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博物館紙質文物保存保護調查研究
本文關鍵詞:鄭州博物館紙質文物保存保護調查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紙質文物是人類文明的重要載體和各類博物館的重要收藏門類,具有脆弱性與易損性的特點。作為地方綜合性博物館和國家一級博物館,鄭州博物館紙質文物數(shù)量和種類較多,具有紙質文物保護的實踐經(jīng)驗,其紙質文物保存狀況和保護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文對鄭州博物館所藏紙質文物保存與保護狀況進行了深入調研,全面分析紙質文物受損原因和潛在威脅,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針對該館特點,找出更有針對性的保護辦法,提出具體解決方案的建議,從而使更多的紙質文物可以得到更有效地保存保護和傳承。本文主要采用實地抽樣調查、查閱文獻、綜合研究相結合的方法,此外還綜合運用對比、分析、統(tǒng)計和邏輯推理等相結合的方法,保證了取用資料的真實性、可靠性和獨特性,及相關結論的科學性和可行性。鄭州博物館紙質文物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折痕、變色、污漬、動物損害、粘連、殘缺等病害。受損原因主要包括內部因素、外部因素和人為因素。內部因素是紙質文物受損的根本原因,外部因素是紙質文物受損的外在條件,人為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制約著紙質文物的保存和保護。為加強紙質文物的保存和保護,鄭州博物館采取了多種措施,包括配置專門用于防蟲的樟木柜,柜內放置有固體防潮劑、樟腦丸和花椒,使用特制的真空塑料袋裝置等,并建立有主要承擔紙質文物保護任務、包括書畫裝裱室和實驗室在內的文物保護中心,在館藏紙質文物的基礎性保護和搶救性保護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根據(jù)鄭州博物館的實際情況,借鑒國內外相關經(jīng)驗,本文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了紙質文物保存保護的一套綜合性方法和策略。一方面,提出了一些具體方法和技術:充分利用傳統(tǒng)方法和現(xiàn)代科技成果,對文物本體進行保護,對文物保存環(huán)境進行監(jiān)測控制等。另一方面,提出了相應的保護理念和發(fā)展策略:以預防性保護為主,預防性保護和搶救性保護相結合;以技術保護為主,技術保護和科學管理并重;充分發(fā)揮傳統(tǒng)保護的優(yōu)勢,傳統(tǒng)技術與科技保護相結合;以本體保護為根本,本體保護與再生性保護相結合;以館內力量為主,跨部門跨區(qū)域合作。最重要的是要制定和實施綜合性保護的策略,采取適合本館實際的方式方法,更好地促進紙質文物的保存保護。對鄭州博物館的紙質文物保存保護狀況的調查和初步研究,不僅有利于該館紙質文物保存保護方法的改進和完善,有利于促進相關研究工作的深入開展,而且對國內多數(shù)博物館特別是眾多中小型博物館的紙質文物保護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
【關鍵詞】:鄭州博物館 紙質文物 保存 保護 調查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K876.9
【目錄】:
- 摘要5-7
- Abstract7-14
- 第一章 緒論14-18
- 第一節(jié) 選題背景14-15
- 第二節(jié) 選題意義15
-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法15-16
- 一 實地調查15-16
- 二 查閱文獻16
- 三 綜合研究16
- 第四節(jié) 相關術語說明16-18
- 第二章 鄭州博物館紙質文物保存與保護現(xiàn)狀18-34
- 第一節(jié) 鄭州博物館紙質文物保存現(xiàn)狀18-22
- 一 紙質文物數(shù)量和類型18-19
- 二 紙質文物保護制度建設19
- 三 紙質文物存放條件和方法19-20
- 四 紙質文物庫房設施設備20-22
- 五 紙質文物的展出和利用22
- 第二節(jié) 鄭州博物館紙質文物受損情況22-32
- 一 紙張病害25-30
- (一)變色25
- (二)污漬25
- (三)皺褶25-26
- (四)折痕26
- (五)斷裂26-27
- (六)殘缺27
- (七)粘連27
- (八)水漬27-28
- (九)變形28
- (一0)微生物損害28
- (一一)動物損害28
- (一二)煙熏28-29
- (一三)炭化29
- (一四)絮化29
- (一五)糟朽29
- (一六)銹蝕29-30
- (一七)斷線30
- (一八)書脊開裂30
- 二 寫印色料病害30-32
- (一)寫印色料脫落30
- (二)褪色30
- (三)暈色30-31
- (四)字跡模糊31
- (五)字跡擴散31
- (六)字跡殘缺31-32
- 三 復合病害32
- 第三節(jié) 鄭州博物館紙質文物保護狀況32-34
- 第三章 鄭州博物館紙質文物受損原因探討34-42
- 第一節(jié) 內部因素是紙質文物受損的根本原因34-35
- 一 造紙原料對紙張穩(wěn)定性的影響34
- 二 造紙工藝對紙張耐久性的影響34-35
- 三 寫印材料對墨跡持久性的影響35
- 第二節(jié) 外部因素是紙質文物受損的外在條件35-40
- 一 溫度影響36
- 二 濕度影響36-37
- 三 光照影響37
- 四 空氣污染37
- 五 灰塵影響37-38
- 六 害蟲影響38-39
- 七 微生物影響39-40
- 第三節(jié) 人為因素對紙質文物保護制約影響40-42
- 一 紙質文物入館前受損40
- 二 紙質文物鑒定工作不夠40-41
- 三 未按材質集中存放41
- 四 紙質文物保護經(jīng)費和技術不足41-42
- 第四章 鄭州博物館紙質文物保存保護的對策和建議42-55
- 第一節(jié) 重視紙質文物本體保護技術42-44
- 一 托裱法42
- 二 脫酸法42-43
- 三 加固法43
- 四 字跡顯示法43-44
- 第二節(jié) 加強保存環(huán)境的控制與監(jiān)測44-49
- 一 保存環(huán)境控制44-48
- (一)溫濕度控制44-45
- (二)光照控制45-46
- (三)空氣污染控制46
- (四)蟲害控制46-47
- (五)微生物控制47-48
- 二 保存環(huán)境監(jiān)測48-49
- 第三節(jié) 促進紙質文物保護理念和管理方法提升49-55
- 一 以預防性保護為主,,預防性保護和搶救性保護相結合49-50
- 二 以技術保護為主,技術保護和科學管理并重50-51
- 三 發(fā)揮傳統(tǒng)保護優(yōu)勢,傳統(tǒng)技術與科技保護相結合51-52
- 四 以本體保護為根本,本體保護與再生性保護相結合52-53
- 五 以館內力量為主,跨部門跨區(qū)域合作53-54
- 六 盡快完善有關紙質文物的制度規(guī)范54-55
- 第五章 結語55-57
- 參考文獻57-61
- 一 圖書57
- 二 文章57-59
- 三 標準和規(guī)范59-60
- 四 保護方案60-61
- 個人簡歷61-62
- 致謝6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龔德才,奚三彩,唐靜娟;紙質文物保護研究[J];東南文化;1997年04期
2 孫振乾,邱建輝,徐方圓,盧珊;羥丙基殼聚糖對紙質文物保護的應用研究[J];化學與生物工程;2005年01期
3 吳向波;;納米材料對紙質檔案保護影響初探[J];科技檔案;2006年01期
4 邱建輝;盧珊;彭程;趙強;;紙質文物多功能加固保護膠液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6年01期
5 陳庚齡;;武山縣博物館館藏文物保存現(xiàn)狀調查[J];絲綢之路;2011年12期
6 周春生;紙質文物老化化學阻抑研究現(xiàn)狀[J];商洛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04期
7 陳元生,解玉林;博物館文物保存環(huán)境質量標準研究[J];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2002年S1期
8 徐方圓,邱建輝,孫振乾,毛科人;含氟聚合物加固保護紙質文物研究[J];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2004年04期
9 廖原;消除有害氣體的多效環(huán)境保護劑的研制[J];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02期
10 張曉彤;王云峰;詹長法;;紙質文物保護修復的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J];中國文物科學研究;2007年0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劉菊;博物館環(huán)境中SO_2和NO_2氣體被動采樣及檢測方法的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2 縱浩;中國畫顏料老化色差值分析[D];安徽大學;2005年
3 陳遠翔;館藏文物微環(huán)境顆粒物監(jiān)測及調控體系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鄭州博物館紙質文物保存保護調查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7381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kgx/273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