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象形青銅器略論
本文關鍵詞:三星堆象形青銅器略論
【摘要】:青銅大立人雕像中部座腿、三星堆青銅獸首冠人像以及三尊青銅獸面具,均應屬于三星堆象形青銅器。青銅大立人雕像中部象形座腿具有比較明顯的中原青銅文化特點,而三星堆青銅獸首冠人像和三尊青銅象面具則更表現(xiàn)出明顯的印度文明因素。這有助于我們更加全面認識三星堆文明的開放性和包容性。
【作者單位】: 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
【關鍵詞】: 三星堆 象首 印度文明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南方絲綢之路國內文獻整理研究”(項目編號:15XTQ004)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K876.41
【正文快照】: 一三星堆與大象有關的論題,學者的目光多聚焦于三星堆一號、二號祭祀坑出土的數量巨大的象牙,后經不少學者的論證,一致認為古蜀王國有象牙祭祀的傳統(tǒng),并且盛極一時,象牙被古蜀人視為稀有、珍貴、神圣的物品。除象牙祭祀而外,“大象”這一生物對古蜀人還有沒有其它象征意義呢?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殿增;三星堆文化的重要特色——神[J];中華文化論壇;2002年01期
2 賴悅;;國外學者對三星堆文化的研究[J];中華文化論壇;2011年03期
3 孫旭軍;堅韌的探索之旅──《三星堆文化》評介[J];天府新論;1994年02期
4 袁庭棟;巴蜀文化研究的碩果——喜讀《三星堆文化》[J];文史雜志;1994年01期
5 蘇三;;三星堆:文明的激蕩(三)[J];飛碟探索;2006年07期
6 蘇三;;三星堆:文明的激蕩(四)[J];飛碟探索;2006年08期
7 蘇三;;三星堆:文明的激蕩(五)[J];飛碟探索;2006年09期
8 蘇三;;三星堆:大文明體系的見證(一)[J];飛碟探索;2006年11期
9 章徐揚;云遮霧罩三星堆[J];大自然探索;2001年03期
10 莫洪貴;三星堆文物日本福岡展見聞[J];四川文物;2000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蘇寧;;鳥腳人像與維納斯[A];中華美學學會第五屆全國美學會議論文集[C];1999年
2 陳劍;;郫邑地望再探——兼說杜鵑城遺址的性質[A];中國古都研究(第十九輯)——中國古都學會2002年年會暨長江上游城市文明起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廣漢三星堆博物館館長 肖先進;三星堆:打造四川旅游品牌[N];四川日報;2001年
2 劉斌夫 徐驥;文明母地重塑三星堆[N];四川日報;2003年
3 ;九月,與三星堆零距離[N];四川日報;2004年
4 本報記者 鄧大洪;古蜀傳奇三星堆為何旅游如此冷落[N];中國商報;2006年
5 本報記者 蒲蘭;三星堆曾是世界朝圣中心?[N];成都日報;2009年
6 四川廣漢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兼三星堆管委會主任 何興梧;打造三星堆文化旅游產業(yè)[N];中國旅游報;2002年
7 本報記者 段薇;誰遮蓋了三星堆的光芒[N];中國質量報;2001年
8 馮昌勇 苑堅;興建“文科旅產業(yè)園區(qū)” 三星堆是福是禍?[N];經濟參考報;2004年
9 本報記者 謝寶康 盧生海 魏開明 韓清華;三星堆開發(fā):10億元的投資商機[N];中國經濟時報;2002年
10 ;說不盡的三星堆[N];四川日報;200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吳豪夫;三星堆文化青銅器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5年
2 傅順;從環(huán)境演化角度探討三星堆文化消失之原因[D];成都理工大學;2002年
3 明光昊;三星堆青銅器的審美特征[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張弘;南絲路與先秦古蜀對外經濟文化交流[D];四川師范大學;2008年
5 歐陽曉川;三星堆青銅器圖騰藝術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6 包燕;三星堆器物坑青銅器與商代中原青銅器的比較[D];山東大學;2009年
7 樊華;金沙與三星堆出土象牙結構和組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68733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kgx/687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