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西方政治論文 >

預期理論視角下的朝鮮核政策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09-19 06:47

  本文關鍵詞:預期理論視角下的朝鮮核政策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預期理論 朝鮮核政策 外交決策


【摘要】: 朝鮮核問題事關韓半島以及東亞的和平和發(fā)展問題。本文在對預期理論的相關概念和分析框架進行詳細闡述的基礎上就三次朝鮮核危機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預期理論認為,當行為體面臨確定性收益時而規(guī)避風險,當行為體遭受損失時為避免更大的損失傾向于接受風險。具體到朝鮮核問題而言,朝鮮的決策者在三次危機中根據(jù)對主客觀條件的認識的不同,而采取了不同的行為方式。這些行為方式包括國家回避損失和承擔風險的傾向,面臨災難或遭受重大損失時國家規(guī)避風險的傾向以及回避國內(nèi)損失和接受對外風險的傾向。 第一次朝鮮核危機期間,朝鮮的國內(nèi)狀況相對穩(wěn)定,對外部威脅的認知對決策者的影響就占據(jù)了主導地位。由于國際大環(huán)境的變化,朝鮮決策者的危機意識不斷加強。在損失預期的指導下,朝鮮方面表現(xiàn)出了較強的風險尋求傾向。但當極端損失的狀況可能會出現(xiàn)時,朝鮮則采取了偏好逆轉(zhuǎn),也就是表現(xiàn)出了明顯的規(guī)避風險的傾向。 第二次朝鮮核危機起期間,朝鮮國內(nèi)經(jīng)濟形勢惡化,社會不穩(wěn)定因素增加,加上新上任的美國政府采取對朝強硬的政策,使得朝鮮的決策者對自身體制的安全產(chǎn)生了非常嚴峻的認識。在極端損失的預期下,朝鮮領導人希望通過冒險主義的核政策來取得戰(zhàn)略上的主動,從而避免帶來更大的損失。 作為第二次核危機的延續(xù),第三次核危機爆發(fā)的背景比第二次更復雜。主要是韓國政府政策的大幅度轉(zhuǎn)變以及金正日身體健康狀況的惡化。盡管在這樣的條件下,筆者以為,解決朝鮮核問題的最佳方法仍然是和平解決。 通過利用預期理論的分析模式對三次危機的分析來看,我們可以得出兩點結論。一是預期理論為研究不確定性條件下的危機決策提供了很好的分析模式。二是朝鮮領導人對收益和損失的判斷是理解朝鮮核政策的關鍵點。
【關鍵詞】:預期理論 朝鮮核政策 外交決策
【學位授予單位】:外交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D731.2;D815.2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13
  • 一、選題的目的和意義8
  • 二、研究現(xiàn)狀8-11
  • 三、研究方案11-13
  • 第一章 相關概念的界定及理論闡述13-24
  • 第一節(jié) 預期理論及其分析框架13-19
  • 一、預期理論的概念13-14
  • 二、預期理論的發(fā)展14-15
  • 三、預期理論的分析框架15-17
  • 四、預期理論對外交決策研究的啟示17-19
  • 第二節(jié) 預期理論與朝鮮核危機的分析模式19-24
  • 一、國家回避損失和承擔風險的傾向19-21
  • 二、面臨災難或遭受重大損失時國家規(guī)避風險的傾向21-22
  • 三、回避國內(nèi)損失和接受對外風險的傾向22-24
  • 第二章 第一次朝鮮核危機期間的朝鮮核政策24-33
  • 第一節(jié) 第一次朝鮮核危機發(fā)生的背景24-27
  • 一、國際因素24-26
  • 二、國內(nèi)因素26-27
  • 第二節(jié) 預期理論視角下的第一次朝鮮核危機27-31
  • 一、危機的爆發(fā)和朝鮮的強硬政策27-29
  • 二、朝鮮采取強硬政策的原因分析29
  • 三、朝鮮對外政策的轉(zhuǎn)變29-31
  • 本章小結31-33
  • 第三章 第二次朝鮮核危機期間的朝鮮核政策33-43
  • 第一節(jié) 第二次朝鮮核危機發(fā)生的背景33-37
  • 一、國際因素33-35
  • 二、國內(nèi)因素35-37
  • 第二節(jié) 預期理論視角下的第二次朝鮮核危機37-40
  • 一、日內(nèi)瓦框架協(xié)議的崩潰與危機的爆發(fā)37-38
  • 二、六方會談與朝鮮的核政策38-40
  • 本章小結40-43
  • 第四章 “第三次朝鮮核危機”和對未來朝鮮核政策的展望43-50
  • 第一節(jié) 第三次朝鮮核危機的爆發(fā)43-44
  • 第二節(jié) 危機爆發(fā)的原因分析44-47
  • 一、國際因素44-46
  • 二、國內(nèi)因素46-47
  • 第三節(jié) 對第三次朝鮮核危機的未來展望47-50
  • 結論50-53
  • 參考文獻53-58
  • 致謝58-59
  • 答辯委員會組成人員名單5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俊生;;中韓在第二次朝核危機中的共同立場和相互協(xié)調(diào)分析[J];當代韓國;2008年01期

2 樸鍵一;朝鮮核問題及其未來走向[J];當代亞太;2003年03期

3 何晨青;;第一次朝鮮半島核危機[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4 朱靜靜;尼古拉斯·埃波斯代特;;朝鮮安全政策變化的經(jīng)濟意義[J];觀察與思考;2006年21期

5 孫承;第二次朝鮮核危機[J];國際問題研究;2003年03期

6 姜武;危機與政策選擇——關于朝鮮核問題的一種視角[J];國際展望;2003年06期

7 張璉瑰;;朝鮮核問題:回顧與思考[J];當代世界;2008年11期

8 鄭麗慧;;試論第一次朝核危機成因[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9年12期

9 魏志江;李燕萍;;試論朝鮮半島第二次核危機與危機管理[J];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2006年03期

10 劉永濤;;重新思考朝鮮核問題:安全與身份[J];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2007年03期

,

本文編號:88014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88014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5d26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