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階假裝的可能性問題
本文關鍵詞:二階假裝的可能性問題
更多相關文章: 哲學問題 語用邏輯 生活方式 假裝 二階假裝
【摘要】:二階假裝,即"假裝假裝"的可能性,涉及假裝的邏輯問題。有些假裝是可以再被假裝的;有些假裝雖然現(xiàn)在不能被假裝,但在一定歷史條件和語境下,卻是可以再被假裝的。實際上,假裝問題并不是純粹的形式邏輯問題,而是一個語用邏輯問題。"假裝假裝"涉及復雜的心理活動和文化成規(guī),與"沒有假裝"是不同的。
【作者單位】: 福建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關鍵詞】: 哲學問題 語用邏輯 生活方式 假裝 二階假裝
【分類號】:B81
【正文快照】: 0.引言杜世洪(2010)“關于假裝的語言分析和概念考察”一文,是很有啟迪意義的。它的貢獻是,通過對“假裝”的語言分析和概念考察,將“符號、語言、思維與事實形成一個精彩的哲學問題鏈”,并提出了一些相當富有創(chuàng)見的思想和觀點。(錢冠連,2010)另外,杜世洪(2006;2010)認為,在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張愛珍;陳維振;;從“邏輯”到“語法”——論維特根斯坦后期語言觀對模糊語義研究的啟發(fā)[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2 杜世洪;;我們無法“假裝假裝”——有感于奧斯汀和陳嘉映有關假裝的論說[J];外語學刊;2006年06期
3 杜世洪;;關于假裝的語言分析和概念考察——對中國后語言哲學的一個思考[J];外語學刊;2010年02期
4 錢冠連;;后語言哲學建構 主持人話語[J];外語學刊;2010年02期
5 杜世洪;賴成彬;;假裝、連環(huán)假裝與“假裝假裝”——從奧斯汀和陳嘉映談起[J];自然辯證法通訊;2007年01期
6 陳嘉映;我們怎么假裝——介紹奧斯汀的一篇論文[J];中文自學指導;2004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康勇;;基于“語言游戲說”的漢語歇后語新解[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2 任軍;“遵從規(guī)則”與“公共檢驗”的預設及其問題——論維特根斯坦的私人語言問題[J];北方論叢;2005年05期
3 王敏;;回歸日常生活[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0年04期
4 石中英;;教育學研究中的概念分析[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5 龐楠;;人類公共自由限度的邏輯終結——阿倫特政治行動與法律制度思想論析[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6 徐巋然;;非形而上學時代的邏各斯變式——論形而上學在晚期資本主義階段的符號化與資本化畸變[J];長白學刊;2009年01期
7 馬凌燕;;維特根斯坦語言游戲說的藝術探索[J];長城;2010年10期
8 張愛珍;林明金;;規(guī)則悖論及其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示[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10年03期
9 胡燕平;;語詞的意義:現(xiàn)實的和理想的[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10 胡燕平;;語言意義的虛與實[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趙超;;科學理論的可比性問題研究[A];第三屆全國科技哲學暨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文集[C];2010年
2 張慶熊;;語言、世界和交往行為——評哈貝馬斯對維特根斯坦的語言哲學的繼承和批評[A];國外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第三屆國外馬克思主義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8年
3 張志偉;;維特根斯坦論哲學:《哲學研究》第一部分89—133小節(jié)解讀[A];第八屆全國分析哲學研討會論文集(下)[C];2012年
4 劉振;田鋒;;最佳解釋推理對科學實在論的辯護[A];第八屆全國分析哲學研討會論文集(上)[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麗昀;科學實在論與社會建構論比較研究——兼議從表象科學觀到實踐科學觀[D];復旦大學;2004年
2 方剛;維特根斯坦之命題意義的確定性問題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3 宋國棟;藝術的放逐與審美的拯救[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張?zhí)O;中國出版暢銷書轉(zhuǎn)型的符號學分析[D];四川大學;2007年
5 石慧;以條約為基礎的投資者與國家間仲裁機制的評判[D];華東政法學院;2007年
6 潘宇鵬;科西克《具體的辯證法》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7 王中;現(xiàn)代小說語言:在權勢與自由之間[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8 王剛;科學認知規(guī)范的理論及其基本問題[D];廈門大學;2007年
9 何建良;“藝術終結論”批判[D];浙江大學;2008年
10 王建香;文學述行:當代西方文論中的言語行為視域[D];北京師范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松;偶開天眼覷紅塵[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2 李銀玲;試論生活世界的教育[D];曲阜師范大學;2004年
3 邵瓊宇;刑事被害人補償制度研究[D];湘潭大學;2004年
4 何永紅;法律“規(guī)則”的“內(nèi)在”世界[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5 王菁;論霍布斯與洛克的自由觀及其異同[D];四川師范大學;2007年
6 王然;博客活動的媒介生存意義及其啟示[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7 李金磊;游戲在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價值[D];浙江師范大學;2007年
8 李曦;論欣提卡對“我思故我在”的踐言性詮釋[D];中國人民大學;2008年
9 賀曉莉;數(shù)碼時代的DV藝術[D];廈門大學;2007年
10 勵潔丹;對恩斯特·揚德“晨頌,,8.9.1977”一詩的闡釋[D];浙江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丁一嵐;《假裝沒感覺》:一幅上海女人的生活圖景[J];當代電影;2002年04期
2 王寧寧 ,李念華;超級模仿秀 蘭花的“性欺騙”[J];大自然探索;2004年06期
3 陳維振,吳世雄;有關語言模糊性的多值邏輯問題[J];外國語言文學;2004年02期
4 錢冠連;;西語哲在中國:一種可能的發(fā)展之路[J];外語學刊;2007年01期
5 王寅;;語言研究新增長點思考之四:后語言哲學探索——語言哲學、后語言哲學與體驗哲學[J];外語學刊;2008年04期
6 陸儉明;郭銳;;漢語語法研究所面臨的挑戰(zhàn)[J];世界漢語教學;1998年04期
7 沈家煊;;三個世界[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8年06期
8 王桂琴,方格,楊小冬;兒童對假裝的認知發(fā)展的研究進展[J];心理科學;2003年05期
9 張小失;假裝快樂[J];鄉(xiāng)鎮(zhèn)論壇;2004年04期
10 梁克非;搖頭怎能假裝[J];咬文嚼字;2000年10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繼祥;岳占新;;《邏輯學教程》中存在的幾個邏輯問題[J];河北公安警察職業(yè)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2 胡懷亮;;人工智能發(fā)展中的哲學問題——評吉利斯對概率解釋的哲學思考[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3 李大強;邏輯的還是經(jīng)驗的──關于初級悖論的一個基礎分析[J];長春市委黨校學報;1999年06期
4 王志成;;很簡單的邏輯問題[J];科學之友;2006年05期
5 蔡曙山;量化的語用邏輯[J];哲學研究;1999年02期
6 張斌峰;國內(nèi)語用邏輯研究回顧與展望(下)[J];哲學動態(tài);2001年12期
7 蔡曙山;模態(tài)的語用邏輯[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8 蔡曙山;命題的語用邏輯[J];中國社會科學;1997年05期
9 蔡曙山;語用邏輯及其在計算機語言和人工智能中的應用[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10 王染白;論教學中的邏輯問題[J];十堰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1991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中原;;墨家的一種反駁方式——“止”[A];中國邏輯思想論文選(1949—1979)[C];1980年
2 張燕京;;王方名與《論形式邏輯問題》[A];邏輯今探——中國邏輯學會第五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6年
3 宋宗健;;從一種值得重視的概念偷換講起——教材建設中的邏輯問題[A];邏輯研究文集——中國邏輯學會第六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0年
4 張學立;;金岳霖邏輯哲學思想研究的意義[A];2003年邏輯研究專輯[C];2003年
5 陳宗明;;試論漢語邏輯的研究[A];全國邏輯討論會論文選集[C];1979年
6 王克喜;;論漢語“是”與西語“to be”對中西哲學與邏輯學的影響[A];第三次金岳霖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且大有;;繼承列寧的哲學遺志 深入探討辯證邏輯[A];邏輯學文集[C];1978年
8 王中江;;論金岳霖的“理有固然,勢無必至”[A];金岳霖學術思想研究——金岳霖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C];1985年
9 祁順來;;試談量學《心明論》中的因明成分[A];因明研究[C];1990年
10 虞愚;;法稱在印度邏輯史上的貢獻[A];因明研究[C];199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王振復;邏輯“還原”深入淺出[N];中華讀書報;2006年
2 蔡亦驊;辯者之辨[N];中華讀書報;2005年
3 王健平;不能缺少人文邏輯[N];浙江日報;2004年
4 黑龍江大學 寧莉娜;論邏輯方法拐點上的哲學動因[N];光明日報;2007年
5 ;搞哲學的人應當有較高的邏輯修養(yǎng)[N];光明日報;2000年
6 沈榮興 王文東;推進中國邏輯科學與國際接軌[N];社會科學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春勇;20世紀中國的邏輯爭辯與邏輯觀[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2 馬亮;論卡爾納普的意義理論[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鄭科紅;語用邏輯中的語境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2 朱志偉;羅素專名理論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3 陽林;英漢翻譯中邏輯問題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4 姚從軍;古典命題邏輯與模態(tài)命題邏輯[D];河南大學;2005年
5 李巍;名實與指物[D];蘭州大學;2008年
6 王瀟;現(xiàn)代摹狀詞研究的主要形態(tài)與基本特征[D];燕山大學;2008年
7 張淑穩(wěn);休謨問題:金岳霖的解答研究[D];湘潭大學;2008年
8 聶成麗;奎因與模態(tài)邏輯的發(fā)展[D];蘇州大學;2009年
9 馮立榮;可能世界的基本問題[D];燕山大學;2009年
10 李志恒;試論自然語言邏輯研究中的語法與語義[D];山西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09367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ljx/1093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