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銅器收藏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19 05:40
本文關鍵詞:晚明銅器收藏研究
【摘要】:銅器是中國古代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銅器收藏受到重視,不僅在于其具有物質功用,而且在于它具有重要的精神價值,是古代社會“禮”的象徵。自北宋金石學興起后,銅器成為學術研究的重要對象,對銅器的收藏更加重視。此后,金元明清各朝無不寶藏銅器。然而,目前學術界多重視對書畫收藏的研究,已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卻較少涉獵以銅器為代表的古器物收藏的研究。部分關注銅器的學者,多將目光投注于北宋宣和時期,明代宣德時期以及清代康雍乾時期的官府收藏,對其他歷史階段銅器收藏的研究較為薄弱。本文以民間銅器收藏較為興盛的晚明為研究重點,采用傳統(tǒng)考據學的研究方法,并借鑒當代藝術史研究的相關手法,通過對文字資料、圖像資料的梳理,試圖理清晚明銅器收藏的基本脈絡,探討晚明銅器收藏的基本特征,以及其與晚明社會文化的緊密聯(lián)系。論文取得的主要進展如下: 1.分析了晚明銅器收藏的時代背景和收藏人群特征。指出因官方對銅器收藏的不夠重視,促使民間銅器收藏群體的崛起,收藏群體相比以往歷朝有所拓展。上至王孫權貴、文人名士、下至販夫走卒,黎民百姓在晚明均有不同程度地參與銅器收藏。 2.探討了晚明銅器收藏的種類及收藏途徑。指出在銅器收藏種類上古銅器和當朝制作的銅器都被囊括在晚明銅器收藏之列。收藏途徑上更加多元化,多種并存,互相補充。 3.研究了晚明銅器收藏的重要作用。一方面銅器收藏促成了古銅器仿制與生產的興盛,另一方面推動了古銅器研究的不斷深入,有助于古銅器鑒定走向成熟。更不容忽視的是,銅器收藏對晚明社會不同階層物質文化生活與精神文化生活均產生了顯著的影響。銅器不僅被寶藏陳設,而且成為文人博古雅集時觀摩鑒賞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文人通過把玩鑒賞銅器,寄寓其崇古、尊古的情懷,表達他們的精神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是當時復古思潮影響下的文人的內心世界。 整體上看,論文彌補銅器收藏方面研究的不足,揭示了晚明銅器收藏風尚形成的內在動因,其結果可為當代收藏和收藏研究提供借鑒。
【關鍵詞】:晚明 銅器 收藏
【學位授予單位】:首都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K876.41
【目錄】:
- 內容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1
- 一、選題目的及意義8
- 二、本選題的研究現狀8-9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9-11
- 第一章 晚明銅器收藏背景及收藏人群11-24
- 第一節(jié) 背景11-15
- 第二節(jié) 收藏人群15-24
- 一、皇親貴胄16-17
- 二、文人名士17-21
- 三、商人庶民21-24
- 第二章 晚明銅器收藏種類與收藏途徑24-37
- 第一節(jié) 收藏種類24-30
- 一、古銅器24-28
- 二、當朝銅器28-30
- 第二節(jié) 收藏途徑30-37
- 一、購買30-33
- 二、酬酢33-34
- 三、其他34-37
- 第三章 晚明銅器收藏的作用37-51
- 第一節(jié) 銅器的仿制與賞鑒37-44
- 一、銅器的仿制38-42
- 二、賞鑒42-44
- 第二節(jié) 銅器收藏與文化生活44-51
- 一、物質文化生活45-47
- 二、精神文化生活47-51
- 結語51-52
- 參考書目52-54
- 一、著作52-53
- 二、論文53-54
- 圖片目錄54-56
- 附錄56-64
- 附錄一56-61
- 附錄二61-64
- 致謝6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朱仲岳;;《格古要論》版本辨析[J];中國歷史文物;2006年01期
2 張鐵弦;;明代的文物鑒賞書《格古要論》[J];文物;1962年01期
,本文編號:87982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kgx/879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