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西北方音見系開口二等演變考
[Abstract]:There are two special types of different characters in Dunhuang literature: first, the second and fourth order characters of the opening and the opening of the lines and the third and fourth classes of the opening and the opening of the fine group are replaced by each other, and the other is the third and the fourth order characters of the opening and the opening of the fine group. They reflect that the vowels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class characters in the northwest of the Tang and the five dynasties produced -j dielectrics, the initial consonants were palatated, and some of the consonants were further developed into the tongue-face sound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j.
【作者單位】: 昆明學院人文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西部和邊疆地區(qū)規(guī)劃項目“《資治通鑒釋文》音系研究”(16XJA740001)
【分類號】:H171;K870.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崇興;;宜都話見系二等開口字的讀音[J];語言研究;2011年02期
2 張邱林;陜縣(原店鎮(zhèn))方言蟹攝開口二等見系字的讀音[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05期
3 謝紀鋒;對《跟見系字諧聲的照三系字》一文的幾點意見[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2期
4 陳初生;上古見系聲母發(fā)展中一些值得注意的線索[J];古漢語研究;1989年01期
5 許寶華;潘悟云;;不規(guī)則音變的潛語音條件——兼論見系和精組聲母從非腭音到腭音的演變[J];語言研究;1985年01期
6 張光宇;;漢語方言見系二等文白讀的幾種類型[J];語文研究;1993年02期
7 陳有恒;蒲圻方音與古音的關系[J];咸寧師專學報;1984年02期
8 李暉;;敦煌(市區(qū))音系概說[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2年09期
9 吳先文;;見端二系上古可通——兼論“孤獨鰥寡”同源[J];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5期
10 趙健;天水方言中的尖團音問題[J];天水師專學報;1997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虎;唐五代小說語詞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蔣光美;安徽無為方言韻母研究[D];安徽大學;2015年
2 羅毅;夾侗話語音研究[D];貴州大學;2015年
3 邊利明;尚義方言東路話語音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4 丁婷婷;淮北方言語音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年
5 黃雅婷;綦江方言音系調(diào)查研究[D];四川外語學院;2011年
6 李娟娟;漢至唐五代買地券復音詞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年
7 洪小熙;蓬萊方言語音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8 馬月亮;河西[鼉淼囊魲芯縖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9 吳文杰;平定方言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10 游黎;唐五代量詞研究[D];四川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240231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kgx/2402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