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道義邏輯系統(tǒng)的歸約及其相關問題
本文選題:道義邏輯 切入點:真值模態(tài)邏輯 出處:《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安德森認為依靠歸約公式Op □ (~p→S)能把道義邏輯歸約為真值模態(tài)邏輯。但是 ,安德森的這種做法是不妥的。所有標準系統(tǒng)都不能把“幫助一名被搶劫者是應當?shù)?,并且禁止搶劫”這個命題形式化為系統(tǒng)的定理。善良的撒瑪利亞人悖論屬于這樣一類悖論 :一公式A為某一形式系統(tǒng)的定理 ,但A的一個代入實例卻是不可接受的。
[Abstract]:Anderson believed that the reduction formula of Op - (- P - S) to deontic logic logic to alethic modal logic. However, Anderson's approach is inappropriate. All standard systems are not able to be to help a man who is robbed and robbery is forbidden, "the formalization as a theorem. The good Samaritan paradox belongs to such a kind of paradox: the formula A is a theorem of a formal system, but an actual example of a A is not acceptable.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市100102
【分類號】:B81-06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馮棉;廣義模態(tài)邏輯研究中的若干問題[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5期
2 金承光;從法律邏輯學的視角審視規(guī)范邏輯[J];昆明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3期
3 夏素敏;“羅斯悖論”研究述評及方法論思考[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5年04期
4 陳波;從人工智能看當代邏輯學的發(fā)展[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0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余俊偉;弗協(xié)調邏輯應用于道義邏輯的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李恒威;“生活世界”復雜性的動力模式[D];浙江大學;2005年
3 張力鋒;模態(tài)邏輯和本質主義[D];北京大學;2004年
4 郝清賦;邏輯系統(tǒng)動態(tài)結構演化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劉偉偉;克里普克語義學及其指稱理論研究[D];山西大學;2007年
2 胡澤;格賴斯的會話含義理論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余俊偉;論道義邏輯系統(tǒng)的歸約及其相關問題[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2 余俊偉;什么是弗協(xié)調邏輯?[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本文編號:157600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ljx/1576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