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批判性思維與邏輯的關系
本文選題:批判性思維 + 形式邏輯。 參考:《現(xiàn)代哲學》2006年02期
【摘要】:“批判性思維”一詞已成為當今教育界一個十分時髦的術(shù)語。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哲學家都在討論批判性思維。但是,什么是批判性思維?其邏輯基礎是什么呢?我們認為,目前學界對此的認識有待進一步澄清。在邏輯學界,批判性思維已成為當前邏輯學教學改革和發(fā)展的一種重要方向。有學者認為,批判性思維與非形式邏輯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甚至有人認為批判性思維與非形式邏輯兩者可以不加區(qū)別交互使用。該文首先考察了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和哲學家們分別給出的批判性思維的定義,然后分析批判性思維與非形式邏輯、形式邏輯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與區(qū)別,進而認為形式邏輯和非形式邏輯共同構(gòu)成了批判性思維的邏輯基礎。
[Abstract]:The term "critical thinking" has become a very fashionable term in education today. Psychologists, educators and philosophers are talking about critical thinking. But what is critical thinking? What is the logical basis? We believe that the current academic understanding of this need to be further clarified. In the field of logic, critical think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irection in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logic teaching. Some scholars believe that critical thinking and non-formal logic are inextricably linked, and some even think that critical thinking and non-formal logic can be used interactively without distinction. This paper first examines the definitions of critical thinking given by psychologists, educators and philosophers, and then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and difference between critical thinking and non-formal logic, and formal logic. Furthermore, formal logic and non-formal logic constitute the logical basis of critical thinking.
【作者單位】: 中山大學邏輯與認知研究所、哲學系
【分類號】:B81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崔清田,王左立;非形式邏輯與批判性思維[J];社會科學輯刊;2002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洪淑媛;批判性思維教學的理論與實踐初探[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2 馬佩;也談邏輯的社會文化功能——與張建軍先生商榷[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11期
3 馬佩;談談非形式邏輯問題[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4 張曉光;批判性思維對法律邏輯的啟示[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杜菁鋒;論語文教學中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2 陳駿宇;批判性思維及其能力培養(yǎng)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4年
3 劉其知;數(shù)學批判性思維與試誤教學的探索[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4 賈梅;調(diào)控學習適應性因素提升學生學習能力[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5 曹玉華;論批判性思維在中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建構(gòu)[D];河南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崔清田;非形式邏輯與批判性思維[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S1期
2 崔清田,王左立;非形式邏輯與批判性思維[J];社會科學輯刊;2002年04期
3 劉邦凡;王磊;;論批判性思維的邏輯特性[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1期
4 楊武金;;論非形式邏輯及其基本特征[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5 王路;;關于批判性思維的批判[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6 劉惠珍;;高校文科非哲學專業(yè)邏輯學教學改革新探[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7 武宏志;;批判性思維:語義辨析與概念網(wǎng)絡[J];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8 羅仕國;;邏輯觀的嬗變與非形式邏輯的出現(xiàn)[J];學術(shù)論壇;2007年05期
9 馬佩;;關于批判性思維的批判的批判——與王路教授商榷[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10 武宏志;“非形式邏輯”與“論證邏輯”——兼評劉春杰的《論證邏輯研究》[J];延安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慕澤;;批判性思維與邏輯的非形式轉(zhuǎn)向[A];第十四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2 谷振詣;;批判性思維辨析[A];2003年邏輯研究專輯[C];2003年
3 陳波;;邏輯:一個變動和生長著的概念[A];科學發(fā)展:社會管理與社會和諧——2011學術(shù)前沿論叢(上)[C];2011年
4 郭芙蓉;;傳統(tǒng)邏輯教學中的旁征博引[A];2001年邏輯研究專輯[C];2001年
5 武宏志;;邏輯教科書的新視角和新面貌——沃爾頓新教科書《批判性論辯原理》評介[A];第二屆海峽兩岸邏輯教學學術(shù)會議專輯[C];2006年
6 黃展驥;;批判西方的“歧義謬誤”——評布萊克、柯皮、巴克爾、唐斯的觀點[A];2001年邏輯研究專輯[C];2001年
7 張曉光;;邏輯教學的困境和應對[A];第二屆海峽兩岸邏輯教學學術(shù)會議專輯[C];2006年
8 武宏志;;論證規(guī)范的新詮釋[A];2003年邏輯研究專輯[C];2003年
9 吳格明;;略論邏輯的社會文化功能[A];第二屆海峽兩岸邏輯教學學術(shù)會議專輯[C];2006年
10 張曉光;;關于邏輯學功能定位的思考:兼談邏輯學與素質(zhì)教育[A];法律邏輯與法學教育——第十五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安東尼·布萊爾 拉爾夫·約翰遜 漢斯·漢森 克里斯托弗·廷代爾《非形式邏輯》編輯部,,焦兵/譯;《非形式邏輯》雜志[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2 王習勝;應該正確理解演繹邏輯[N];光明日報;2004年
3 中山大學邏輯與認知研究所 熊明輝;邏輯與認知[N];社會科學報;2002年
4 潘國霖;呼喚全社會關注邏輯、語言[N];中國教育報;2003年
5 本報記者 王小寧;邏輯思維教育有待重視[N];人民政協(xié)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羅清旭;批判性思維理論及其測評技術(shù)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莫日根巴圖;批判性思維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8年
2 劉祥城;關于批判性思維培育的研究[D];燕山大學;2010年
3 趙建新;批判性思維在決策過程中的價值[D];燕山大學;2010年
4 廖琳;非形式邏輯若干問題研究[D];貴州大學;2008年
5 應騰;辯論的邏輯分析[D];浙江大學;2010年
6 王啟;《戰(zhàn)國策》中論辯說服的邏輯分析[D];河南大學;2009年
7 謝耘;論證概念的理論探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8 洪穎;論辯的邏輯分析[D];西南大學;2006年
9 余茵;沃爾頓謬誤理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10 梁瑞春;亞里士多德論辯思想及其邏輯價值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09141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ljx/2091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