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簡“大水”祀主考略
本文關鍵詞:楚簡“大水”祀主考略
【摘要】:學界關于楚簡"大水"祀主問題眾說紛紜,聚訟不決。但是,如果通過相關出土文獻及現存史料考證比較,我們可以確定楚國貴族對"大水"的祭禱,包含有民族發(fā)展的文化根源性,它是在種族遷徙和融合中難以割舍的民族記憶,把"大水"列于神壇上進行祭禱膜拜,更顯示了"大水"具有的無形力量和強大的滲透力,本文更傾向于"大水"為水帝顓頊的說法。
【作者單位】: 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
【關鍵詞】: 大水 祀主 卜筮祭禱 顓頊
【分類號】:K877.5
【正文快照】: 自從上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在楚故都郢附近考古發(fā)現望山楚簡之后,相繼又發(fā)現了具有卜筮祭禱材料的江陵天星觀楚簡、荊門包山楚簡和新蔡葛陵楚簡等。這些戰(zhàn)國中后期的楚簡均有對神祗“大水”的祭禱,而且其祭品與至上神“太”所享一致,這種高規(guī)格的祭祀,使得許多專家談及“大水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蔣瑞;;楚簡“大水”即水帝顓頊即《離騷》“高陽”考[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黃洽;柳毅故事的文化解讀[J];蒲松齡研究;2003年01期
2 李正學,王建萍;《李寄》主題芻議——兼議六朝文學中的女英雄形象[J];蒲松齡研究;2003年04期
3 張文澍;從《聊齋志異》中“女強人”形象看蒲松齡之婦女觀及倫理思想[J];蒲松齡研究;2005年03期
4 王恒展;;《毛大福》本事考論[J];蒲松齡研究;2009年01期
5 王平;;《醒世姻緣傳》與《聊齋志異》俗信描寫之比較[J];蒲松齡研究;2010年03期
6 孔令梅;;道教承負說淺析[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7 瞿林東;論魏晉至隋唐的歷史文獻學思想[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2期
8 劉克;;漢代畫像石中的佛教環(huán)境生存智慧[J];安徽大學學報;2005年06期
9 曹潔;;宋跋本王仁f+《刊謬補缺切韻》音注補苴[J];安徽大學學報;2005年06期
10 段偉;;西漢黃河水患與防治制度的變遷[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立柱;;說“國必依山川"[A];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學術研究年會論文集[C];2005年
2 虞萬里;;商周稱謂與中國古代避諱起源[A];傳統(tǒng)中國研究集刊(第一輯)[C];2005年
3 楊天宇;;杜子春對《周禮》今書的?奔班嵭䦟Χ判5娜∩醄A];傳統(tǒng)中國研究集刊(第五輯)[C];2008年
4 iJ天宇;;鄭司農注《周禮》所用“讀為”術語考辨——兼評段玉裁對“讀為”術語的界定[A];傳統(tǒng)中國研究集刊(第七輯)[C];2009年
5 黃劍華;;從漢代畫像看兩漢時期的鬼神信仰[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6 徐嬋菲;姚智遠;;漢墓畫像神話人物的圖像作用及喪葬意義[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陳松長;;連云港海州雙龍漢墓出土漢代漆尺彩繪圖像解讀[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8 馬怡;;說}m[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9 燕燕燕;;滕州西戶口一號、二號祠堂畫像石中榜題圖像考[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10 權家玉;;南朝的“蘇侯”信仰[A];建國六十年來六朝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東平;近代中國監(jiān)獄的感化教育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邢培順;曹植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劉寶春;南朝東海徐氏家族文化與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國政治現象剖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蔣瑩;醫(yī)療園林的起源與發(fā)展[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0年
6 谷穎;滿族薩滿神話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楊棟;神話與歷史:大禹傳說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羅驤;慧遠與東晉佛教的變遷[D];南開大學;2010年
9 姜寧;《春秋》義疏學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開大學;2010年
10 劉軍政;中國古代詞學批評方法論[D];南開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郭偉婷;吳潛任官慶元府時期詞作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平;方干及其詩歌論稿[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于歐洋;六朝駢文的興盛與形式美學的發(fā)展[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金鑫;王充《論衡》與東漢文學思想[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5 王英娜;《淮南子》“道”論及其文藝觀[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劉曉娜;《史記》與齊魯文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7 高世江;論兩漢士人風貌及文學精神的嬗變[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8 岳亞莉;豫北地區(qū)戰(zhàn)國墓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9 楊迎春;觀念、制度與春秋邦交模式變遷[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10 李華宇;先秦兩漢天下觀[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賈連敏;新蔡葛陵楚簡中的祭禱文書[J];華夏考古;2004年03期
2 胡雅麗;楚人宗教信仰芻議[J];江漢考古;2001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魏宜輝;試析楚簡文字中的“(上日+下蟲+右頁)”“(上日下蟲)”字[J];江漢考古;2002年02期
2 程燕;望山楚簡考釋六則[J];江漢考古;2003年03期
3 李尚信;上海戰(zhàn)國楚簡《周易》與讀者見面[J];周易研究;2004年01期
4 田地;信陽長臺關楚簡遣冊研究綜述[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5年03期
5 李天虹;楚簡文字形體混同、混訛舉例[J];江漢考古;2005年03期
6 鄧谷泉;柳菁;;釋楚簡“■”[J];長沙大學學報;2005年06期
7 楊華;;楚簡中的諸“司”及其經學意義[J];中國文化研究;2006年01期
8 何有祖;;楚簡釋讀七則[J];江漢考古;2006年01期
9 晏昌貴;;“新出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J];中國史研究動態(tài);2007年03期
10 臧克和;;釋“以其古eS之”——兼及戰(zhàn)國楚簡禱祠的結構意義[J];古漢語研究;2008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羅寶珍;;戰(zhàn)國楚簡病癥考釋五則[A];第二十一次中醫(yī)經典文本及醫(yī)古文研究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2 李學勤;;楚簡所見黃金貨幣及其計量[A];中國錢幣論文集第四輯[C];2002年
3 廖名春;;郭店簡《老子》校釋剩稿[A];二十一世紀中國道教展望——茅山中國道教文化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1年
4 程元敏;;清華楚簡本《尚書·金滕篇》評判[A];傳統(tǒng)中國研究集刊(九、十合輯)[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楚簡老子辨析》“五論”的創(chuàng)見[N];光明日報;2003年
2 記者 張輝 通訊員 嚴興春;《楊斌慶楚簡書道德經》首發(fā)式暨長卷展示在漢舉行[N];湖北日報;2011年
3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史學研究所 李銳;楚簡重光 絕學復興[N];光明日報;2013年
4 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 曹錦炎;浙大楚簡 毋庸置疑[N];光明日報;2012年
5 記者 夏靜;戰(zhàn)國楚簡入藏武漢大學[N];光明日報;2013年
6 記者 夏永輝 通訊員 志忠 兵勝;老河口戰(zhàn)國楚簡修復成功[N];湖北日報;2014年
7 記者 韓曉玲 通訊員 曾文暉;129枚戰(zhàn)國楚簡正式入藏武大[N];湖北日報;2013年
8 記者 劉勝萍 通訊員 白煊;荊州戰(zhàn)國古井中發(fā)現楚簡[N];湖北日報;2012年
9 陳喬見 程潔;走進“釋古”時代[N];社會科學報;2006年
10 記者 易飛邋實習生 一竹 通訊員 陳龍;百米楚簡書法長卷江城展出[N];湖北日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張崇禮;楚簡釋讀[D];山東大學;2008年
2 申紅義;出土楚簡與傳世典籍異文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3 張新俊;上博楚簡文字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楊明瑞;試論楚簡《五行》的“圣智”[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2 李曄琳;楚簡所見儒家仁學思想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3 張瑩;楚簡遣冊織品服飾類詞匯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4 周圣X;戰(zhàn)國楚簡所見疾病的預防與治療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5 盧晨醒;楚簡所見卜筮祭祀研究[D];西南大學;2014年
6 饒玉哲;楚簡所見祭祀制度研究[D];安徽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57258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kgx/572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