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清華簡《良臣》論初代曾侯“南宮夭”
發(fā)布時(shí)間:2017-09-24 07:37
本文關(guān)鍵詞:由清華簡《良臣》論初代曾侯“南宮夭”
【摘要】:隨州文峰塔M1出土的春秋晚期編鐘記載了曾國的族源,其銘文所記王"遣命"的曾國始封君南公,可能并不是"左右"文武的伯括,而是代父就封的南宮括長子。葉家山曾國墓地M2曾侯諫夫人墓出土的斗子鼎中,曾國的初代封君曾侯諫即自稱為"夭"。而這位自稱為"夭"的曾侯諫,很可能就是清華簡《良臣》中的"南宮夭"。
【作者單位】: 清華大學(xué)出土文獻(xiàn)研究與保護(hù)中心;
【關(guān)鍵詞】: 清華簡 《良臣》 南宮夭 曾國
【基金】:中國博士后科學(xué)基金資助項(xiàng)目(2015M580080)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xiàng)目“中國國家起源研究的理論與方法”(12&ZD133)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hào)】:K877.5
【正文快照】: 清華簡第三輯整理報(bào)告公布的《良臣》篇載有上古黃帝以至春秋的歷代明君及其輔弼之臣,其于“文王”曰:文王有閎夭,有泰顛,有散宜生,有南宮適,有南宮夭……[1]157簡文中的閎夭、泰顛、散宜生與南宮適(即南宮括),亦見于《尚書·君Ym》:“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亦惟有若虢叔,有若,
本文編號(hào):91017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kgx/91017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