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部分孔廟調(diào)查報告
發(fā)布時間:2022-02-15 13:58
孔廟,又叫文廟、夫子廟、學宮等,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和傳播儒學的機構(gòu)和場所。自公元前478年第一座孔廟發(fā)端至今,已有兩千余年的歷史。作為儒家思想的文化載體,孔廟伴隨著儒家思想地位的不斷提升,其規(guī)模逐漸擴大,數(shù)量不斷增多,體制逐漸健全,成為中國封建社會中獨特的文化存在?讖R不僅體現(xiàn)出封建社會統(tǒng)治階層對儒家思想的態(tài)度,還能反映各個歷史時期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教育等信息。河南省地處中原腹地,在中國封建社會中占據(jù)重要地位,影響了歷史發(fā)展進程。因此對河南省孔廟的調(diào)查研究有著獨特的含義。本文主要通過對河南省8市23縣孔廟的調(diào)查,了解其建造時間、孔廟遺存、級別及頒布時間、維修記錄和利用現(xiàn)狀等,探討目前河南省孔廟發(fā)展存在的問題,并對此提出在開發(fā)利用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及措施。本文對于了解河南省孔廟遺存狀況、更好地發(fā)展利用孔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文章來源】:復旦大學上海市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9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河南省行政區(qū)劃圖
圖2:琪縣孔廟現(xiàn)今所在位置曾、思、孟四大陪圣之牌位。殿之兩廂房為孔了 72弟子民國14年即1925年,被軍閥胡笠生部焚毀。出核星門向有坐東朝西H門石坊一座。坊額、下橫、石匾。面西巾門運”四字,上方正中豎刻“文廟” 二字,南門橫區(qū)上刻““玉振”。面東南門上橫刻“秋水”,北門上橫刻“江漢”。水文章”。解放后,洪縣文廟用作當?shù)貙W校,期間進行多次維修。多被破壞,損失較大。至90年代,文廟建筑全部拆除,在甚高巾。至2004年,琪縣高巾搬走,后成為琪縣私立初巾淇縣文廟僅存碑刻四通,1984年移至上街路上的摘星中保護,這四通碑分別為《清代山西霍氏捐施書院地畝記》聽)1》、《魯司寇像》。由上可知琪縣孔廟/,代維修狀況,詳見下表:
圖3:梭縣孔廟現(xiàn)今所在位置梭縣文廟現(xiàn)今保留了主體建筑,由南向北,依次為梗星門、洋池、戟門、大成殿,東西兩側(cè)還有下馬碑、孝祠、官書庫、祭器庫、東廡、西廡。下馬碑位于模星門西側(cè)墻外,為“一應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與縣志中描述的“一jiz文武官員至此下馬”不同,多了 "軍民人等”四字。據(jù)文廟負責人楊書生主任講,此碑為文廟維修時發(fā)現(xiàn),殘缺上部,修復后陳列于文廟,較為推確,訂正了縣志的說法。從前的棋星門為木質(zhì)斗拱結(jié)構(gòu),2000年維修時改成了現(xiàn)在的四根石柱沖天的牌坊式建筑。泮池修建于明成化年間,在上世紀后期還有蓮花與戸韋,如今已成“旱池”。沒縣文廟泮池與眾不同,為橢圓形,泮橋及周邊雕欄上街望柱、石獅子等,雖有損壞,但雕刻樸拙,形態(tài)憨厚可愛,洋橋東側(cè)科22個,西側(cè)有23個。經(jīng)詢問,均不知何故,極有可能是在重修時失誤所致。泮池東側(cè)釘一孝祠,為清末建筑,面闊三間,進深兩間,懸山頂,覆灰瓦,內(nèi)存碑刻四通。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近二十年孔廟研究成果綜述[J]. 田志馥. 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04)
[2]文廟在當代社會的利用對策研究[J]. 柳雯. 人民論壇. 2011(23)
[3]文廟學宮歷史文化初探[J]. 龐洪. 文物世界. 2011(02)
[4]孔廟泮池之文化寓意探析[J]. 李鴻淵. 中國名城. 2010(01)
[5]中國文廟文化遺產(chǎn)價值構(gòu)成初探[J]. 柳雯. 飛天. 2009(24)
[6]文廟的保護與利用:應在沖突中尋求和諧[J]. 唐紅炬. 中國文物科學研究. 2007(02)
[7]孔廟和學宮的建筑制度[J]. 張亞祥,劉磊. 古建園林技術(shù). 2001(04)
博士論文
[1]中國歷代孔子圖像演變研究[D]. 邢千里.山東大學 2010
[2]中國孔廟研究初探[D]. 彭蓉.北京林業(yè)大學 2008
[3]中國文廟文化遺產(chǎn)價值及利用研究[D]. 柳雯.山東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甘肅省孔廟遺存狀況研究[D]. 劉袖瑕.蘭州大學 2010
[2]濟南府學文廟的保護與開發(fā)問題探析[D]. 石偉.山東大學 2010
[3]曲阜孔廟的建筑藝術(shù)特色與文化內(nèi)涵研究[D]. 徐斌.山東大學 2008
[4]浙江衢州孔氏南宗家廟建筑研究[D]. 何媛.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08
[5]宋代江西孔廟研究[D]. 朱茹.江西師范大學 2008
[6]傳統(tǒng)城鎮(zhèn)中文廟的形態(tài)分析[D]. 郭建政.太原理工大學 2007
[7]韓城文廟建筑研究[D]. 李軼夫.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626751
【文章來源】:復旦大學上海市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9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河南省行政區(qū)劃圖
圖2:琪縣孔廟現(xiàn)今所在位置曾、思、孟四大陪圣之牌位。殿之兩廂房為孔了 72弟子民國14年即1925年,被軍閥胡笠生部焚毀。出核星門向有坐東朝西H門石坊一座。坊額、下橫、石匾。面西巾門運”四字,上方正中豎刻“文廟” 二字,南門橫區(qū)上刻““玉振”。面東南門上橫刻“秋水”,北門上橫刻“江漢”。水文章”。解放后,洪縣文廟用作當?shù)貙W校,期間進行多次維修。多被破壞,損失較大。至90年代,文廟建筑全部拆除,在甚高巾。至2004年,琪縣高巾搬走,后成為琪縣私立初巾淇縣文廟僅存碑刻四通,1984年移至上街路上的摘星中保護,這四通碑分別為《清代山西霍氏捐施書院地畝記》聽)1》、《魯司寇像》。由上可知琪縣孔廟/,代維修狀況,詳見下表:
圖3:梭縣孔廟現(xiàn)今所在位置梭縣文廟現(xiàn)今保留了主體建筑,由南向北,依次為梗星門、洋池、戟門、大成殿,東西兩側(cè)還有下馬碑、孝祠、官書庫、祭器庫、東廡、西廡。下馬碑位于模星門西側(cè)墻外,為“一應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與縣志中描述的“一jiz文武官員至此下馬”不同,多了 "軍民人等”四字。據(jù)文廟負責人楊書生主任講,此碑為文廟維修時發(fā)現(xiàn),殘缺上部,修復后陳列于文廟,較為推確,訂正了縣志的說法。從前的棋星門為木質(zhì)斗拱結(jié)構(gòu),2000年維修時改成了現(xiàn)在的四根石柱沖天的牌坊式建筑。泮池修建于明成化年間,在上世紀后期還有蓮花與戸韋,如今已成“旱池”。沒縣文廟泮池與眾不同,為橢圓形,泮橋及周邊雕欄上街望柱、石獅子等,雖有損壞,但雕刻樸拙,形態(tài)憨厚可愛,洋橋東側(cè)科22個,西側(cè)有23個。經(jīng)詢問,均不知何故,極有可能是在重修時失誤所致。泮池東側(cè)釘一孝祠,為清末建筑,面闊三間,進深兩間,懸山頂,覆灰瓦,內(nèi)存碑刻四通。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近二十年孔廟研究成果綜述[J]. 田志馥. 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04)
[2]文廟在當代社會的利用對策研究[J]. 柳雯. 人民論壇. 2011(23)
[3]文廟學宮歷史文化初探[J]. 龐洪. 文物世界. 2011(02)
[4]孔廟泮池之文化寓意探析[J]. 李鴻淵. 中國名城. 2010(01)
[5]中國文廟文化遺產(chǎn)價值構(gòu)成初探[J]. 柳雯. 飛天. 2009(24)
[6]文廟的保護與利用:應在沖突中尋求和諧[J]. 唐紅炬. 中國文物科學研究. 2007(02)
[7]孔廟和學宮的建筑制度[J]. 張亞祥,劉磊. 古建園林技術(shù). 2001(04)
博士論文
[1]中國歷代孔子圖像演變研究[D]. 邢千里.山東大學 2010
[2]中國孔廟研究初探[D]. 彭蓉.北京林業(yè)大學 2008
[3]中國文廟文化遺產(chǎn)價值及利用研究[D]. 柳雯.山東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甘肅省孔廟遺存狀況研究[D]. 劉袖瑕.蘭州大學 2010
[2]濟南府學文廟的保護與開發(fā)問題探析[D]. 石偉.山東大學 2010
[3]曲阜孔廟的建筑藝術(shù)特色與文化內(nèi)涵研究[D]. 徐斌.山東大學 2008
[4]浙江衢州孔氏南宗家廟建筑研究[D]. 何媛.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08
[5]宋代江西孔廟研究[D]. 朱茹.江西師范大學 2008
[6]傳統(tǒng)城鎮(zhèn)中文廟的形態(tài)分析[D]. 郭建政.太原理工大學 2007
[7]韓城文廟建筑研究[D]. 李軼夫.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62675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kgx/3626751.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