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縣封氏墓群出土施釉陶瓷的年代考訂
發(fā)布時間:2021-03-08 12:10
河北景縣封氏墓群于上世紀40年代出土了一批陶瓷器,它們是南北朝至隋代陶瓷研究中的重要材料,但這批器物的出土信息多有缺失或混亂。作者結(jié)合北朝至隋初瓷器與鉛釉器的紀年材料,考訂了封氏墓群所出這兩類施釉陶瓷的年代,并對其中大部分器物的所屬墓葬進行了推定。
【文章來源】:美成在久. 2020,(03)
【文章頁數(shù)】:13 頁
【部分圖文】:
封氏墓群出土蓮花尊上的貼塑團花與相關(guān)紀年例證1.封氏墓群出土青瓷蓮花尊C頸部特寫2. 西安長孫紹遠墓出土青瓷盂3. 泰州魯莊出土青瓷帶系罐4. 武昌缽孟山南朝墓蓮花尊特寫
青瓷托盞一件,其彩色照片見于《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研究叢書》[15],胎色較深,釉面玻璃質(zhì)感強,應(yīng)為南方青瓷。同時,封魔奴墓中亦發(fā)現(xiàn)兩件銅托盞。這種可分離的青瓷托盞組合見于北魏晚期墓葬中[16],但盞的形狀以及盞與盞托之間的相對大小與封氏墓群出土者略有差異[圖3]。東魏北齊時期的青瓷托盞暫未發(fā)現(xiàn),僅見婁睿墓出土的四件鉛釉托杯,杯、盤均為高足,且合為一體不可分離[17]。故這件青瓷托盞較大可能是出自封魔奴或祖氏墓的梁代產(chǎn)品,考慮到形制上與現(xiàn)有紀年材料略有差異,不排除年代更晚的可能性。青瓷唾壺
青瓷鼓腹帶系罐一件,從黑白照片來看,該器釉色較為斑駁,且胎釉顏色對比度明顯,應(yīng)是北方青瓷。鼓腹帶系罐亦是南朝青瓷的常見器型,在東魏北齊之際有輸入北方的記錄,隨后引發(fā)了北方鉛釉器的模仿。而北方燒制的青瓷鼓腹帶系罐,最早見于濮陽北齊武平七年(公元576年)李云墓、李亨墓,此后該類罐腹部的浮雕蓮瓣逐漸簡化為波浪狀泥條或僅具一凸棱。具波浪狀泥條者見于景縣開皇三年(公元583年)高潭墓[23],封氏墓群出土者僅具一凸棱,由此推定為隋初產(chǎn)品,亦為開皇年間崔氏或王氏入葬時埋入[圖8]。[圖5]封氏墓群出土蓋罐與相關(guān)例證1.封氏墓群出土2. 湖南長沙爛泥沖64M1出土3. 江西新干金雞嶺M5出土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河南省濮陽縣這河寨北齊李亨墓發(fā)掘簡報[J]. 張相梅,張文彥,王顯智,孫興然,閻宏齋,王景蓮,段興亞,陳新玉,陳麗娜,單孝東,張鳳菊,安宏軒,劉建偉. 中原文物. 2017(04)
[2]河南洛陽市吉利區(qū)兩座北魏墓的發(fā)掘[J]. 程永建. 考古. 2011(09)
[3]西安南郊北魏北周墓發(fā)掘簡報[J]. 王久剛,潘穎瑞,李明亮,楊永剛,王磊,呼安林. 文物. 2009(05)
[4]北魏宣武帝景陵發(fā)掘報告[J]. 李聚寶,方孝廉,錢國祥,段鵬琦. 考古. 1994(09)
[5]河北景縣封氏墓群叢考[J]. 周錚. 文物春秋. 1992(02)
[6]封孝琰及其妻崔氏墓志[J]. 裴淑蘭. 文物春秋. 1990(04)
[7]山東棗莊中陳郝瓷窯址[J]. 劉鳳君,宋百川,徐龍國,鄭巖,冷艷燕. 考古學(xué)報. 1989(03)
[8]湖南資興晉南朝墓[J]. 傅舉有. 考古學(xué)報. 1984(03)
[9]山東嘉祥英山一號隋墓清理簡報——隋代墓室壁畫的首次發(fā)現(xiàn)[J]. 文物. 1981(04)
[10]河北景縣北魏高氏墓發(fā)掘簡報[J]. 何直剛. 文物. 1979(03)
本文編號:3071025
【文章來源】:美成在久. 2020,(03)
【文章頁數(shù)】:13 頁
【部分圖文】:
封氏墓群出土蓮花尊上的貼塑團花與相關(guān)紀年例證1.封氏墓群出土青瓷蓮花尊C頸部特寫2. 西安長孫紹遠墓出土青瓷盂3. 泰州魯莊出土青瓷帶系罐4. 武昌缽孟山南朝墓蓮花尊特寫
青瓷托盞一件,其彩色照片見于《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研究叢書》[15],胎色較深,釉面玻璃質(zhì)感強,應(yīng)為南方青瓷。同時,封魔奴墓中亦發(fā)現(xiàn)兩件銅托盞。這種可分離的青瓷托盞組合見于北魏晚期墓葬中[16],但盞的形狀以及盞與盞托之間的相對大小與封氏墓群出土者略有差異[圖3]。東魏北齊時期的青瓷托盞暫未發(fā)現(xiàn),僅見婁睿墓出土的四件鉛釉托杯,杯、盤均為高足,且合為一體不可分離[17]。故這件青瓷托盞較大可能是出自封魔奴或祖氏墓的梁代產(chǎn)品,考慮到形制上與現(xiàn)有紀年材料略有差異,不排除年代更晚的可能性。青瓷唾壺
青瓷鼓腹帶系罐一件,從黑白照片來看,該器釉色較為斑駁,且胎釉顏色對比度明顯,應(yīng)是北方青瓷。鼓腹帶系罐亦是南朝青瓷的常見器型,在東魏北齊之際有輸入北方的記錄,隨后引發(fā)了北方鉛釉器的模仿。而北方燒制的青瓷鼓腹帶系罐,最早見于濮陽北齊武平七年(公元576年)李云墓、李亨墓,此后該類罐腹部的浮雕蓮瓣逐漸簡化為波浪狀泥條或僅具一凸棱。具波浪狀泥條者見于景縣開皇三年(公元583年)高潭墓[23],封氏墓群出土者僅具一凸棱,由此推定為隋初產(chǎn)品,亦為開皇年間崔氏或王氏入葬時埋入[圖8]。[圖5]封氏墓群出土蓋罐與相關(guān)例證1.封氏墓群出土2. 湖南長沙爛泥沖64M1出土3. 江西新干金雞嶺M5出土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河南省濮陽縣這河寨北齊李亨墓發(fā)掘簡報[J]. 張相梅,張文彥,王顯智,孫興然,閻宏齋,王景蓮,段興亞,陳新玉,陳麗娜,單孝東,張鳳菊,安宏軒,劉建偉. 中原文物. 2017(04)
[2]河南洛陽市吉利區(qū)兩座北魏墓的發(fā)掘[J]. 程永建. 考古. 2011(09)
[3]西安南郊北魏北周墓發(fā)掘簡報[J]. 王久剛,潘穎瑞,李明亮,楊永剛,王磊,呼安林. 文物. 2009(05)
[4]北魏宣武帝景陵發(fā)掘報告[J]. 李聚寶,方孝廉,錢國祥,段鵬琦. 考古. 1994(09)
[5]河北景縣封氏墓群叢考[J]. 周錚. 文物春秋. 1992(02)
[6]封孝琰及其妻崔氏墓志[J]. 裴淑蘭. 文物春秋. 1990(04)
[7]山東棗莊中陳郝瓷窯址[J]. 劉鳳君,宋百川,徐龍國,鄭巖,冷艷燕. 考古學(xué)報. 1989(03)
[8]湖南資興晉南朝墓[J]. 傅舉有. 考古學(xué)報. 1984(03)
[9]山東嘉祥英山一號隋墓清理簡報——隋代墓室壁畫的首次發(fā)現(xiàn)[J]. 文物. 1981(04)
[10]河北景縣北魏高氏墓發(fā)掘簡報[J]. 何直剛. 文物. 1979(03)
本文編號:307102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kgx/3071025.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