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角質(zhì)文物保護研究進展
本文選題:骨 + 角 ; 參考:《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2016年01期
【摘要】:骨角質(zhì)文物豐富的歷史價值使其成為世界各地考古學、人類學、藝術(shù)史研究的重要材料,但由于骨角質(zhì)文物一般年代久遠、保存環(huán)境各異以及自然礦化等因素造成該類文物的保存狀況不容樂觀。該文擬從骨角質(zhì)文物保護研究的角度,對目前骨角質(zhì)文物的制作材料與工藝、病害研究、修復技術(shù)及預防性保護等方面進行梳理,并嘗試找出目前存在的問題與保護需求。我國骨角質(zhì)文物保護需求主要包括出土飽水器物的現(xiàn)場保護是骨角質(zhì)文物保護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中國最早的古文字資料即有字甲骨的防風化研究是骨角質(zhì)文物保護中的重點課題;全國各地出土的不同時期動物骨骼的保護是骨角質(zhì)文物保護工作的主要內(nèi)容。
[Abstract]:The rich historical value of bony horniness makes it an important material for archaeology, anthropology and art history research around the world.The preservation condition of this kind of cultural relic is not optimistic due to different preservation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mineralization.In this paper,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research on the protection of bone cuticular cultural relic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ort out the materials and techniques, disease research, repair technology and preventive protection of bone cuticular relics, and try to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tection needs.The protection needs of bone keratinocytes in China mainly include the field protection of excavated water-filled objects, which is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the protection of bone horny relics.The study on the weathering of the worded oracle bones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protection of the horny relics in China, and the protection of animal bones in different periods unearthed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country i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protection of the cultural relics of the horny bones.
【作者單位】: 陜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陜西省考古研究院;
【分類號】:K87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鳴;淺議新形勢下杭州市文物保護工作[J];杭州科技;2001年05期
2 劉淑敏;河北省古代建筑保護研究所積極投入西部文物保護工作[J];文物春秋;2001年03期
3 王琴紅;江西將開展文物保護“五納入一安全”督查工作[J];南方文物;2003年01期
4 ;埃及出臺文物保護新法[J];阿拉伯世界;2004年02期
5 ;文物保護的美好春天[J];文物世界;2004年03期
6 郭宏;論“不改變原狀原則”的本質(zhì)意義——兼論文物保護科學的文理交叉性[J];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2004年01期
7 閻宏彬;標準化與文物保護[J];文物世界;2004年05期
8 金銖;;“我對文物保護是執(zhí)著的”——記文物保護專家謝辰生先生[J];中國文化遺產(chǎn);2004年02期
9 王丹華;;對文物保護科技工作的一點看法[J];中國文化遺產(chǎn);2004年03期
10 奚三彩;;現(xiàn)代科技在紙質(zhì)文物保護中的應用[J];中國文化遺產(chǎn);2004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昆;;科學發(fā)展觀下對文物保護工作的重新思考[A];博物館藏品保管學術(shù)論文集——北京博物館學會保管專業(yè)第四——八屆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選編[C];2009年
2 常欣;;關(guān)于文物保護工作中的幾點思考[A];中國紫禁城學會論文集(第二輯)[C];1997年
3 景愛;;關(guān)于新世紀北京文物保護與管理的若干想法[A];面向2049年北京的文物保護及其現(xiàn)代化管理學術(shù)論文集[C];2000年
4 孫玲;;對當前文物保護難的成因思考[A];面向2049年北京的文物保護及其現(xiàn)代化管理學術(shù)論文集[C];2000年
5 焦嘉琦;;《與文物對話》——從文物原形到文物仿真到文物保護——生死抉擇[A];面向2049年北京的文物保護及其現(xiàn)代化管理學術(shù)論文集[C];2000年
6 溫波能;;面向下半個世紀,對北京市及中國文物保護問題與經(jīng)濟學的簡明隨想[A];面向2049年北京的文物保護及其現(xiàn)代化管理學術(shù)論文集[C];2000年
7 羅哲文;;中國文物保護百年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致辭[A];中國文物學會通訊2001、2002年合訂本[C];2001年
8 周南泉;;百年文物保護的回顧和展望[A];中國文物學會通訊2001、2002年合訂本[C];2001年
9 龔德才;;文物保護科學與文物的科學保護[A];中國文物保護技術(shù)協(xié)會第二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2年
10 邵宗義;王玉峰;;多聯(lián)機在文物保護建筑中的應用解析[A];中國制冷學會2009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徐懷明;加強文物保護 傳承優(yōu)秀文化[N];蚌埠日報;2005年
2 趙旭紅;抓好文物保護 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N];中國特產(chǎn)報;2004年
3 中國文物研究所 岳志勇;中國文物保護發(fā)展的新趨勢[N];中國文物報;2005年
4 省旅游局法規(guī)處處長 李建蘭;依法管理 努力實現(xiàn)文物保護與旅游發(fā)展的雙贏[N];甘肅日報;2005年
5 劉成群 張燕燕;文物保護工作仍存諸多困難[N];河北日報;2004年
6 游雪晴;我國文物保護專業(yè)博士生不到10人[N];科技日報;2004年
7 胡鴻保;城市建設(shè)與文物保護[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0年
8 河北省遵化市人民政府市長 崔長征;世界文化遺產(chǎn)清東陵實現(xiàn)文物保護與文物旅游雙贏[N];人民政協(xié)報;2002年
9 單霽翔;拓寬文物保護資金來源,,搶救保護祖國歷史文化遺產(chǎn)[N];人民政協(xié)報;2004年
10 州政協(xié)宣傳委員組;我州文物保護開發(fā)利用刻不容緩[N];團結(jié)報;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濱;1860-2009中國文物保護歷程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2 傅將姣;我國田野文物保護的立法現(xiàn)狀及完善[D];云南財經(jīng)大學;2015年
3 王小蕊;我國文物保護與修復技術(shù)成果應用風險控制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5年
4 鄒玉林;對安徽省合肥市包公祠博物館的調(diào)查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5年
5 馬樹華;中華民國政府的文物保護[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6 曾群華;重慶文物保護管理信息系統(tǒng)的設(shè)計與實現(xiàn)[D];重慶師范大學;2004年
7 李銳;文物保護新材料評價體系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2年
8 顏燕萍;文物保護的理念與對策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9 劉彤琳;文物保護科研項目管理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07年
10 李蘭;私人參與文物保護的行政法研究[D];蘇州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74637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kgx/1746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