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陵史家河戰(zhàn)國墓地相關問題探討
本文選題:史家河墓地 + 戰(zhàn)國時期; 參考:《考古與文物》2015年03期
【摘要】:本文探討了史家河河墓地的年代、布局、墓葬特征及族屬等相關問題。研究表明,史家河墓地的年代集中在戰(zhàn)國中期,個別墓葬略有早晚,其文化面貌復雜、多元因素共存,既包括了西戎文化因素、秦文化及三晉文化因素,又包括少量的北方系青銅文化的因素。史家河墓地在戰(zhàn)國早中期是一處與魏國關系密切的戎人墓地;戰(zhàn)國晚期時,這一區(qū)域成為秦河西之地,墓地所有者發(fā)生轉(zhuǎn)化,成為秦人的一處葬地。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ge, distribution, burial characteristics and clan affiliation of Shijiahe River Cemetery.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age of Shijiahe graveyard is concentr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and individual tombs are slightly sooner or later. Their cultural features are complicated and the multiple factors coexist, which include the Xi Rong cultural factors, the Qin culture and the cultural factors of the three Jin dynasties. It also includes a small number of elements of the Northern Bronze Culture. Shijiahe graveyard was a necropolis with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Wei in the early and middle warring States period. In the 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is area became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Qin River, the owner of the cemetery changed and became a burial ground for the Qin people.
【作者單位】: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黃陵寨頭河戰(zhàn)國戎人墓地考古發(fā)掘報告》(立項號:20141828)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K878.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滕銘予;;論關中秦墓中洞室墓的年代[J];華夏考古;1993年02期
2 周興華;;寧夏中衛(wèi)縣狼窩子坑的青銅短劍墓群[J];考古;1989年11期
3 楊守國;祁悅章;;寧夏彭陽縣近年出土的北方系青銅器[J];考古;1999年12期
4 金學山;;西安半坡的戰(zhàn)國墓葬[J];考古學報;1957年03期
5 孫周勇;孫戰(zhàn)偉;邵晶;;黃陵寨頭河戰(zhàn)國墓地相關問題探討[J];考古與文物;2012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偉權(quán);;論“洞庭郡”[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2 ;三門峽市三里橋秦人墓發(fā)掘簡報[J];華夏考古;1993年04期
3 岳洪彬;銅橋形飾的性質(zhì)和用途再考[J];華夏考古;2002年03期
4 梁云;;從秦文化的轉(zhuǎn)型看考古學文化的突變現(xiàn)象[J];華夏考古;2007年03期
5 郭明;;先秦時期墓上建筑研究[J];華夏考古;2012年01期
6 黃尚明;東周楚、秦葬俗的簡略比較[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7 陳建立;楊軍昌;孫秉君;潘巖;;梁帶村遺址M27出土銅鐵復合器的制作技術(shù)[J];中國科學(E輯:技術(shù)科學);2009年09期
8 孟華平;三峽地區(qū)土坑洞室墓初探[J];江漢考古;2004年02期
9 李麗娜;;試析湖北盤龍城遺址第一至三期文化遺存的年代和性質(zhì)[J];江漢考古;2008年01期
10 周海峰;;晉南地區(qū)戰(zhàn)國秦漢陶器墓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胡謙盈;;郭沫若論商、周人殉的基本觀點[A];郭沫若研究第二輯[C];198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海峰;燕文化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牛長立;比較視野中的鄂爾多斯式青銅斧[D];南京大學;2011年
3 陸德富;戰(zhàn)國時代官私手工業(yè)的經(jīng)營形態(tài)[D];復旦大學;2011年
4 胡保華;中國北方出土先秦時期銅矛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劉芳芳;戰(zhàn)國秦漢妝奩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6 倪玉湛;夏商周青銅器藝術(shù)的發(fā)展源流[D];蘇州大學;2011年
7 包瑞峰;嬴秦禮俗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8 武瑋;黃河中下游地區(qū)漢至西晉模型明器研究[D];鄭州大學;2012年
9 張維慎;寧夏農(nóng)牧業(yè)發(fā)展與環(huán)境變遷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10 崔波;甲骨占卜源流探索[D];鄭州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岳亞莉;豫北地區(qū)戰(zhàn)國墓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2 程曉丹;虢國墓地喪葬制度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3 李坤;洛陽地區(qū)東周時期墓葬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陳志明;山西地區(qū)出土晉系青銅器紋飾類型與文化因素分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5 孫戰(zhàn)偉;夏商時期陶大口尊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6 齊耐心;東周青銅卮的整理與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7 李成;東周時期葬用馬車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8 沈琳;秦國與戎狄關系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9 杜志東;北方草原虎紋青銅紋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10 冷霜;關于中國古代建筑文獻的基礎研究[D];遼寧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齊東方;中國早期金銀器研究[J];華夏考古;1999年04期
2 張中一;張欣如;;陜西長安洪慶村秦漢墓第二次發(fā)掘簡記[J];考古;1959年12期
3 蔡先啟;張澤棟;劉玉堂;;湖北云夢睡虎地秦漢墓發(fā)掘簡報[J];考古;1981年01期
4 劉得禎;許俊臣;;甘肅慶陽春秋戰(zhàn)國墓葬的清理[J];考古;1988年05期
5 吳耀利;;陜西蘭田泄湖戰(zhàn)國墓發(fā)掘簡報[J];考古;1988年12期
6 羅豐;韓孔樂;;寧夏固原近年發(fā)現(xiàn)的北方系青銅器[J];考古;1990年05期
7 羅豐;;固原青銅文化初論[J];考古;1990年08期
8 延世忠;李懷仁;;寧夏西吉發(fā)現(xiàn)一座青銅時代墓葬[J];考古;1992年06期
9 楊守國;祁悅章;;寧夏彭陽縣近年出土的北方系青銅器[J];考古;1999年12期
10 烏恩;;略論歐亞草原早期游牧人藝術(shù)中的卷曲動物形象[J];考古;2002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吳良寶;;續(xù)說“梁冢,
本文編號:204102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kgx/2041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