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馬灘秦簡乙種《日書》“占雨”類文獻編聯(lián)初探
本文選題:放馬灘秦簡 + 乙種《日書》; 參考:《考古與文物》2014年05期
【摘要】:本文試圖對放馬灘秦簡乙種《日書》中"占雨"類文獻的編聯(lián)提出不同意見,具體涉及兩組文本,分別是第144至153號簡和第154至161號簡。
[Abstract]:This paper tries to put forward different opinions on the compilation of the literature of "the rain" in the Jian, Qin, Qin, Qin, and Qin Dynasty, which involves two sets of texts from 144th to 153 and 154th to 161, respectively.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歷史學院簡帛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秦簡牘的綜合整理與研究”(項目批準號:08JZD0036)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湖北出土未刊布楚簡(五種)集成研究”(10&ID089);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漢初律令體系研究”(項目編號:12CZS014)的資助
【分類號】:K877.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王崇禮;;江陵岳山秦漢墓[J];考古學報;2000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沈晉賢;從巫祝用“土”到以“土”為藥論——兼論馬王堆醫(yī)書巫祝用土[J];安徽大學學報;2004年06期
2 劉信芳;;古文字歧讀釋例[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3 張振謙;;齊系陶文考釋[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4 劉曉滿;卜憲群;;秦漢行政中的效率規(guī)定與問責[J];安徽史學;2012年02期
5 陳晶;;對秦簡中貲甲盾繳納形式的再認識[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2期
6 鄒春生;秦漢財務審計初探[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7 劉莉;;論《包山楚簡》133號簡文“誥”字的改釋[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8 張信通;;秦漢時期的鄉(xiāng)亭[J];安順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9 鄒水杰,岳慶平;西漢縣令長初探[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10 楊宗兵;里耶秦簡縣“守”、“丞”、“守丞”同義說[J];北方論叢;2004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郭洪伯;;秦漢“稗官”考 秦漢基層機構的組織方式(其一)[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屆北京大學史學論壇論文集[C];2011年
2 郭洪伯;;“郡守為廷”——秦漢時期的司法體系[A];第八屆北京大學史學論壇論文集[C];2012年
3 丁媛;張如青;湯曉龍;;論出土簡帛文獻中的病因思想[A];中國慶陽2011岐黃文化暨中華中醫(yī)藥學會醫(yī)史文獻分會學術會論文集[C];2011年
4 楊志賢;;戰(zhàn)國秦漢出土簡帛的詞典學價值[A];福建省辭書學會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9年
5 曹旅寧;;南越國宮署遺址所出法律簡牘初探[A];中國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輯)——南越國遺跡與廣州歷史文化名城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古都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韓升;;中國古代對外關系理論的形成與發(fā)展[A];傳統(tǒng)中國研究集刊(第五輯)[C];2008年
7 馬怡;;漢畫像中的兩幅“奉謁”圖——東平后屯漢墓壁畫、沂南北寨漢墓畫像石[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8 王子今;;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病》篇釋讀[A];秦文化論叢(第十輯)[C];2003年
9 周國林;;西晉“兩類郡縣農(nóng)民”說榷議[A];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6年
10 張如青;丁媛;;出土簡帛涉醫(yī)文獻概述[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全國第十七屆醫(yī)古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呂利;律簡身份法考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李華;孟子與漢代《詩經(jīng)》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鄖在廷;西漢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4 王飛;3-6世紀中國北方地區(qū)的疫病與社會[D];吉林大學;2011年
5 趙久湘;秦漢簡牘法律用語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6 夏利N
本文編號:204023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kgx/2040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