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南方”中的非洲出路何在——萬隆會議和泛非主義的教訓
[Abstract]:The writer delivered a keynote address at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Global South from Wan Long to the 21st Century at the Federal University of S 茫 o Paulo, Brazil (September 28-30, 2015). He first reviewe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n global capitalism and then systematically described the trajectory of pan-Africanism, African nationalism and its neoliberal achievement, the New Partnership for Africa's Development, And Wan Long meeting and its heritage BRICS cooperation.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ethnic problems in Africa remain unresolved. The bourgeoisie in the peripheral countries is unable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eir "BRICS", "New Partnership for Africa's Development (NEPAD)" and "Global South" words turned out to be nothing more than a fusion of ideology with the North. He observed that among African intellectuals there had been a revival of pan-Africanist ideology, perhaps a renovation aimed at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national and social emancipation.
【作者單位】: 坦桑尼亞科學技術委員會尼雷爾資源中心;
【分類號】:D7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大平;網(wǎng)絡與全球資本主義[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02年02期
2 汪丁丁;面對“全球資本主義”:中國向何處去?[J];戰(zhàn)略與管理;1999年02期
3 索羅斯 ,朱雅文;全球資本主義的危機[J];現(xiàn)代外國哲學社會科學文摘;1999年07期
4 ;全球資本主義深陷五大危機(上)[J];黨政論壇(干部文摘);2011年04期
5 ;全球資本主義深陷五大危機(下)[J];黨政論壇(干部文摘);2011年06期
6 劉文旋;全球資本主義中的下撒哈拉非洲[J];國外理論動態(tài);2000年03期
7 胡大平;全球資本主義和后革命氛圍——論德里克的“后革命氛圍”理論[J];南京社會科學;2001年08期
8 羅伯特·F·薩繆爾森,嚴成武 ,巫勤;全球資本主義的失敗[J];國外社會科學文摘;2001年07期
9 鄭永年;;中國與全球資本主義:沖突、合作與和平發(fā)展[J];國際政治研究;2007年01期
10 糜海波;;全球資本主義批判:空間視角的理論建構[J];江蘇社會科學;2013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五味久壽;;全球資本主義、亞洲新產(chǎn)業(yè)革命和美元、人民幣、港幣、日元關系的變化——由中國的中心市場化向亞洲地域基軸匯率的登場[A];中國《資本論》研究會第11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8條
1 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首席經(jīng)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 向松祚;全球資本主義的制度基礎[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13年
2 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首席經(jīng)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 向松祚;全球資本主義之謎[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13年
3 湯姆·洛克莫 美國杜肯大學哲學系 中國政法大學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王葳蕤 譯;科技發(fā)展和全球資本主義:兼論“9·11”事件[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4 黎詣遠;經(jīng)濟全球化導致全球資本主義?[N];廠長經(jīng)理日報;2001年
5 楊方;21世紀:全球鏈條中的中國[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6 ;“物質利益”: 現(xiàn)代主義英語文學對全球資本主義的批判[N];中華讀書報;2004年
7 本版編輯 鄭永年(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政治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 胡偉星(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 卜勵德(美國亞洲協(xié)會名譽主席) 毛健明(美國全球變化與治理中心研究員) 陳一新(臺灣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教授);中國的和平發(fā)展道路和國際體系[N];社會科學報;2006年
8 張頤武;述舊與說新[N];文藝報;2004年
,本文編號:238150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zhengzhilunwen/2381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