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dāng)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考古論文 >

四川博物院藏兩件敦煌絹畫

發(fā)布時間:2018-07-21 19:59
【摘要】:正20世紀(jì)初,敦煌石窟出土了一批絹畫,它們多流散至國外,其中以英、法、俄三國收藏最多。隨著《西域美術(shù)》(大英博物館藏品卷、吉美博物館藏品卷)和《俄藏敦煌藝術(shù)品》的刊布[1],使學(xué)術(shù)界得見敦煌絹畫的大部分。我國國內(nèi)收藏的敦煌絹畫的數(shù)量非常有限,只有故宮博物院藏五代白衣觀音像、五代菩薩像長幡[2],甘肅省博物館藏北宋淳化二年(991年)《報父母恩重經(jīng)變》[3],瓜州博物館藏《千手千眼觀音經(jīng)變》[4]等為數(shù)不多的幾件。這幾件國內(nèi)收藏的敦煌絹
[Abstract]: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a number of silk paintings were unearthed in Dunhuang grottoes, most of which were collected in England, France and Russia.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Western region Art" (British Museum Collection Volume, Jimei Museum Collection Volume) and "Russian Tibetan Dunhuang Art", most of Dunhuang silk paintings can be seen in academic circles. The number of Dunhuang silk paintings collected in our country is very limited. Only the white Guanyin images of the five dynasties in the Palace Museum have been collected. The five dynasties Bodhisattva statue [2], the Gansu Provincial Museum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Chun Hua two years (1991) < reported the parents' meridian change] [3], Guazhou Museum, "Qianhand thousand eyes Guanyin Sutra change" [4] and so on few pieces. These are the Dunhuang silk collections in China.
【作者單位】: 四川大學(xué)歷史文化學(xué)院;四川博物院;
【分類號】:K879.4

【相似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德;敦煌絹畫題記輯錄[J];敦煌學(xué)輯刊;1996年01期

2 傅振倫;;追記故宮西遷書畫告別西南父老展覽[J];紫禁城;1990年05期

3 王惠民;;敦煌西夏洞窟分期及存在的問題[J];西夏研究;2011年01期

4 趙力光;;西安出土唐代絹畫的修復(fù)[J];文博;1985年06期

5 傅振倫;;漫談博物館建筑問題[J];文博;1985年06期

6 楊富學(xué);敦煌石窟所出儀禮與還愿織物的重要性(提要)[J];敦煌研究;1995年02期

7 李凱;;故宮文物顛沛南遷[J];四川黨的建設(shè)(城市版);2009年04期

8 穆益勤;;宋代王詵的一幅詩、詞行書墨跡[J];紫禁城;1982年02期

9 陳燮君;;宮庭珍寶[J];上海工藝美術(shù);2006年01期

10 郭俊葉;;敦煌木雕像及木板畫[J];敦煌研究;2008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中國紫禁城學(xué)會首屆會員大會代表名錄[A];中國紫禁城學(xué)會論文集(第一輯)[C];1996年

2 殷春梅;韋蘭;;現(xiàn)存有關(guān)李白的古代書畫作品目錄[A];中國李白研究(2005年集)——中國李白研究會第十一次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羅哲文;;祝紫禁城宮闕和故宮博物院再現(xiàn)輝煌,更加輝煌,永遠(yuǎn)輝煌——在中國紫禁城學(xué)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xué)術(shù)討論會上的致辭(代序)[A];中國紫禁城學(xué)會論文集(第一輯)[C];1996年

4 王時煦;;再論古建筑物與故宮博物院的防雷[A];中國紫禁城學(xué)會論文集(第一輯)[C];1996年

5 芮謙;;紫禁城建筑的保護(hù)與利用之設(shè)想[A];中國紫禁城學(xué)會論文集(第四輯)[C];2004年

6 王時煦;于倬云;白麗娟;;故宮博物院的防雷歷史與經(jīng)驗總結(jié)[A];中國紫禁城學(xué)會論文集(第三輯)[C];2000年

7 裴煥祿;;祝學(xué)會發(fā)揮積極作用——在中國紫禁城學(xué)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xué)術(shù)討論會上的致辭[A];中國紫禁城學(xué)會論文集(第一輯)[C];1996年

8 楊烈;;紫禁城保護(hù)的幾個問題[A];中國紫禁城學(xué)會論文集(第一輯)[C];1996年

9 ;序[A];常書鴻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紀(jì)念文集[C];2004年

10 姜進(jìn)展;李德山;;故宮古磚的保護(hù)問題[A];中國紫禁城學(xué)會論文集(第二輯)[C];1997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周大彬;故宮博物院庫房發(fā)現(xiàn)大批龍泉官窯瓷器[N];麗水日報;2005年

2 本報記者 霍文琦;文物保護(hù)與管理成公眾注目焦點[N];中國社會科學(xué)報;2011年

3 唐彬;文物損毀因何讓人痛心[N];東莞日報;2011年

4 焦雯;古老故宮亮新姿[N];中國文化報;2008年

5 王曉;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之《青銅禮樂器》和《青銅生產(chǎn)器》[N];中國文物報;2007年

6 甘肅省博物館 李永平;甘肅定西出土的新莽權(quán)衡器及收藏傳奇[N];中國文物報;2007年

7 記者 楊玲邋邵其珍 特約記者 張月玲;永登發(fā)現(xiàn)大量國內(nèi)罕見珍貴文物[N];蘭州日報;2008年

8 李韻;故宮大修工程一期基本完成[N];光明日報;2008年

9 王春城;神韻精絕說宋瓷(中)[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8年

10 中國國家博物館藝術(shù)品開發(fā)中心 廖飛;清代康熙青花瓷器賞析——康熙晚期青花瓷器[N];中國聯(lián)合商報;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黨燕妮;晚唐五代宋初敦煌民間佛教信仰研究[D];蘭州大學(xué);2009年

2 楊森;敦煌家具研究[D];蘭州大學(xué);2006年

3 徐勇;敦煌壁畫的材料研究[D];蘭州大學(xué);2007年

4 陳麗萍;理想、女性、習(xí)俗[D];首都師范大學(xué);2007年

5 張元林;北朝——隋時期敦煌法華藝術(shù)研究[D];蘭州大學(xué);2009年

6 王中旭;陰嘉政窟[D];中央美術(shù)學(xué)院;2009年

7 陳菊霞;敦煌翟氏研究[D];蘭州大學(xué);2008年

8 徐振杰;中國早期佛教造像民族化與世俗化研究[D];山東大學(xué);2006年

9 郭俊葉;敦煌莫高窟第454窟研究[D];蘭州大學(xué);2010年

10 申紅義;出土楚簡與傳世典籍異文研究[D];四川大學(xué);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鄔文霞;敦煌石窟唐五代官員畫像之服飾研究[D];蘭州大學(xué);2010年

2 彭建兵;敦煌石窟早期密教狀況研究[D];蘭州大學(xué);2006年

3 顧淑彥;敦煌石窟賢愚經(jīng)變研究[D];蘭州大學(xué);2009年

4 陳佩姣(釋見徽);唐宋時期地藏菩薩像研究[D];四川大學(xué);2006年

5 于宗仁;敦煌石窟元代壁畫制作材料及工藝分析研究[D];蘭州大學(xué);2009年

6 李靜;中原北方與敦煌北朝隋代石窟天井圖樣考察[D];清華大學(xué);2007年

7 陳太慶;財富與永生[D];中央美術(shù)學(xué)院;2007年

8 張景峰;敦煌陰氏家族與莫高窟陰家窟研究[D];蘭州大學(xué);2008年

9 黃曉楓;四川出土宋代瓷器初步研究[D];四川大學(xué);2002年

10 魏麗;敦煌莫高窟壁畫中地毯圖案的研究[D];東華大學(xué);2007年

,

本文編號:213669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kgx/213669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31fc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