)代性現(xiàn)象學考察[D];廣西大學;2004年

8 拜云潔;日本平面設計審美意味的民族性和現(xiàn)代性[D];河南大學;2005年

9 葉曉波;中國工筆畫繪畫語言的現(xiàn)代性探究[D];湖南科技大學;2009年

10 黎明;出場與退場[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

本文編號:233530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ljx/233530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5cfa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