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漢代“泗水撈鼎”畫像石及其圖像意義——以日本天理參考館所藏“泗水撈鼎”畫像石為中心
發(fā)布時間:2017-06-22 23:04
本文關鍵詞:論漢代“泗水撈鼎”畫像石及其圖像意義——以日本天理參考館所藏“泗水撈鼎”畫像石為中心,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通過日本天理參考館所藏《泗水撈鼎圖》的研究,本文認為漢代祠堂畫像借用公眾輿論的手段以獲得喪家最大利益,博取聲譽為仕途奠定了基礎,同時也提出了"撈鼎"在畫像石的寓意-命與德的反映。"撈鼎"不成功,意味著"不撈",從諧音暗示著"不老"的含義,表達了長生不老的向往。發(fā)生地彭城作為彭祖的故國,無疑又為畫像增添了一層吉祥色彩,更指向了長壽升仙的用意。
【作者單位】: 上海財經(jīng)大學人文學院;
【關鍵詞】: 漢代畫像石 泗水撈鼎 聲譽
【分類號】:K879.4
【正文快照】: 在漢代墓葬美術(shù)中,撈鼎畫像一直備受關注和爭議,據(jù)統(tǒng)計目前出土該畫像的石(磚)大約有29幅之多2,主要出土在三個區(qū)域:山東南部和江蘇北部為主要出土地,河南南陽和新野及四川彭州和江安等地僅有少量幾塊,具體情況見圖1。又由于畫像反映的是敘述內(nèi)容,目前學者多定論為魯西南泗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楊靜;;從漢畫“泗水撈鼎”談漢代人的升仙思想[J];美與時代(上);2012年01期
2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楊孝軍;郝利榮;;漢代畫像中“撈鼎”及其象征意義——兼論董仲舒天的哲學思想表現(xiàn)以及漢代民間生死信仰[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辛旭龍;漢畫中的“泗水撈鼎”圖像[D];南京藝術(shù)學院;2012年
本文關鍵詞:論漢代“泗水撈鼎”畫像石及其圖像意義——以日本天理參考館所藏“泗水撈鼎”畫像石為中心,,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7332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kgx/473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