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培先生的玉器玉文化研究理念——《張忠培論良渚》讀后
發(fā)布時間:2021-05-23 01:39
《張忠培論良渚》一書收錄的7篇關于玉器文化研究的論文,代表了先生關于這一研究的理念。張忠培先生認為,玉器玉文化的研究應當分作三個層次進行,即"實事""求是""通古今之變"。本文為讀者詳細導讀了先生的玉器文化研究三步走的具體內容和操作方式。將其表述為從考古學家的立場出發(fā),帶著考古學的問題,使用情景考古等方法,研究考古材料,得出考古學認識。
【文章來源】:北方文物. 2020,(04)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9 頁
【文章目錄】:
一、關于“實事”
1. 要弄清玉器的基本屬性,包括材質、器形、紋飾、工藝及功用等。
2. 要弄清玉器是單件使用還是成組使用的。
3. 要弄清出土玉器的相關環(huán)境———處在何種關系或人文環(huán)境之中。
二、關于“求是”
三、關于“通古今之變”
1. 具體學術研究
2. 學術理念和學術追求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良渚文化墓地與其表述的文明社會[J]. 張忠培. 考古學報. 2012(04)
[2]《瑤山》——研究良渚文化必讀的著作[J]. 張忠培,楊晶. 文物. 2004(06)
[3]蜷體玉龍[J]. 孫機. 文物. 2001(03)
[4]兩周“佩玉”考[J]. 孫慶偉. 文物. 1996(09)
[5]玉德·玉符·漢玉風格[J]. 盧兆蔭. 文物. 1996(04)
[6]良渚文化的年代和其所處社會階段——五千年前中國進入文明的一個例證[J]. 張忠培. 文物. 1995(05)
[7]1982年江蘇常州武進寺墩遺址的發(fā)掘[J]. 汪遵國,李文明,錢鋒. 考古. 1984(02)
本文編號:3202039
【文章來源】:北方文物. 2020,(04)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9 頁
【文章目錄】:
一、關于“實事”
1. 要弄清玉器的基本屬性,包括材質、器形、紋飾、工藝及功用等。
2. 要弄清玉器是單件使用還是成組使用的。
3. 要弄清出土玉器的相關環(huán)境———處在何種關系或人文環(huán)境之中。
二、關于“求是”
三、關于“通古今之變”
1. 具體學術研究
2. 學術理念和學術追求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良渚文化墓地與其表述的文明社會[J]. 張忠培. 考古學報. 2012(04)
[2]《瑤山》——研究良渚文化必讀的著作[J]. 張忠培,楊晶. 文物. 2004(06)
[3]蜷體玉龍[J]. 孫機. 文物. 2001(03)
[4]兩周“佩玉”考[J]. 孫慶偉. 文物. 1996(09)
[5]玉德·玉符·漢玉風格[J]. 盧兆蔭. 文物. 1996(04)
[6]良渚文化的年代和其所處社會階段——五千年前中國進入文明的一個例證[J]. 張忠培. 文物. 1995(05)
[7]1982年江蘇常州武進寺墩遺址的發(fā)掘[J]. 汪遵國,李文明,錢鋒. 考古. 1984(02)
本文編號:320203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kgx/3202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