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shù)月刊》2011年06期
本文關(guān)鍵詞:清華簡《耆夜》篇禮制問題述惑,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學術(shù)月刊》 2011年06期
投稿
清華簡《耆夜》篇禮制問題述惑
【摘要】:清華簡《耆夜》在禮制方面與傳世文獻多有抵觸。認可《耆夜》篇反映的禮制為西周早期禮制,那么現(xiàn)有禮學知識體系將被顛覆,禮學史將要改寫!蛾纫埂凡蛔裱"公卿不為獻主"原則,違背君主不酬"獻主"規(guī)則,似不明確設(shè)立"獻主"角色的目的。本國人士稱"客"不稱"賓",與西漢以下文獻用詞習慣接近。"獻主"不獻酒反而酬酒,違背設(shè)立"獻主"的初衷。關(guān)于武王、周公作詩的描寫與詩樂一體的宗周禮樂制度不符合。武王、周公所作詩句與酬酒儀注矛盾。周公做詩無視武王的存在,有"出位"之嫌。從禮制角度看,《耆夜》篇疑點頗多,其真?zhèn)螁栴}仍有待進一步討論。
【作者單位】:
安徽財經(jīng)大學文學與藝術(shù)傳媒學院;
【關(guān)鍵詞】:
【分類號】:K877
【正文快照】:
清華簡《耆夜》篇圖版正式公布前,主要整理者李學勤教授就已經(jīng)在《光明日報》上發(fā)表部分整理成果①,引起了史學界和文學界的熱烈討論。特別是文中出現(xiàn)了武王、周公現(xiàn)場做詩的描述,有人譽之為“文學史上空前的發(fā)現(xiàn)”!蛾纫埂分窈喺掌约俺醪娇坚尦晒皇赵凇肚迦A大學藏戰(zhàn)國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PDF全文下載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僅支持PDF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胡厚宣;;[J];歷史研究;1959年10期
2 馬楠;;[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3 劉成群;;[J];學術(shù)論壇;2010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德寬,徐在國;[J];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02期
2 王謀寅;;[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3 葉罕云;;[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4 唐旭東;;[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3期
5 廖名春;[J];北方論叢;2001年01期
6 李學勤;[J];北方論叢;2003年01期
7 趙德波;;[J];北方論叢;2010年04期
8 黃立鵬;馮文全;;[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9年11期
9 周曉陸;[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10 韓兆琦;陳金霞;;[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崔冠華;;[A];炎帝·姜炎文化與和諧社會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邵炳軍;賴旭輝;;[A];儒學與二十一世紀文化建設(shè):首善文化的價值闡釋與世界傳播[C];2007年
3 祝秀權(quán);;[A];詩經(jīng)研究叢刊(第十八輯)[C];2010年
4 曹建國;;[A];2010年中國文學傳播與接受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匯編(中國古代文學部分)[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鶴;[D];北京語言大學;2009年
2 鄭麗;[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3 胡宏哲;[D];北京語言大學;2008年
4 張燕;[D];吉林大學;2011年
5 姚曉娟;[D];吉林大學;2011年
6 羅建新;[D];上海大學;2010年
7 孔慶典;[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8 韓香花;[D];鄭州大學;2010年
9 楊棟;[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10 張華;[D];吉林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國津;[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向文斌;[D];西南大學;2011年
3 李明麗;[D];吉林大學;2011年
4 徐靜;[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5 李玲玲;[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6 張秋芳;[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7 邱雁;[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8 周英;[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杜亞輝;[D];北京語言大學;2008年
10 孫繼勝;[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胡厚宣;[J];復旦學報(人文科學版);1956年01期
2 張林川,周春健;[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3 王清珍;[J];文學遺產(chǎn);2003年02期
4 王洲明;;[J];文學遺產(chǎn);2007年02期
5 劉冬穎;;[J];文學遺產(chǎn);2009年02期
6 劉毓慶;;[J];文藝研究;2009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楠;;[J];廣西教育;2010年18期
2 姚偉鈞;[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4期
3 姚小鷗;;[J];北方論叢;2006年01期
4 白國紅;;[J];中國歷史文物;2006年03期
5 李炳南;[J];云南社會科學;1999年03期
6 楊英;[J];江蘇地方志;2000年04期
7 干鳴豐;[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年11期
8 陸自榮;;[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9 林聰舜;;[J];南都學壇;2007年03期
10 郭善兵;;[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文英;;[A];宗師巨匠 表率楷!o念周培源文集[C];2002年
2 許啟賢;;[A];炎帝與漢民族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3 鄭鼎文;;[A];“寶雞歷史文化與學校愛國主義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4 張華;;[A];陜西省社會科學界第三屆(2009)學術(shù)年會——道路·創(chuàng)新·發(fā)展——“陜西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論壇交流論文選編[C];2009年
5 小林聰;;[A];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呂凌峰;;[A];全國中青年學者科技史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7 董仲舒;;[A];董仲舒思想學術(shù)研討會?痆C];2004年
8 辜堪生;;[A];傳統(tǒng)倫理與現(xiàn)代社會——第15次中韓倫理學國際討論會論文匯編(二)[C];2007年
9 胡長霞;;[A];中國民政精神醫(yī)學第四屆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1996年
10 孔慶福;;[A];孔學研究(第六輯)——云南孔子學術(shù)研究會第六次暨海峽兩岸第四次孔子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華;[N];光明日報;2000年
2 初建;[N];中華工商時報;2000年
3 朱偉;[N];中國教育報;2010年
4 記者 黃瑾;[N];雅安日報;2009年
5 劉景州;[N];天津日報;2010年
6 記者 高曉軍;[N];雅安日報;2009年
7 周冠藝;[N];上海中醫(yī)藥報;2003年
8 原建軍 實習生 楊瑜 李楠;[N];西安日報;2005年
9 東北師范大學文學院 付林鵬;[N];中國文物報;2010年
10 曉君;[N];四川日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宏波;[D];鄭州大學;2001年
2 王美華;[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3 張一兵;[D];吉林大學;2004年
4 楊朝明;[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楊建宏;[D];四川大學;2006年
6 郭善兵;[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7 劉媛;[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9年
8 趙曉斌;[D];浙江大學;2009年
9 張志云;[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10 陳智;[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耿元驪;[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2 張爽;[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3 凌宇;[D];武漢大學;2004年
4 金霞;[D];曲阜師范大學;2002年
5 李廣生;[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6年
6 陸躍升;[D];貴州大學;2006年
7 何青藍;[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8 李燕;[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9 馬婷婷;[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10 李秀亮;[D];煙臺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期刊
>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船山學刊
相關(guān)作者
> >
> >
> >
> >
> >
> >
> >
> >
> >
《中國學術(shù)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網(wǎng)數(shù)字出版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華大學 84-48信箱 大眾知識服務(wù)
京ICP證0404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wǎng)證(京)字008號
出版物經(jīng)營許可證 新出發(fā)京批字第直0595號
訂購熱線: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務(wù)熱線: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線咨詢:
傳真:010-6278036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802020475號
本文關(guān)鍵詞:清華簡《耆夜》篇禮制問題述惑,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2917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kgx/229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