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館藏佛教文物看佛教的傳播——以唐四面造像碑、明毗盧遮那佛、唐彌勒佛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03-14 09:44
文章從館藏文物出發(fā),分析佛教的傳播發(fā)展。首先分析唐代四面造像碑的碑文及形制,表現佛經翻譯事業(yè)的發(fā)展對佛教傳播的意義。其次分析明代鎏金毗盧佛的造型,體現佛教教義對佛像及佛教傳播的影響。最后分析比較兩尊不同的彌勒佛造型,展示佛教傳播逐步走向世俗化的特征。
【文章來源】: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0,(09)
【文章頁數】:3 頁
【文章目錄】:
1 館藏唐代四面造像碑
2 館藏毗盧佛造型分析
3 館藏唐代彌勒佛像
4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兩種毗盧遮那佛造型:智拳印與最上菩提印毗盧佛造像探討[J]. 賴天兵. 中國藏學. 2009(03)
本文編號:3081939
【文章來源】: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0,(09)
【文章頁數】:3 頁
【文章目錄】:
1 館藏唐代四面造像碑
2 館藏毗盧佛造型分析
3 館藏唐代彌勒佛像
4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兩種毗盧遮那佛造型:智拳印與最上菩提印毗盧佛造像探討[J]. 賴天兵. 中國藏學. 2009(03)
本文編號:308193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kgx/3081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