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各個國家政類期刊被引論文Top10瀏覽
本文關鍵詞:層次分析法與國際關系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2015各個國家政類期刊被引論文Top10瀏覽
一、《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
1、秦亞青:《國家身份、戰(zhàn)略文化和安全利益——關于中國與國際社會關系的三個假設》,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2003/01,被引次數(shù):363
2、楊全發(fā)、舒元:《中國出口貿(mào)易對經(jīng)濟增長的影響》,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1998/08,被引次數(shù):329
3、魏濤遠、格羅姆斯洛德:《征收碳稅對中國經(jīng)濟與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2002/08,被引次數(shù):285
4、王德迅:《日本危機管理研究》,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2004/03,被引次數(shù):167
5、張文木:《中國能源安全與政策選擇》,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2003/05,被引次數(shù):154
6、秦亞青:《多邊主義研究:理論與方法》,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2001/10,被引次數(shù):131
7、趙景來:《關于治理理論若干問題討論綜述》,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2002/03,被引次數(shù):127
8、魯桐:《發(fā)展中國家跨國公司理論及其思考》,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1998/01,被引次數(shù):126
9、蘇長和:《發(fā)現(xiàn)中國新外交——多邊國際制度與中國外交新思維》,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2005/04,被引次數(shù):124
10、唐小松、王義桅:《美國公共外交研究的興起及其對美國對外政策的反思》,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2003/04,被引次數(shù):116
二、《歐洲研究》/《歐洲》
1、龐中英:《地區(qū)主義與民族主義》,歐洲1999/02,被引次數(shù):118
2、王緝思:《民族與民族主義》,歐洲1993/05,被引次數(shù):112
3、秦亞青:《層次分析法與國際關系研究》,歐洲1998/03,被引次數(shù):107
4、張世鵬:《什么是全球化?》,歐洲2000/01,被引次數(shù):104
5、于鐵軍:《國際政治中的同盟理論:進展與爭論》,歐洲1999/05,被引次數(shù):88
6、袁正清:《從安全困境到安全共同體:建構主義的解析》,歐洲研究2003/04,被引次數(shù):76
7、秦亞青:《國際政治的社會建構——溫特及其建構主義國際政治理論》,歐洲2001/03,被引次數(shù):76
8、唐小松、王義桅:《公共外交對國際關系理論的沖擊:一種分析框架》,歐洲研究2003/04,,被引次數(shù):68
9、張旭鵬:《文化認同理論與歐洲一體化》,歐洲研究2004/04,被引次數(shù):66
10、李宏圖:《民族與民族主義概論》,歐洲1994/01,被引次數(shù):66
三、《現(xiàn)代國際關系》
1、閻學通、徐進:《中美軟實力比較》,現(xiàn)代國際關系2008/01,被引次數(shù):151
2、孫溯源:《集體認同與國際政治——一種文化視角》,現(xiàn)代國際關系2003/01,被引次數(shù):151
3、唐小松:《中國公共外交的發(fā)展及其體系構建》,現(xiàn)代國際關系2006/02,被引次數(shù):108
4、劉新華、秦儀:《中國的石油安全及其戰(zhàn)略選擇》,現(xiàn)代國際關系2002/12,被引次數(shù):94
5、任曉:《第五種權力——美國思想庫的成長、功能及運作機制》,現(xiàn)代國際關系2000/07,被引次數(shù):86
6、蔡拓、劉貞曄:《全球市民社會與當代國際關系(上)》,現(xiàn)代國際關系2002/12,被引次數(shù):80
7、宋國友:《主權財富基金的興起與美國金融霸權》,現(xiàn)代國際關系2007/09,被引次數(shù):76
8、潘悅:《國際產(chǎn)業(yè)轉移的四次浪潮及其影響》,現(xiàn)代國際關系2006/04,被引次數(shù):74
9、章一平:《軟實力的內(nèi)涵與外延》,現(xiàn)代國際關系2006/11,被引次數(shù):72
10、劉建飛:《論意識形態(tài)與國家利益的關系》,現(xiàn)代國際關系2001/07,被引次數(shù):66
四、《國際政治研究》
1、秦亞青:《建構主義:思想淵源、理論流派與學術理念》,國際政治研究2006/03,被引次數(shù):82
2、葉自成、慕新海:《對中國海權發(fā)展戰(zhàn)略的幾點思考》,國際政治研究2005/03,被引次數(shù):64
3、張潔:《中國能源安全中的馬六甲因素》,國際政治研究2005/03,被引次數(shù):63
4、鄭容和:《從周邊視角來看朝貢關系——朝鮮王朝對朝貢體系的認識和利用》,國際政治研究2006/01,被引次數(shù):55
5、張海濱:《中國與國際氣候變化談判》,國際政治研究2007/01,被引次數(shù):52
6、閻學通:《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的政策關系》,國際政治研究2006/01,被引次數(shù):49
7、査道炯:《中國在非洲的石油利益:國際政治課題》,國際政治研究2006/04,被引次數(shù):49
8、董青嶺:《國家形象與國際交往芻議》,國際政治研究2006/03,被引次數(shù):43
9、葉自成:《中國外交的起源——試論春秋時期周王室和諸侯國的性質(zhì)》,國際政治研究2005/01,被引次數(shù):42
10、時殷弘:《中國的變遷與中國外交戰(zhàn)略分析》,國際政治研究2006/01,被引次數(shù):41
五、《當代亞太》
1、余永定:《美國次貸危機:背景、原因與發(fā)展》,當代亞太2008/05,被引次數(shù):156
2、趙楠:《印度發(fā)展服務外包模式探析》,當代亞太2007/03,被引次數(shù):126
3、張?zhí)N嶺:《東亞合作與中國—東盟自由貿(mào)易區(qū)的建設》,當代亞太2002/01,被引次數(shù):111
4、劉中偉、沈家文:《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xié)議(TPP):研究前沿與架構》,當代亞太2012/01,被引次數(shù):91
5、李素華:《政治認同的辨析》,當代亞太2005/12,被引次數(shù):86
6、張宇燕、張靜春:《貨幣的性質(zhì)與人民幣的未來選擇——兼論亞洲貨幣合作》,當代亞太2008/02,被引次數(shù):85
7、張明、徐以升:《全口徑測算中國當前的熱錢規(guī)!,當代亞太2008/04,被引次數(shù):85
8、王傳軍:《區(qū)外大國對南海地區(qū)的滲透及其影響》,當代亞太2001/11,被引次數(shù):74
9、丁一兵、李曉:《關于東亞區(qū)域貨幣合作的研究:文獻綜述》,當代亞太2004/06,被引次數(shù):72
10、苗迎春:《中美貿(mào)易摩擦及其影響》,當代亞太2004/03,被引次數(shù):71
六、《國際觀察》
1、門洪華:《中國軟實力評估報告(上)》,國際觀察2007/02,被引次數(shù):203
2、蘇長和:《中國的軟權力——以國際制度與中國的關系為例》,國際觀察2007/02,被引次數(shù):100
3、門洪華:《中國軟實力評估報告(下)》,國際觀察2007/03,被引次數(shù):87
4、陳玉剛:《試論全球化背景下中國軟實力的構建》,國際觀察2007/02,被引次數(shù):86
5、石源華、汪偉華:《美日、美韓同盟比較研究——兼論美日韓安全互動與東北亞安全》,國際觀察2006/01,被引次數(shù):56
6、石源華:《“六方會談”機制化:東北亞安全合作的努力方向》,國際觀察2005/02,被引次數(shù):56
7、張貴洪、蔣曉燕:《跨國公司面對的政治風險》,國際觀察2002/03,被引次數(shù):56
8、郭樹勇:《新國際主義與中國軟實力外交》,國際觀察2007/02,被引次數(shù):53
9、趙華勝:《原蘇聯(lián)地區(qū)“顏色革命”浪潮的成因分析》,國際觀察2005/03,被引次數(shù):50
10、王昱:《論當代歐洲一體化進程中的文化認同問題——兼評歐盟的文化政策及其意向》國際觀察2000/06,被引次數(shù):49
關鍵詞:
本文關鍵詞:層次分析法與國際關系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4813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shekelunwen/guojiguanxi/248130.html