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覺主義邏輯中的否定詞
本文選題:否定詞 切入點:HQC 出處:《現(xiàn)代哲學》2003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該文從直覺主義否定詞的特性出發(fā)討論它存在的可能性,同時比較它與ELMQ中強否定詞之間的關系,最后討論了Heyting系統(tǒng)中兩個否定性公理的合理性問題。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ossibility of the existence of intuitionistic negatives, compa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the strong negative words in ELMQ, and finally discusses the rationality of two negative axioms in Heyting system.
【作者單位】: 中山大學邏輯與認知研究所
【基金】: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基金
【分類號】:B815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程;邱紫華;;不能不說的話:維特根斯坦與弗雷格、羅素[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4期
2 孫顯元;;芝諾悖論中的邏輯和形而上學[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3 張盛彬;評邏輯研究中的極左干擾[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4 王習勝;;道德悖論的消解路向——基于邏輯解悖角度的思考[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5 孫顯元;;“道德悖論”研究的現(xiàn)狀及走向[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6 王力鋼;;數(shù)理邏輯的發(fā)展及未來趨向[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11期
7 龍小平;試論個體的本質(zhì)[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8 張曉光;;關于邏輯學功能定位的思考[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9 戚金霞;;高校邏輯學教學改革探微[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09年12期
10 宋賽花;;西方意義理論發(fā)展述評[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張四化;葛宇寧;;從對集合論悖論的剖析看制約邏輯的客體性[A];貴州制約邏輯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暨首屆全國性邏輯系統(tǒng)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王洪;;法律邏輯的基本問題[A];第十四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3 王建芳;;為邏輯三段論正名[A];第十四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6年
4 張曉光;;關于邏輯學功能定位的思考:兼談邏輯學與素質(zhì)教育[A];法律邏輯與法學教育——第十五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5 韓彩英;;關于西方哲學-科學之形式邏輯范式的理性批判[A];山西大學2008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科學技術哲學)[C];2008年
6 江怡;;胡塞爾是如何反對心理主義的?——對《邏輯研究》第一卷的一種解釋[A];現(xiàn)代德國哲學與歐洲大陸哲學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7年
7 劉新文;;塔爾斯基論題和函數(shù)完備性[A];第八屆全國分析哲學研討會論文集(上)[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傅美蓉;從反再現(xiàn)到承認的政治[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彭靈勇;法律推理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方剛;維特根斯坦之命題意義的確定性問題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4 周曉虹;透視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多元論[D];吉林大學;2006年
5 龍小平;可能世界中的名稱和同一性[D];西南大學;2007年
6 代金宏;會計邏輯研究[D];天津財經(jīng)大學;2008年
7 李菁;海德格爾與維特根斯坦存在思想的一種嘗試比較[D];浙江大學;2008年
8 張立娜;個體詞的邏輯語義[D];清華大學;2007年
9 寧莉娜;中國近代文化革新視域中的邏輯方法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8年
10 周力;法律的模糊性分析[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美云;辛提卡IF一階邏輯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2 賈國恒;盧卡西維茨多值邏輯及其與一些邏輯的比較[D];河南大學;2003年
3 侯占香;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學說與語言的淵源關系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4年
4 唐玉斌;本質(zhì)主義和必然性問題的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5 張焱;什么是命題——從兩種命題處理方案來看[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6 劉衛(wèi)花;對蒯因邏輯中“本體論承諾”的探討[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7 郭建萍;亞里士多德真理觀及其現(xiàn)實意義[D];山西大學;2005年
8 張明娜;語義悖論消解研究[D];河北大學;2006年
9 鮑建竹;馬克思主義哲學本體論問題溯源[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10 王新峰;數(shù)學視野中邏輯與語言的成功融合[D];山西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陶士偉;張躍堂;陳衛(wèi)紅;;全球觀測資料質(zhì)量監(jiān)視評估[A];中國氣象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盛國宏 匡端;武漢局通過CQC質(zhì)量管理體系再認證[N];中國郵政報;2008年
2 劉沛國;CQC開展節(jié)能產(chǎn)品認證[N];中國國門時報;2010年
3 劉德環(huán);CQC認證助力海灣安全技術公司做大做強[N];中國國門時報;2009年
4 陳新;首批獲CQC認證中空玻璃列入政府采購清單[N];中國建材報;2009年
5 羅海濱;臺州局質(zhì)量管理體系通過CQC再認證[N];中國國門時報;2010年
6 記者 丁瑩;CQC家電下鄉(xiāng)市場核查工作啟動[N];中國質(zhì)量報;2011年
7 本報記者 李芳蕾;積極與國際接軌 土方機械CQC認證啟動[N];中國工業(yè)報;2011年
8 曉荔;中國土方機械“CQC”標志認證工作啟動[N];中國建材報;2011年
9 丁瑩;七家企業(yè)獲得中國土方機械“CQC”標志認證[N];中國質(zhì)量報;2011年
10 柴國賢 王英;CQC青海評審中心舉辦認證培訓[N];中國國門時報;2009年
,本文編號:162811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ljx/1628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