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牘所見早期中國長江中游地區(qū)的逃亡現(xiàn)象與地域社會
發(fā)布時間:2021-11-12 11:41
本項研究關注《岳麓書院藏秦簡(叁)》、里耶秦簡、張家山漢簡《奏讞書》和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等簡牘史料中所見的逃亡案例。我們先對相關簡文進行釋讀與個案分析,再結合地域社會史的視角與方法論,對早期中國長江中游的人群與地域社會展開研究。通過對早期中國長江中游地區(qū)逃亡者的生計方式、社會組織方式及其與地方社會的有機聯(lián)系、戰(zhàn)國末年與秦楚漢之際的心態(tài)與抉擇、長江中游的人群與地域空間的多樣性等問題的探討,嘗試揭示出多個層面的社會面相。
【文章來源】:廈門大學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問題之提出——學術史的視野
一、作為研究范式的地域社會史
二、早期中國長江中游地區(qū)地域社會史的研究現(xiàn)狀及其前景
三、研究的切入點:逃亡現(xiàn)象及其地域社會史意義
第二章 出土簡牘文獻所見逃亡案例的文本釋讀與分析
一、《岳麓書院藏秦簡(叁)》所見的逃亡案例
二、里耶秦簡所見的逃亡案例
三、張家山漢簡《奏讞書》所見的逃亡案例
四、《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所見的逃亡案例
五、簡文所見逃亡案例的歸類研究
第三章 逃亡現(xiàn)象與早期中國長江中游的地域社會
一、逃亡者的逃亡方式與生計方式
二、逃亡者的組織方式及其與地域社會的聯(lián)系
三、戰(zhàn)國末年至西漢前期的身份、抉擇與心態(tài)
四、長江中游的人群、地域社會與國家
余論
參考文獻
后記
在學期間發(fā)表的學術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文書行政與秦代洞庭郡的縣際網(wǎng)絡[J]. 郭濤. 社會科學. 2017(10)
[2]東漢時期的候審擔!逡粡V場東漢簡牘“保任”解[J]. 李均明. 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5)
[3]里耶秦簡所見逃亡現(xiàn)象——從“繚可逃亡”文書的復原說起[J]. 謝坤. 古代文明. 2017(01)
[4]釋簡牘中的“莫食”[J]. 李洪財. 敦煌研究. 2016(06)
[5]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所見商業(yè)問題探討[J]. 朱德貴. 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 2016(04)
[6]出土文獻所見秦洞庭郡新識[J]. 鄭威. 考古. 2016(11)
[7]秦漢“亡命”考論[J]. 陶傳祥. 南都學壇. 2016(02)
[8]里耶秦簡所見遷陵三鄉(xiāng)補論[J]. 魯家亮. 國學學刊. 2015(04)
[9]里耶秦簡所見遷陵地區(qū)物價研究[J]. 王佳. 江漢論壇. 2015(10)
[10]中古時代濱海地域的“水上人群”[J]. 魯西奇. 歷史研究. 2015(03)
博士論文
[1]秦地方司法諸問題研究[D]. 鄔勖.華東政法大學 2014
[2]復興與發(fā)展:學術史視野中的中國社會史研究(1980-2010)[D]. 代洪亮.山東大學 2011
碩士論文
[1]《岳麓書院藏秦簡(三)》相關問題研究[D]. 時軍軍.鄭州大學 2016
[2]秦漢逃亡問題研究[D]. 任贊.東北師范大學 2014
[3]出土漢代簡帛文字研究綜述(1914-2013)[D]. 楊一博.吉林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490842
【文章來源】:廈門大學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問題之提出——學術史的視野
一、作為研究范式的地域社會史
二、早期中國長江中游地區(qū)地域社會史的研究現(xiàn)狀及其前景
三、研究的切入點:逃亡現(xiàn)象及其地域社會史意義
第二章 出土簡牘文獻所見逃亡案例的文本釋讀與分析
一、《岳麓書院藏秦簡(叁)》所見的逃亡案例
二、里耶秦簡所見的逃亡案例
三、張家山漢簡《奏讞書》所見的逃亡案例
四、《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所見的逃亡案例
五、簡文所見逃亡案例的歸類研究
第三章 逃亡現(xiàn)象與早期中國長江中游的地域社會
一、逃亡者的逃亡方式與生計方式
二、逃亡者的組織方式及其與地域社會的聯(lián)系
三、戰(zhàn)國末年至西漢前期的身份、抉擇與心態(tài)
四、長江中游的人群、地域社會與國家
余論
參考文獻
后記
在學期間發(fā)表的學術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文書行政與秦代洞庭郡的縣際網(wǎng)絡[J]. 郭濤. 社會科學. 2017(10)
[2]東漢時期的候審擔!逡粡V場東漢簡牘“保任”解[J]. 李均明. 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5)
[3]里耶秦簡所見逃亡現(xiàn)象——從“繚可逃亡”文書的復原說起[J]. 謝坤. 古代文明. 2017(01)
[4]釋簡牘中的“莫食”[J]. 李洪財. 敦煌研究. 2016(06)
[5]長沙五一廣場東漢簡牘所見商業(yè)問題探討[J]. 朱德貴. 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 2016(04)
[6]出土文獻所見秦洞庭郡新識[J]. 鄭威. 考古. 2016(11)
[7]秦漢“亡命”考論[J]. 陶傳祥. 南都學壇. 2016(02)
[8]里耶秦簡所見遷陵三鄉(xiāng)補論[J]. 魯家亮. 國學學刊. 2015(04)
[9]里耶秦簡所見遷陵地區(qū)物價研究[J]. 王佳. 江漢論壇. 2015(10)
[10]中古時代濱海地域的“水上人群”[J]. 魯西奇. 歷史研究. 2015(03)
博士論文
[1]秦地方司法諸問題研究[D]. 鄔勖.華東政法大學 2014
[2]復興與發(fā)展:學術史視野中的中國社會史研究(1980-2010)[D]. 代洪亮.山東大學 2011
碩士論文
[1]《岳麓書院藏秦簡(三)》相關問題研究[D]. 時軍軍.鄭州大學 2016
[2]秦漢逃亡問題研究[D]. 任贊.東北師范大學 2014
[3]出土漢代簡帛文字研究綜述(1914-2013)[D]. 楊一博.吉林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49084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kgx/3490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