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社會的意義及其限度 ——波普爾政治哲學初探
發(fā)布時間:2021-06-26 15:22
波普爾是當代西方著名的科學哲學家、自由主義政治哲學家,他建構(gòu)了一個百科全書式哲學體系。本文圍繞波普爾的政治哲學展開。首先考察了波普爾政治哲學的思想基礎和哲學基礎。被稱為現(xiàn)代西方三大思潮的愛因斯坦相對論、弗洛伊德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對波普爾整個哲學體系的形成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波普爾科學哲學中的反歸納法、證偽原則、知識增長的動態(tài)模式和批判的理性論是其政治哲學的方法論基礎。波普爾政治哲學的基石是其反歷史主義的歷史觀,它可歸結(jié)為三個核心觀念,即歷史無規(guī)律、歷史不可預測和歷史無意義。通過對其理論和邏輯的評析,揭示其對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批駁是不成立的。指出:人類歷史的進程是合目的性和合規(guī)律性的辯證統(tǒng)一;歷史發(fā)展的基本趨勢是必然的、確定的和可預測的;歷史的意義產(chǎn)生于將歷史事實整合進主體的認知框架和理解結(jié)構(gòu)的過程之中。波普爾在批判封閉社會的基礎上闡釋其開放社會觀。開放社會是開放和多元的、公共權(quán)力向公眾批評開放的社會,是個人直面其抉擇、崇尚理性、反對盲從、倡導民主和自由、有助于解決問題的人道主義社會。它既是一種理想,也是一種現(xiàn)實。從封閉社會走向開放社會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革命。要進行開放社會的建構(gòu)和改進,必...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波普爾政治哲學的基礎
1.1 思想基礎
1.2 哲學基礎
1.2.1 科學方法與劃界標準
1.2.2 知識增長的動態(tài)模式
1.2.3 批判的理性論
2 波普爾政治哲學的基石:反歷史主義的歷史觀
2.1 歷史無規(guī)律
2.2 歷史不可預測
2.3 歷史無意義
3 波普爾政治哲學的基本理念
3.1 開放社會的含義
3.2 開放社會的特征
3.3 開放社會的悖論及其解決:民主和自由
3.3.1 統(tǒng)治權(quán)悖論和民主悖論
3.3.2 自由悖論和寬容悖論
3.4 開放社會的建構(gòu)和改進:零星社會工程
結(jié)語: 波普爾政治哲學的影響和意義
參考文獻
主要參考書目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評波普爾歷史哲學的三個核心觀念[J]. 伍俊斌. 長沙電力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1)
本文編號:3251589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波普爾政治哲學的基礎
1.1 思想基礎
1.2 哲學基礎
1.2.1 科學方法與劃界標準
1.2.2 知識增長的動態(tài)模式
1.2.3 批判的理性論
2 波普爾政治哲學的基石:反歷史主義的歷史觀
2.1 歷史無規(guī)律
2.2 歷史不可預測
2.3 歷史無意義
3 波普爾政治哲學的基本理念
3.1 開放社會的含義
3.2 開放社會的特征
3.3 開放社會的悖論及其解決:民主和自由
3.3.1 統(tǒng)治權(quán)悖論和民主悖論
3.3.2 自由悖論和寬容悖論
3.4 開放社會的建構(gòu)和改進:零星社會工程
結(jié)語: 波普爾政治哲學的影響和意義
參考文獻
主要參考書目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評波普爾歷史哲學的三個核心觀念[J]. 伍俊斌. 長沙電力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1)
本文編號:325158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3251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