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墻灣秦家山楚墓出土玉器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院墻灣秦家山楚墓出土玉器研究
【摘要】:荊州院墻灣一號楚墓和秦家山二號楚墓共出土玉器35件,極有特色,文化內(nèi)涵也很豐富。為彌補研究上的缺失,筆者從這兩批玉器中選出18件逐一從如下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和討論:1.玉器的制作年代;2.玉器的文化屬性;3.器型、紋飾的特點及演變情況。
【作者單位】: 荊州博物館;
【關(guān)鍵詞】: 院墻灣 秦家山 楚墓 玉器
【分類號】:K876.8
【正文快照】: 荊州院墻灣一號楚墓和秦家山二號楚墓共出土玉器35件,其資料初見于發(fā)掘簡報[1],后收于《荊州楚玉》圖錄[2]。兩批玉器數(shù)量雖不算多,但極有特色,文化內(nèi)涵也很豐富,是近年楚墓出土玉器中比較重要的發(fā)現(xiàn),楊建芳先生在《2000~2007年出土重要玉器綜論》中曾對院墻灣楚墓出土的兩件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王明欽;;湖北荊州秦家山二號墓清理簡報[J];文物;1999年04期
2 田勇;趙曉斌;;湖北荊州院墻灣一號楚墓[J];文物;2008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建芳;;從玉器考察南中國史前文化傳播和影響[J];東南文化;2008年04期
2 方向明;;新石器時代最早的玉“神面”——凌家灘玉版[J];東南文化;2013年02期
3 何德亮;;山東史前雕刻藝術(shù)及相關(guān)問題[J];東方考古;2012年00期
4 郝用威;中國最早記載金剛石的文獻[J];湖北地礦;2000年Z1期
5 潘玲;西溝畔漢代墓地四號墓的年代及文化特征再探討[J];華夏考古;2004年02期
6 張長壽;;西周的玉柄形器——1983~86年灃西發(fā)掘資料之九[J];考古;1994年06期
7 張明華;;良渚文化玉掩面試探[J];考古;1997年03期
8 朱乃誠;;紅山文化獸面sπ斡袷窩芯縖J];考古學(xué)報;2008年01期
9 曹楠;;三代時期出土柄形玉器研究[J];考古學(xué)報;2008年02期
10 王煒林;孫周勇;;石峁玉器的年代及相關(guān)問題[J];考古與文物;2011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郝用威;;中國最早記載金剛石的文獻[A];地質(zhì)學(xué)史論叢(4)[C];2002年
中國博士學(xué)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束霞平;清代皇家儀仗研究[D];蘇州大學(xué);2011年
2 牛清波;中國早期刻畫符號整理與研究[D];安徽大學(xué);2013年
3 李晶晶;長江中下游史前玉器的審美特征[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14年
4 山內(nèi)祈信;活用自然之審美意識—中日山水為主題的造型研究[D];中國美術(shù)學(xué)院;2014年
中國碩士學(xué)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韓靜;楚地玉器綜論[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11年
2 多麗梅;中國古代組玉佩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xué);2011年
3 趙曉倩;東周秦漢楚式家具研究[D];鄭州大學(xué);2011年
4 謝曉燕;齊家文化玉器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xué);2011年
5 員雪梅;三門峽市虢國墓地出土玉器考釋[D];中國地質(zhì)大學(xué)(北京);2003年
6 廖偉先;秦漢時期湖南經(jīng)濟開發(fā)[D];湖南師范大學(xué);2007年
7 陳勝容;論金沙遺址的旅游開發(fā)[D];四川師范大學(xué);2007年
8 盧佳;北陰陽營、薛家崗、鼓山史前文化關(guān)系之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xué);2008年
9 樊進;戰(zhàn)國“鎏金銀帶鉤”之設(shè)計解析[D];南京藝術(shù)學(xué)院;2008年
10 徐艷萍;唐宋時期湘桂交通走廊與湘桂毗鄰地區(qū)發(fā)展初探[D];暨南大學(xué);2008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洛陽出土玉器精品[J];尋根;2007年01期
2 張宏明;;安徽出土玉器略覽[J];收藏家;2008年04期
3 周南泉;;咸陽西漢皇陵出土玉器 古代玉器系列講座之四[J];收藏家;2001年03期
4 周南泉;;滿城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夫婦墓出土玉器 古代玉器系列講座之五[J];收藏家;2001年04期
5 孫周勇;神木新華遺址出土玉器的幾個問題[J];中原文物;2002年05期
6 白崇斌;范賓賓;;寶雞益門出土玉器分析研究[J];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xué);2005年04期
7 楊明星,范陸薇,狄敬如,周穎,梁柱,李玲,朱紅;湖北鐘祥明代梁莊王墓出土玉器的特征[J];寶石和寶石學(xué)雜志;2005年01期
8 彭明瀚;;璀燦斑斕——江西出土玉器概述[J];南方文物;2006年01期
9 張秀玲;;河南省輝縣琉璃閣出土玉器鑒賞[J];收藏界;2007年12期
10 李云;;河南固始縣出土玉器鑒賞[J];收藏界;2007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成小林;王建平;;一件新干商墓出土玉器的紅外光譜和掃描電鏡的分析研究[A];第十四屆全國分子光譜學(xué)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柯吉;晶瑩潤澤的古代文明之光[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2 顧惠康;當(dāng)代瑪瑙亦可藏[N];中國商報;2005年
中國碩士學(xué)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賀占哲;分水嶺出土玉器制作工藝分析[D];山西大學(xué);2008年
2 王萬莉;漢代豪強墓出土玉器的研究[D];西南大學(xué);2013年
3 張安宇;河南出土玉器述要[D];天津師范大學(xué);2014年
4 鄭龍龍;漢水中游地區(qū)新石器時代出土玉器研究[D];鄭州大學(xué);2013年
5 張崢;商代出土玉器上“目”字眼形紋飾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研究生院;2014年
6 徐e,
本文編號:58705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kgx/587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