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考古遺存的埋藏學特征及其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7-12-29 18:42
本文關鍵詞:漢代考古遺存的埋藏學特征及其影響 出處:《江漢考古》2015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漢代考古遺存埋藏性質以墓地為主。墓地的埋藏結構是一種平面堆積,小面積發(fā)掘所能獲得的信息極為有限。埋藏形態(tài)上,漢代墓葬多為磚結構,并盛行合葬,磚結構的墓葬容易遭到破壞,而合葬墓的形態(tài)給墓葬年代的判定造成一定障礙。漢代墓葬的埋藏制度不夠清晰,使我們建立漢代墓葬的等級序列并進而復原漢代社會結構的研究存在困難。漢代考古遺存在埋藏內容上的豐富與貧乏并存,既拓展了我們的研究領域,也局限了我們的研究視野。對漢代考古遺存基礎材料的系統(tǒng)發(fā)掘、及時整理、全面報道以及重視對陶器的研究,是我們應該堅持的方向。
[Abstract]:......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歷史學院考古系;
【分類號】:K871.41
【正文快照】: 本文所說考古遺存包括兩個層級,第一層級是遺址和墓地,第二層級是具體的遺跡和遺物。文中各部分涉及的考古遺存,根據(jù)所論具體內容不同而各有所指。埋藏學理論目前比較廣泛地應用于史前考古學,主要是舊石器時代考古學研究,并已取得了豐碩成果。這一理論強調埋藏方式、埋藏過程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徐承泰;;漢代非單棺墓葬的考古學意義觀察—以中小型墓葬為觀察對象[J];江漢考古;2008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譚黎明;;試論漢代的肥料科學技術[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0年05期
2 富品瑩;鞍山地區(qū)出土的戰(zhàn)國秦漢鐵器研究[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3 劉未;;遼陽漢魏晉壁畫墓研究[J];邊疆考古研究;2003年00期
4 王培新;;西北朝鮮地區(qū)木槨墓研究[J];邊疆考古研究;2005年00期
5 蔣璐;;內蒙古鄂爾多斯地區(qū)漢墓[J];邊疆考古研究;2006年00期
6 姜佰國;;京津冀地區(qū)漢代墓葬研究[J];邊疆考古研究;2007年00期
7 蔣璐;;北方地區(qū)西漢早期墓葬研究[J];邊疆考古研究;2010年00期
8 蔣璐;;北方地區(qū)“南匈奴”墓葬再探討[J];邊疆考古研究;2011年00期
9 李龍彬;白寶玉;徐政;李霞;y嚱鷥,
本文編號:135142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kgx/1351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