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流域先秦兩漢鐵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5-25 16:12
【摘要】:鐵器是以鐵礦石冶煉加工制而成的器物。鐵器的出現(xiàn)對于人類社會的進程有極大地推進作用。湖南是我國較早出現(xiàn)和使用鐵器的地區(qū)之一,湘江流域是湖南早期鐵器的聚集地,出土的鐵器中年代最早的可以追溯到春秋晚期。戰(zhàn)國時期,湘江流域鐵器數(shù)量增多,分布范圍也更加廣泛。秦漢以后,鐵器普及到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各個領域。鐵器作為一種物質文化的載體,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研究湘江流域先秦兩漢鐵器,對于探討先秦兩漢時期湘江流域的社會經濟、文化、政治、科學技術等方面,都有極大的幫助。本文運用考古學資料與歷史文獻相結合的方法研究湘江流域先秦兩漢時期鐵器生產、應用和冶鐵技術及冶鐵業(yè)發(fā)展的情況。文章主要分五個部分展開對湘江流域先秦兩漢時期鐵器的研究。第一部分是緒論部分,對湘江流域先秦兩漢時期鐵器研究的選題背景、研究現(xiàn)狀、研究方法與思路進行闡釋,并指出研究中的不足之處。第二部分闡釋湘江流域出土先秦兩漢鐵器概況,對湘江流域先秦時期鐵器出土資料、湘江流域秦漢時期鐵器出土資料進行梳理分析,以此來掌握整體的湘江流域出土先秦兩漢鐵器的概況。第三部分從類型學角度對湘江流域出土鐵器進行類型分析,包括手工業(yè)工具、農具、生活用具、兵器及其它雜類等,并對湘江流域先秦兩漢時期鐵器的類型學統(tǒng)計。第四部分,對先秦兩漢時期湘江流域的冶鐵技術發(fā)展進行分析,從技術、社會、經濟和文化方面剖析其發(fā)展動因。并對鐵器在湘江流域發(fā)展中的作用進行分析,從農業(yè)生產、軍事戰(zhàn)爭以及其他方面來展開分析。第五部分,結語?偨Y湘江流域出土的先秦兩漢時期鐵器的分布規(guī)律,各個時期鐵器的特征,分析冶鐵技術的源流、探討冶鐵業(yè)發(fā)展的動因及鐵器的作用等。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K876.42
本文編號:2680404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K876.4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樸華;雷永利;夏笑容;曹德清;李建偉;肖靜華;袁外發(fā);高鐵;;湖南長沙識字嶺西漢墓(M3)發(fā)掘簡報[J];文物;2015年10期
2 段堅;羅勝強;吳艾妮;;湖南郴州飛機坪西漢墓發(fā)掘簡報[J];江漢考古;2014年03期
3 莫林恒;胥衛(wèi)華;;湖南桃江麥子園遺址發(fā)掘報告[J];湖南考古輯刊;2014年00期
4 王良智;;湖南臨武楊家山墓群發(fā)掘簡報[J];湖南考古輯刊;2014年00期
5 趙曉華;張景堯;;湖南長沙風盤嶺漢墓發(fā)掘簡報[J];文物;2013年06期
6 曾曉光;;湖南邵東縣廉橋東漢墓的發(fā)掘[J];考古;2008年08期
7 鄭均生;陳明慶;;湖南衡陽縣赤石天門山西漢墓發(fā)掘簡報[J];江漢考古;2005年04期
8 楊權喜;試論楚國鐵器的使用和發(fā)展[J];江漢考古;2004年02期
9 盛定國;鄧建強;;湖南桃江腰子侖春秋墓[J];考古學報;2003年04期
10 鄭均生,陳明慶;衡陽縣赤石新莽墓[J];湖南考古輯刊;1999年00期
,本文編號:268040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kgx/2680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